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迎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經穴 > 迎香 迎香 yíngxiāng 亦稱“衝陽”。手陽明大腸經穴。在鼻唇溝中,鼻翼外緣中點處。因其在鼻旁,主治鼻塞不聞香臭,故名。其穴始載於秦漢典籍,達於當代。《素問·氣府論》”鼻空外廉項上各二”王冰注:“迎香、扶突二穴也。”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迎香,一名衝陽,在禾窌上,鼻下孔傍,手、足陽明之會。刺入三分。”《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迎香主刺鼻失臭,兼刺面癢若蟲行,先補後瀉三分刺,此穴須知禁火攻。” 迎香经穴名。代号LI20。出 《针灸甲 乙经》。别名冲阳。属手阳明大肠经。手、足阳明之会。位于鼻唇沟内,横平鼻翼外缘中点处,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 并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脉分支通过。主治鼻塞,鼻衄,鼻渊,鼻息肉,口眼斜,面痒浮肿;以及胆道蛔虫症等。斜刺0.2~0.3寸;或沿皮刺0.5~1寸(图83)。 图83 迎香Yinghsiang系手阳明大肠经上的一个针灸穴位。取穴:在鼻翼外缘中点,平齐与鼻唇沟取穴。针法:鼻病向内上方斜刺,胆道蛔虫症向四白透刺。主要治疗鼻塞嗅觉缺失、鼻衄、鼻渊、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胆道蛔虫症等。 迎香经穴名。别名“冲阳”。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开,鼻唇沟中。主治:鼻塞不闻香臭,鼻衄,鼻渊,口眼歪斜,面肿,鼻息肉等。直刺0.1—0.2寸,或斜刺0.3—0.5寸。 迎香 迎香手阳明大肠经穴。取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见图2—1—9)。主治:鼻塞、鼽衄、面痒;胆道蛔虫、颜面神经麻痹、副鼻窦炎、鼻炎。刺灸法:斜刺0.3寸或直刺0.1~0.2寸。治胆道蛔虫症时针尖透向四白。局部酸困者居多。 ☚ 肩髃 足三里 ☛ 迎香yíngxiāng经穴名。代号LI2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冲阳。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鼻唇沟内, 横平鼻翼外缘中点, 旁开约0. 5 寸。主治鼻塞、鼻衄、急慢性鼻炎、面神经麻痹、胆道蛔虫症等。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 3 ~0. 5 寸。 迎香 迎香LI20Yingxiang手阳明大肠经穴。首见《甲乙经》。是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的会穴。位于鼻翼中点旁开0.5寸的鼻唇 img align="absmiddle" width="118" height="120" src="/Images/2024//CRFDPIC/R200612017/R200612017.0064.6.png"/> 迎香 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口、鼻等部疾患,如偏风口僻,面痒如虫行,鼻塞不闻香臭,鼽衄,喘息不利,多涕等。现又多用以治疗鼻炎,嗅觉减退,面神经麻痹或痉挛,胆道蛔虫病等。 ☚ 口禾髎 承泣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