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东汉刘梁撰。“和”与“同”是春秋时习用的哲学术语,晏婴和史伯都曾对它们作过专门论述(见《左传·昭公二十年》及《国语·郑语》)。和,即通过争辩斗争而达到一致。同,即无原则地随声附和。东汉中后期,朝政混乱,阿谀苟合之风大行。针对这种情况,刘梁在这篇文章中提出君子为政“得由和兴,失由同起”的政治主张,重申“以可济否(即以正纠误)谓之和,好恶不殊谓之同”的原则,征引前人故事,阐明“不在逆顺,以义为断;不在憎爱,以道为贵”的取言标准,对于匡正世风,清肃朝政起了一定作用。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