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Yundong sunshang fashengde yuanyin
身体局部解剖弱点和技术动作特点只构成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但还需要有其它条件才能引起损伤。这些条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❶思想认识不足。任何不正确的思想认识都有可能导致运动损伤。如练习高难动作时的畏难情绪,练习熟练动作时的麻痹大意等。
❷训练水平不足。它不仅影响运动成绩,而且还易引起运动损伤。因为缺乏训练的人,不能承受大强度或大运动量训练。如在肌肉力量不足情况下从事大负荷的力量练习就易引起肌肉拉伤。
❸课的安排不当。运动时人体机能总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即开始的进入工作状态、中间的稳定状态、最后的疲劳过程等。在体育教学或训练课中, 应将难度大强度高的练习安排在稳定阶段, 如果安排在疲劳阶段就易引起伤害事故。此外,局部负担量过大也是课程安排不当的表现。如为了发展下肢力量,过多地进行跳跃、蹲杠铃及滑步练习易引起髌骨劳损等。
❹课的组织不当。小学体育课的特点是人多、场地小。如果组织不当也容易引起损伤。例如,场地划分不合理或在同一块场地同时进行几种练习,投掷区离其它练习区太近,随意穿越投掷区,分组练习没有安排保护帮助等,都可能出现伤害事故。
❺场地器材不合乎卫生要求。例如,单、双杠年久失修,体操垫子之间有缝隙,场地凹凸不平或有碎玻璃等。
❻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使体内代谢过程加强,体温升高。体温升高后可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提高肌腱和韧带弹性,这对预防运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❼机能状态不良。如在疲劳、疾病后、精神紧张等情况下运动。
❽不良的运动环境。如雨后场地滑,光线不足,气温过高或过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