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布
❶一名“竹疏布”、“竹丹布”。古代岭南一带特产的一种用箪竹作原料织成的布。箪竹,亦曰丹竹,其叶疏大、节长(一节相去六七尺),取其嫩者捶打浸泡,可缉丝织布。唐时韶州(今属广东)所产竹布, 亦作为贡品。明清时以仁化出产为佳。
❷用中细支棉纱织成的平纹布。成布后, 经漂白或染色、上重浆和轧光, 表面光洁, 手感挺刮。适于作单衣或书面之用。
古代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以竹纤维所织之布。据《南方草木状》:“箪竹,叶疏而大,一节相去五六尺,出九真。彼人取嫩者槌浸,纺织为布,谓之竹疏布。”《太平寰宇记》:宋代岭南道的广州、藤州、韶州、端州、循州、梅州、英州等地都产竹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