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紫姑 迎紫姑俗称“接坑三姑娘”。唐宋时的一种祭赛厕神并扶乩的民俗。紫姑,又作“子姑”,传说中的厕神名字。南朝刘敬叔《异苑》五载:“紫姑,姓何,名媚,字丽娘,莱阳(今属山东)人,寿阳李景之妾。不容于嫡(妻),常役以秽事,于正月十五日感激(指含恨)而死。故世人以是日作其形,夜以厕间呈猪栏边迎之,祝曰:‘子胥不在,曹夫(指大妇曹氏)归去,小姑可出戏。’提猪觉重者,则是神来,可占众事。”宋代苏轼也有《子姑神记》记其事,云因紫姑奴役于秽事,淹死于厕所,上帝见怜,遂命为厕神。唐宋时尚,以正月十日画紫姑神貌,夜迎于厕间栏边,扶乩以问祸福。苏轼《少年游·黄(州)之侨人郭氏,每岁正月迎紫姑神,以箕为腹,箸为口,画灰盘中为诗,敏捷立成。余往观之,神接余作〔少年游〕,乃以此戏之》词。欧阳修也有《蓦山溪》词,云:“帝城今夜,罗绮谁为伴?应卜紫姑神,问归期,相思望断。” ☚ 长亭饯别 金钱卜 ☛ 迎紫姑古时民间的一种风俗。于正月十五迎紫姑神,以卜蚕桑,并占众事。宋陆游《剑南诗稿》十四《军中杂歌》:“征人楼上看太白,思妇城南迎紫姑。” 迎紫姑 迎紫姑古代祭祀厕神的风俗。紫姑,厕神名,亦作“子姑”,俗称“坑三姑娘”、“扛三姑娘”。每年夏历正月十五日夜,奠设酒果,迎其降临,谓之“迎紫姑”。早在南北朝时已见此俗。南朝宋刘敬叔 《异苑》卷五:“世有紫姑神,古来相传,云是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唐宋时期,此俗更为风行。唐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诗:“羞逐乡人赛紫姑。” 宋沈括 《梦溪笔谈》 卷二一云:“旧俗,正月望夜迎厕神,谓之紫姑。”清代俗称“接坑三姑娘”。 ☚ 祭农神 祃 ☛ 00007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