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过与不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过与不及他说,向来论诗的人总不免过或不及。诗有二传统: ①三百篇——两汉遗音 ②屈宋——六朝绮语 后来第一派变成江西诗派(宋),标新立异。第二派则抽秘骋妍,如《玉台新咏》及韩偓《香奁集》是。因为诗有这两个传统,乃使后来对这二传统之反应有两种情形:从第一派有元金仁山《濂洛风雅》,从第二派有绘画横陈(即描写女人身体),即艳体诗。到《濂洛风雅》这个选集,诗则只是讲道德而无性情。第二派亦无性情。这都是太过或不及。他以为诗要“发乎情,止乎礼”。《濂洛风雅》“止乎礼”,于礼太过,于情不及;“绘画横陈”一派则“发乎情”而无礼,于情太过,而于礼不及。这些话见于《云林诗钞序》。 过与不及 他说,向来论诗的人总不免过或不及。诗有二传统: ①三百篇——两汉遗音 ②屈宋——六朝绮语 后来第一派变成江西诗派(宋),标新立异。第二派则抽秘骋妍,如《玉台新咏》及韩偓《香奁集》是。因为诗有这两个传统,乃使后来对这二传统之反应有两种情形:从第一派有元金仁山《濂洛风雅》,从第二派有绘画横陈(即描写女人身体),即艳体诗。到《濂洛风雅》这个选集,诗则只是讲道德而无性情。第二派亦无性情。这都是太过或不及。他以为诗要“发乎情,止乎礼”。《濂洛风雅》“止乎礼”,于礼太过,于情不及;“绘画横陈”一派则“发乎情”而无礼,于情太过,而于礼不及。这些话见于《云林诗钞序》。 过与不及 过与不及超过恰当的分寸或限度与不能达到应有的基准或程度在叙事、状物、抒情诸方面的对立统一规律。刘熙载《艺概》:“辞之患不外过与不及。”托尔斯泰《艺术论》:“所有一切艺术都是一样: 只要稍微明亮一点,稍微暗淡一点,稍微高一点,低一点,偏右一点,偏左一点 (在绘画中); 只要音调稍微减弱一点或加强一点,或者稍微提早一点,稍微延迟一点 (在戏剧艺术中); 只要稍微说得不够一点,稍微说得过分一点,稍微夸大一点 (在诗中),那就没有感染力了。” ☚ 全与不全 有限与无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