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读音l·iao(ˊ),为iao韵目,属ao—iao韵部。落萧切,平,萧韵。
❶远;遥远。
❷朝代名,初名契丹,在我国北部。
❸省名,辽宁省的简称。

上一条: 下一条:
ㄌㄧㄠˊliáo1530很远。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今昭人言老远曰~。」抄近道走。吴语。浙江宁波。应钟《甬言稽诂・释行事》:「今谓行逾常轨,巧取捷径以达,谓之辽路,…或简称~。」

辽遼liáo

❶远
 △ ~阔|~远。
❷朝代名,公元916-1125年,耶律阿保机所建。
❸姓。

辽遼

❶远:~远丨~阔。
❷朝代名,公元907—1125,契丹人耶律阿保机所建,在我国北部。初名契丹,后改称辽。

辽liáo

❶ 远:辽远│辽阔。
❷ 朝代名,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所建,初名契丹,后改称辽。
❸ 姓。

辽liáo

遥远。《左传·襄公八年》:“楚师辽远,粮食将尽,必将速归。”《哀郢》:“惟郢路之辽远兮。”

辽liao

辽廓 辽阔 辽落 辽远 幅员辽阔

辽liáo

〖形容词〗
辽阔(1)。《黄冈竹楼记》:幽阒辽敻,不可具状。——幽雅、寂静、辽阔、遥远的景色,不能详尽地描绘出来。

辽遼liáo

❶ 遥远。《左传·襄公八年》:“楚师~远,粮食将尽,必将速归。”《汉书·中山靖王传》:“道~路远,曾莫为臣闻,臣窃自悲也。”
❷ 空阔。白居易《截树》:“开怀东南望,目远心~然。”
❸ 久远。阮籍《咏怀》:“人生乐长久,百年自言~。”
❹ 朝代名。公元916年契丹族领袖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

*遼liao

C1C9
❶遥远:~远的边疆。
❷开阔:~阔的大草原。
❸〈文〉久远:~哉千载后,发我一笑粲(苏轼诗)。
❹朝代名。公元916年契丹国创建,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1125年为金所灭。
❺辽宁的简称。
❻姓。

朝代

朝代

朝(王朝;皇朝;唐~) 代(明~;清~) 时(宋~)
中国朝代名:夏(夏朝) 商(商汤;殷商) 周(东~;西~) 秦 汉(东~;西~) 魏 蜀 吴 晋(西~;东~) 宋 齐 梁 陈隋 唐 辽 金 元 明 清
一个朝代:一朝 一姓
一个君主统治的时期:朝(康熙~)
过去的各个朝代:历代 历朝 历政历叶
以前的朝代:前代 曩叶
前一个朝代:前朝
被本朝战胜而灭亡的朝代:胜朝 胜代
在位皇帝的朝代:当代
当时那个朝代:当朝 本朝 国朝
尊称本朝:圣朝
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累朝
政治清明的朝代:治朝
兴盛的朝代:熙朝 盛朝
两个不同的朝代:云鸟
更换朝代:更姓 易姓 迁鼎 鼎革 改朝换代 更姓改物 改元正位 改元正号 改姓易代 改朝换姓
帝王初即位改元:履端
更易朝代或年代:换代 过手
(建立国号的君主统治的整个时期:朝代)

另见:宫殿 皇帝 朝廷

☚ 古代   人生各时期 ☛

差别程度

差别程度

事物之间的差别程度:差距
等级之间的差距:级差
差别不大:尚 汔 相近 庶几 较为 唯阿(唯阿之间) 近似 类似 差些 较争 不大离 差不离 差不多 相去无几
差距不大:相去几何
两者差距很小:未达一间 一间未达
差别明显:另类
人品或事物的差别非常明显:泾清渭浊浊泾清渭 渭浊泾清 清渭浊泾
差距大:辽 迥 远(相远;阔远;差得远)
差距甚大:殊轨
两者相比而差距很大:径一周三
差距极大:寸木岑楼
极大的差别:云泥之差 云泥之别 天壤之别 天壤之悬 天渊之别 天渊之差 天壤之判 霄壤之殊 霄壤之别

☚ 相差   差别很大 ☛

遥远

遥远

遥(超遥;远遥;遐遥) 远(远遐;远忽;窎远;积远;悠远;疏远;寥远;逖远;辽远;荒远;穷远;遐远;迢远;阔远;长远;远天远地) 卓(卓远) 渺(渺远) 缅(缅远;缅邈;悠缅;遥缅)邈(邈远;邈绵;悠邈;迢邈;寥邈;迥邈;旷邈) 绵(绵远;绵眇;绵邈) 迥(迥远;迥辽;迥逖;迥邈) 窎(窎远) 险 隃 超(超远;超洞;超遥) 谩 旷(悠旷) 霞 辽(辽卓;辽迥;辽越;辽遥;辽阔;辽缅;辽邈;辽夐;辽绝;辽廓) 眇(眇眇;眇绵) 芒 遐(遐迥;遐邈;遐阔)云汉 荒绝 悠脩 悠悠(~前程) 百丈 云极 茫茫 超洞 遐修 遐悠 遐夐 遐迩 遐尔 遐缅 遐幽 遐缅 遐悠 迢迢
远,绝远:鬼(~区)
空间辽远:修裔 悠远 空远
广大辽远:广远 广运 遐长 遐广
幽晦广远:溟漠
平坦广远:平漫
广远的样子:漫(澶漫;长川浩~) 渺然
广阔辽远的样子:浩茫
广阔遥远:渺邈 渺漫
宽广辽远:袤远
空阔辽远:仓茫
空旷遥远:阔迥
渺茫遥远:杳远 杳邈
荒僻辽远:辟远
偏僻荒远:僻远 旷绝
偏僻而遥远:偏远 赊僻 隐僻
阻隔遥远:阻阔
险阻而遥远:阻远 阻夐
远得无影无踪:九宵云外
遥远得如隔山河:邈若山河 邈若河山
非常遥远,如高山大海相隔:邈若山河
极为遥远:云漠 穷天穷地 青山一发 十万八千里
遥远的样子:莽渺 缅渺 遽遥 泂泂 飘飖 荒忽 憬彼 憬憬 邈邈 邈然 悬悬 县县 超摇 窅窅超忽(千里~) 缅然 迢递 迢遰
辽远的样子:藐夐
广阔辽远的样子:浩茫
(很远:遥远)

另见:远 距离 路程

☚ 远   相距遥远 ☛

王朝名。公元960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国号始称契丹,都于皇都(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左旗波罗城)。阿保机即辽太祖。太宗大同元年(947),改国号为辽,改皇都为上京。圣宗统和元年(983),又改国号为契丹。道宗咸雍二年 (1066),再改国号为辽。后世的人们把耶律阿保机创建的王朝从始至终统称为辽朝。其疆域,东北至今日本海黑龙江口一带,西北到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中部,南以今天津市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宋接界。曾长期与北宋对峙,是统一中国北部的一个王朝。天祚帝保大五年 (1125),为金所灭。从太祖耶律阿保机至天祚帝耶律延禧,共经九世,历时210年。

朝代名。契丹族所建。唐天祐四年(907)耶律阿保机取得契丹联盟领导权后,平息贵族叛乱,统一契丹及邻近诸部, 于十三年建大契丹国。神册三年(918)建都皇都(会同元年改称上京, 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大同元年(947)正式建国号大辽, 以契丹兴起于辽河流域故名。统和元年(983)复改国号为大契丹国,至咸雍二年(1066)恢复大辽国号。极盛时,疆域东起日本海、黑龙江口,西至阿尔泰山,北抵克鲁伦河,南以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与宋朝交界。保大五年(1125)为金所灭。自916年建国,共历九帝, 凡二百一十年。1124年耶律大石率部西迁,重建契丹国,继续沿用辽朝国号,史称*“西辽”。

契丹族所建王朝。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947年耶律德光灭后晋,建国号大辽,都上京。984年改国号大契丹国,建中京。1066年以后,复国号大辽。1125年天祚帝被金军俘虏,辽亡。习惯上把916年契丹建国至1125年为金所灭,统称为辽朝。辽朝传9帝,共210年。1131年,耶律大石重建辽国,史称西辽。1211年乃蛮部屈出律篡位,1218年为蒙古所灭。

044 辽916—1125

契丹族建立的政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国号契丹。918年建都皇都(今内蒙古巴左旗南波罗城)。947年改国号为辽,改皇都为上京。疆域南与北宋接界,东北至黑龙江入海口,西北到蒙古共和国中部。1125年被金政权灭亡,传9帝,历210年。其间983年至1066年曾改称契丹。

辽 世 系 表

☚ 宋   金 ☛

朝代名。契丹人耶律阿保机创建。始于公元907年,公元916称帝建国,国号契丹,公元947年改为辽。公元983年至1066年间重称契丹。公元918年始建国都于西安平,称为皇都。天显十三年 (公元943年) 更名上京。即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其疆域东北到今日本海黑龙江口,西北到外蒙古中部,南至霸州,山西雁门关一线与宋交界。公元1125年被金所灭。共历九帝,210年。《辽史·地理志一》: “辽国其先曰契丹,本鲜卑之地,居辽泽中; 去榆关1130里,去幽州又714里。南控黄龙,北带潢水,冷陉屏右,辽河堑左。高原多榆柳,下饶蒲苇。 当元魏时, 有地数百里。 至唐, 大贺氏蚕食扶余、室韦、奚、靺鞨之区,地方2千余里。贞观三年 (公元629年) 以其地置玄州。寻置松漠都督府,建8部为州,各置刺史: 达稽部曰峭落州,纥便部曰弹汗州,独活部曰无逢州,芬阿部曰羽陵州,突便部曰日连州,芮奚部曰徒河州,坠斤部曰万丹州,伏部曰匹黎、赤山2州。以大贺氏窟哥为使持节10州军事。分州建官,盖仿于此。迨于五代,辟地东西3千里。遥辇氏更8部曰旦利皆部、乙室活部、实活部、纳尾部、频没部、内会鸡部、集解部、奚嗢部,属县41。每部设刺史,县置令。太宗以皇都为上京,升幽州为南京,改南京为东京,圣宗城中京,兴宗升云州为西京,于是5州备焉。又以征伐俘户建州襟要之地,多因旧居名之; 加以私奴置投下州。总京5,府6,州、军、城156,县209,部族52,属国60。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

☚ 粮庄   辽国部族 ☛

朝代名。中国封建皇朝。后梁贞明二年(916),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设法控制各部落领袖,废除部落联盟制度,称天皇帝。建立契丹国,年号神册,定都临潢府 (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大同元年 (947) 二月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契丹为辽。乾亨四年 (982) 景宗病死,耶律隆绪即位。次年改国号辽为契丹。道宗咸雍二年 (1066) 又复称辽。历史上习称之辽朝、辽国。辽的各项制度带有民族和地区色彩,并且处于汉化过程中。其官制设南北面官,所谓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 《辽史》卷45《百官志》)。北面官主治契丹事务,其中亦有南北区别。官员多由地位显赫的家族世选。南面官主治汉族,设三省六部。制度设置基本是损益晋唐旧制。官员依据科考或其他途径选用汉人和契丹人参用。北南面官制设立于太宗时期,太祖耶律阿保机曾设斡鲁朵宫帐,斡鲁朵即皇帝宫帐,有直属的军队,民户和州县,皇后也可有自己的斡鲁朵。契丹兵制有禁军、部族军以及乣军等,凡辽民15岁以上,50岁以下均选入兵籍。法律设蕃汉二律,以 “凡四姓 (契丹、奚、渤海、汉) 相犯皆用汉法,本类自相犯者,用本国法” ( 《辽史》卷61《刑法志》)为原则。辽国的赋役与行政措施也基本分为契丹、汉两类。地方行政区划中,有头下军州的设置,辽的亲贵、外戚、大臣及部族首领有战功之人,建州县以所分得或所俘人口聚居,有手艺的从事手工业,会农耕的居于农耕区。农耕者既要向头下军州的贵族纳实物地租,又要向朝廷纳课税。贵族除节度使一职以外,可自选官吏。州内除酒税以外,其他税收归头下军贵族。至10世纪末叶,头下军州已渐归朝廷直接管理。辽建国后即向周边发展,天显元年 (926) 灭渤海国,据有其地; 天显十一年辽太宗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助其灭后唐。又于会同九年 (946) 灭后晋,据有燕云十六州之地。宋建立后向北发展,宋灭北汉后,开始与辽对峙。经过几次大的战役,辽与北宋、夏成鼎立之势,即高梁河之战、雍熙北伐之役、澶渊之役 (双方订立澶渊之盟)。辽的疆域基本稳定下来,南至今河北壩县,山西雁门关; 西至今甘肃张掖地区; 西北至蒙古草原以西; 东北直到今黑龙江以北。契丹人最初从事渔猎畜牧业,辽太祖采纳汉人韩延徽建议,安置被俘汉族农民耕垦,夺得燕云十六州后,又多次召募垦耕,农耕技术有所改进。手工业中,冶铁占极重要地位,纺织业在唐五代基础上有所发展。制瓷业较突出,辽瓷很著名。太祖建国后即令人造契丹文大字,后又有小字出现,但主要在文人中使用。辽印制的书籍,在装帧、印刷、用纸等方面均超过了唐五代的水平。辽的雕塑、建筑、绘画均有特色。佛教极流行,雕凿石经,校印佛藏,建筑寺院。契丹统治者内部斗争激烈,应历元年 (951) 贵族蔡割刺杀世宗,自称皇帝,引起内部斗争,史称蔡割政变。寿安王璟平定叛乱后即位。后又有钦哀后政变,重元叛乱等。辽末年贵族间的斗争,各族人民的频繁起义,都动摇了辽的统治基础。辽的贵族日益腐化,军队战斗力减弱。金国建立后,辽无法镇压,先后在宁江州、出河店等战役中失败,更加无力抵抗金的进攻。保大五年 (1125) 天祚帝在西逃途中被金俘虏,辽灭亡。辽亡以后耶律大石西迁重建契丹国,史称西辽,后灭亡于蒙古汗国。辽传9帝,210年。

☚ 南宋   西夏 ☛

辽916—1125Liao

契丹族在我国北方建立的封建政权。契丹族属东胡族系。北魏时期始见族名于史籍。当时,契丹人生活在潢水(今内蒙西拉木伦河)、土河(今辽宁老哈河)流域,过着渔猎、游牧生活。北魏后期,形成8个部落。分别和北魏政权发生朝贡关系。唐初,8部落形成部落联盟,唐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9世纪时,契丹的社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开始务稼穑、种桑麻、习织布。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首领,并于916年称帝,建立契丹国,年号为神册,后建都临潢府(今内蒙巴村左旗)。辽太宗后有时称辽,有时称契丹。其疆域最盛时东临海,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流沙(今新疆白龙堆沙漠),北至克鲁伦河、鄂尔昆河、色愣格河流域,南至今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地区。辽朝在中央机构中实行北南两面官制,北面官是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而设置的契丹传统制度,任用契丹贵族,掌管一切军政大权。南面官则是为统治汉人而仿照唐朝的制度建立的。在地方制度上是部族制和郡县制并行,以分别统治契丹等游牧民族和汉族。辽朝的地方行政区划中还有一种头下军州的设置,是一种亲贵及功臣奴役俘掠人口的私城,建置上分为州、军、县、城、堡5种,除节度使一职由朝廷任命外,余下官员自选,治下人民既要向军州的贵族纳赋,也要向国家纳课税。辽圣宗以后这种军州逐渐减少。辽的兵制有禁军、部族军以及乣军等,辽民凡15岁至50岁均入兵籍。辽自建国后即开始扩张。天显十一年(936),助石敬瑭灭后唐。又于会同九年(946)灭后晋,据有燕云十六州之地。北宋建立后,辽支持北汉与宋对抗。保宁十一年(979)在高粱河(今北京西北)地区打败宋军,使宋太宗收复幽蓟的计划失败。统和四年(986),宋太宗趁辽圣宗年幼即位,分兵三路攻辽,亦遭失败。统和二十二年,辽圣宗率军征宋,兵至澶州城下,与宋订立了“澶渊之盟”,此后两国战争渐少。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契丹族吸收了汉族等民族的进步文化,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所发展,对开发和推动北方的社会经济有很大贡献。辽代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10世纪初即仿照汉字的偏旁制作了契丹大字,后来又用汉字和回鹘文的拼音制作了契丹小字。辽代的建筑、雕塑、绘画以及书籍印刷等都具有独特的风格,辽后期,统治阶级日益腐败,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不断发生人民的反抗斗争,国力衰弱。金建国后,辽无力抵御其攻势,保大五年(1125),辽天祚帝被金俘获,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重建契丹国史称西辽,1218年亡于蒙古汗国。辽历9帝,统治210年。

辽朝帝系表

☚ 南宋临安   西夏 ☛

辽遼liáo

❶远。如:辽远,辽阔。
❷朝代,907~1125年,在中国北部。

辽(遼)liáo

Ⅰ ❶ (朝代, 公元 907- 1125; 初名契丹) the Liao Dynasty (907-1125)
❷ (辽河) the Liaohe River
❸ (辽宁省的简称) short for Liaoning Province
❹ (姓氏) a surname: ~ 青 Liao Qing Ⅱ  (远) distant; faraway; broad
◆辽阔 vast; extensive; 辽宁 Liaoning (Province); 辽沈战役 {史} the Liaoxi-Shenyang Campaign (Sept. 12-Nov. 2,1948) the first of the three decisive Campaigns of the Liberation War; 辽远 distant; remote; faraway

辽liao

the Liao Dynasty (907~1125)

历史上契丹民族所建朝代名。契丹民族起源于我国北方潢河(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和土河(今老哈河)之间。唐代末年,开始强大。10世纪初,迭剌部首领耶律阿保机用武力统一契丹及附近诸部,称帝建国(于907年称帝,916年建元。依此,史学界对辽开国的具体时间持有不同看法)。据《契丹国志》载,阿保机建国时,“国号大契丹”。至第二代皇帝辽太宗得中原后晋“儿皇帝”石敬瑭所献燕云十六州,版图扩大,于会同元年(938),“国号改大辽”(《东都事略》、《新五代史》载同;《辽史》记为大同元年,即947年“建国号大辽”,《资治通鉴》载同。故史学界对契丹更改国号为辽的时间亦存两说)。至第六代皇帝辽圣宗统和元年(983)“复号大契丹”(此据该书圣宗纪,《东都事略》、《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同;《契丹国志·九主年谱》记为开泰元年(1012)。一般认为,以前者为是。)至第八代皇帝辽道宗咸雍二年(1066),又“复改国号大辽”(《东都事略》、《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所载皆同),直到辽亡。通常情况下,本民族常以“契丹国”作统称,后世汉文史书常以“辽”作统称。其义,一说“以辽水而得名”;一说“由于十六州的并入,成了辽阔的帝国而已。”习惯上,“辽”不仅指王朝,亦作一个时代的名称。以辽建国916年计,至天祚帝保大五年(1125)被金灭亡,共210年。中历9帝,用22个年号。诸帝世系如下:其疆域据《辽史·地理志》:“东至于海,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今克鲁伦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终辽一代,设有五京: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南),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有“州、军、城百五十有六,县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属国六十。”与中原五代、北宋相始终,形成我国第二次南北朝对峙局面。其中,辽宋于1004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订立的“澶渊之盟”是历史上的著名事件。辽统治区域内,以契丹民族为主体,尚有汉、奚、渤海等诸多民族,针对此,辽朝实行“因俗而治”,“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民族政策,获得很大成效。最高统治集团受游牧生活习俗影响形成的“斡鲁朵”(宫卫)制、“四时捺钵”制以及“头下军州”制,亦颇具特色,给后来北方民族政权以深刻影响。契丹民族建辽,对统一祖国北方有重大贡献,是政权在我国历史上占重要地位。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南征北战的辽太宗、中兴皇帝辽圣宗以及皇太后萧绰(俗称萧太后)等,皆为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辽亡前夕,保大二年(1122)耶律淳另建立政权,及翌年耶律雅里所建政权,历史上称为“北辽”(前后一年余);四年(1124),耶律大石自立为王,率部西迁,在虎思斡耳朵(原苏联托克马克城南)再建政权,依辽制进行统治,延续90余年,史称“西辽”(此据《辽史》。《元史》称作“西契丹”,《湛然居士文集》称作“后辽”,《异域志》称“黑契丹”,《世界征服者史》称“哈喇契丹”)。从广义上说,都属“辽”的范畴,有史家依“两汉”、“两晋”、“两宋”之说法,称其为“两辽”。从辽立,至西辽为蒙古所亡(1218年),共300余年。

即辽海。地区名。泛指今辽河流域及其以东地区。

朝代名。契丹迭刺部首领耶律阿保机在统一契丹诸部后,于公元907年称帝,国号契丹。两年后,奠都皇都(内蒙巴林左旗南波罗镇)。916年建元神册,史学界往往以此年为辽建国始年。大同元年(947),辽太宗耶律德光灭后晋,始改国号为大辽,以皇都为上京。辽景宗乾亨五年(983)至辽道宗耶律洪基咸雍二年(1066)则又称契丹。历九主二百一十八年。1125年亡于金。全盛时统治区东北到今日本海黑龙江口,西北达蒙古人民共和国中部,南以今天津市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为界。 (参考图448、449)

辽遼liáo

(5画)

【提示】辶,3画,上面一点;旧字形4画,上面两点;第二笔宋体是横折,楷体是横折折撇。

*辽(遼)liáo

5画 辶部 
(1) 远: ~远|~阔。
(2) 朝代名。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947年(一说938年)建国称辽,1125年为金所灭。

辽遼liáo

古代形声字。从走之旁(辵chuò),尞声。远义。如:辽阔。组词如:辽远。现代东北辽宁等地简化作辽。易写易认易读,现作规范字。见《总表》。

辽遼★繁◎常★常


liáo遼,形声,从辵,尞(liáo)声,本义为路途遥远,引申为时代久远,假借为地名、朝代名。近代俗字、《简化字表》简作“辽”,音符改为了。
【辨析】
辽/遥/迢/远 见523页“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