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钙、磷的需要量
人体内约99%的钙以磷酸钙、碳酸钙等的形式存在于骨胳与牙齿中,仅1%的钙分布于各种体液及软组织。钙具有能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激活肌细胞内肌纤凝蛋白ATP酶,促进肌肉收缩,调节心肌收缩,参与血液凝固,以及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等作用。
运动促使骨胳坚实,间接地提高钙的需要量。运动开始阶段,尿钙排出减少,停止运动后的1~3小时又增加;大量出汗时,体内贮备的钙并不迅速释放至体表,但当出汗停止几小时后,始有钙自体表慢慢排出。以后再出汗时汗钙浓度仍可高出正常水平,因此,在高温条件下运动,由于钙从汗中丢失,使人体对钙的需要量增加。
缺钙可引起肌肉抽搐和骨质疏松。运动员的钙需要量每日约为1g。
人体中的磷以磷酸根的形式(ATP、ADP、CP)参与热能代谢、磷酸缓冲系统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有一定意义,并以磷酸钙等的形式构成骨盐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磷酸酯类和蛋白质结合组成细胞膜。磷还参与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和许多辅酶。体内B族维生素必须与磷酸盐结合才能生效。
运动时,体内氧化磷酸化过程加强,肌肉中失去磷酸盐以及尿磷排出量增加,可引起磷的负平衡状态。补充磷酸盐,能加强动物体内氧化磷酸化的过程,并能提高磷酸肌酸和糖元的含量。使用磷酸盐提高运动能力的实验,有不同的结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运动训练使骨的含磷量增加。磷的需要量应与钙呈适宜比例,钙与磷的比例应为1:1.5。
运动员对磷的需要量每日约在2~2.5g之间。力量和耐力负荷以及热能消耗量大的运动项目,磷的需要量每日增加至3~4.5g。普通食物中含磷很多,因此,正常饮食条件下,不会发生缺乏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