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辨证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辨证录综合类著作。清陈士铎撰。十四卷。士铎字敬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博览医书,辨证精细,施治灵活,治病多奇中。著述较多,除本书外,尚有《石室秘录》、《内经素问新编》、《灵枢新编》、《本草新编》、《六气新编》等。本书约成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托名岐伯、张仲景所传。全书四十七万余字。内容丰富,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之证治,分一百二十六门,七百六十余证。每证详列症状、病因、立法、处方,理、法、方、药密切配合,颇有创见。每证除有一个主治方外,还附有备用方,以资互参。内容着重辨证,以“辨病体之异同,证药味之攻补”为特点,故称《辨证录》。全书虽以《内经》、仲景之说为理论根据,但师古而不泥古,随证用药较为灵活,并注意症状的鉴别,故可供临证借鉴。有雍正间刊本,咸丰元年(1851)延陵堂刊本,一九五六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辨证录综合性医书。14卷 (附《脉诀阐微》1卷)。清·陈士铎述 (托名岐伯、张仲景所传)。成书约为1687年。内容包括内、外、儿、妇等各科疾病证治。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0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及方剂配伍,说理明白易晓,析证简要中肯,用药灵活切病,颇多经验之谈。但其辨证着重于症状的鉴别分析,而忽于舌脉的诊察。由于本书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后世刻本颇多,有些书商将其改为《辨证冰鉴》等书名。另有清·钱松将本书删定为10卷本,改名 《辨证奇闻》。建国后有《辨证录》的排印本,内容有所删节。 辨证录书名。清·陈士铎述(实为傅山撰),约刊于1687年,14卷。内容包括内、外、儿、妇各科疾病的证治。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共700余证。由于其临床实用价值较高,刻本相当多,如《辨证奇闻》、《辨证冰鉴》等。但忽视舌脉的辨证,为其不足之处。现以《辨证录》为名排印刊行。 辨证录biànzhènɡlù医书。14 卷(附《脉诀阐微》1 卷)。清·陈士铎著(一说认为是傅山所撰)。约成书于1687 年。内容包括内、外、儿、妇等各科疾病症治。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 门, 700 余证, 每证详列症状、病因、立法处方及方剂配伍, 说理明白易晓, 析证简要中肯, 用药灵活切病, 颇多经验之谈。但其辨证详于症状的鉴别分析, 而略于舌脉的诊察。由于该书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后世刻本颇多。钱松将此书略加删订, 改名为《辨证奇闻》, 又名《辨证冰鉴》。新中国成立后曾出版《辨证录》的排印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