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辣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辣椒

 辣椒作为食品,不知起于何时。只听说孔子不撤姜食,却不曾说他吃辣椒。楚辞中“椒”字最多,离骚中有“杂申椒与菌桂兮”,有“怀椒醑而要之”,九歌中有“奠桂酒兮椒浆”。祭神的东西也该是人吃的东西,恰巧屈原又是湖南人,若说他吃辣椒,是可以说得通的。但是,依考据家的说法,诗经所谓“椒聊之实”,离骚所谓“申椒”,“椒醑”,“椒浆”,荆楚岁时记所谓“椒酒”,都只是花椒,不是辣椒。由此看来,中国吃辣椒的习惯并不是自古而然的。
 辣椒又名番椒,也许是来自西番。清代称川甘云贵等省边境的民族为番户;也许辣椒是由番户传入汉族的,但不一定晚到清代。依现在看来,喜欢辣椒的人多半是四川云南贵州湖南的住民,这一个假说似乎可以成立。然而咱们也不能全靠望文生义来做考证;譬如胡椒又何尝是来自匈奴的呢?我们希望旅行家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如果阿剌伯,伊朗,阿富汗,印度各处都有吃辣椒的风俗,那么,“辣椒西来说”更可以确信无疑了。
 可惜得很,咱们不知道发现辣椒的故事。据说咖啡是这样被发现的:从前亚比西尼亚有一个牧羊人,他看见他的羊群忽然精神兴奋,大跳大跑。他仔细研究原因,才知道它们啮食了某一种树的叶子和果实,以致如此。他采了些果实回家煎汤吃下去,果然他自己也精神兴奋起来。吃上了瘾,就常常煎来吃。后来人们把制法改良了,就成为今日的咖啡。至于辣椒,它是怎样被发见的呢?神农尝百草的时候一定没有遇见它;否则他不会放过了这种佐食的珍品,以致孔夫子只好吃姜。不过,批驳我的人也可以说: 神农尝百草为的是觅药治病,并不想要发见好吃的东西。他很明白“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辣椒既然不苦,他自然不收它了。
 辣椒的功用,据说是去湿气,助消化,除胃病。我不懂药性,但我猜想它助消化的能力,并不输给胡椒。凡物有幸有不幸,胡椒和辣椒亦复如是。从前有些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知道胡椒是好东西,就视为秘种,在南洋偷种着,把它磨成粉末,带到欧洲卖大价钱。至今法国还有一句俗语,形容物价太高就说“象胡椒一样贵”!后来到了十八世纪有个法国人名叫丕耶尔浦华佛尔的,他想法子得到了些胡椒种子,才把它公开了。所以法国人就把胡椒叫做“浦华佛尔”。现在西餐席上,胡椒瓶和盐瓶并列,西洋人认为 “不可一日无此君” ,至于辣椒呢,在西洋的菜场上虽偶然可以买到,但是欧洲人是不喜欢吃的。他们看见中 国人吃还摇头呢! 因此我们希望中国研究药性的科学家细心研究辣椒的功用,如果它真能去湿气,助消化,除胃病,就不妨把它郑重地介绍给西洋人。咱们也不希望留秘种,也不希望把大量的辣椒粉作为主要出产品,运到欧洲去卖大价钱; 不过,至少得让西洋人知道中国人会吃好东西!
 但是,在未向西洋人宣传以前,川滇黔湘的人应先向江浙闽粤及华北的人去宣传。川滇人把辣椒称为 “辣子”,有亲之之意; 江浙人叫它做“辣货”,则有远之之意。“辣货”不是比“泼辣货”只差一个字吗? 至于闽粤各地,更有些地方完全不懂辣椒的好处的。据说广东的廉江遂溪一带,市面上没有辣椒卖,外省人到那里住的爱吃辣椒时,只好到荒地上找寻野生的辣椒。可见辣椒在中 国也尽有发展的园地。只要西南的人肯努力宣传,“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辣椒将成为全国的好友。据我所知,有几位素来不吃辣椒的太太,在长沙住了两三个月,居然吃起辣椒来; 现在竟是相依为命,成为非椒不饱的人了。
 在乡间住了一年多,更懂得辣椒的宝贵。贫穷的人家,辣椒算是最能下饭的好菜。人类是需要刺激的。大都市的人们从电影院和跳舞场中找刺激; 乡下人没有这些。除了旱烟和烧酒之外,就只有辣椒能给他们以刺激了。辛苦了一天之后,“持椒把酒”,那一幅怡然自得的神气,竟和骚人墨客的 “持螯把酒” 差不多。
 辣椒之动人,在激,不在诱。而且它激得凶,一进口就象刺入了你的舌头,不象咖啡的慢性刺激。只凭这一点说,它已经具有“刚者”之强。湖南人之喜欢革命,有人归功于辣椒。依这种说法,现在西南各省支持抗战,不屈服,不妥协,自然更是受了辣椒的刚者之德的感召了。向来不喜欢辣椒的我,在辣椒之乡住了几年,颇有同化的倾向。近来新染胃病,更想一试良药。再者,最廉价的香烟每盒的价钱已经超过我每日的收入之半数,我在戒烟之后,很想找出一种最便宜而又最富于刺激性的替代品。因此,我现在已经下决心和椒兄订交了。

 

(《龙虫并雕斋琐语》)


 赏析 这篇小品性的杂文,有一个显着特点,即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作者用他渊博的知识,讲述了辣椒的来历、功用和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在谈论这些问题时,又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如在讲述辣椒的过程中,忽然插进一个发现咖啡的故事;在讲述辣椒的功用时,又插进胡椒在西洋人生活中的地位。这不仅增加了文章的知识性,而且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再加上作者的语言生动有趣,如“相依为命”、“非椒不饱”之类,就使文章趣味横溢了。这使读者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有趣味,也是杂文的一种品格。
 但是这篇杂文的主旨,似乎不在知识性和趣味性上,而在作者的感慨。从文章的最后两段看,作者的感慨有三:一是感慨贫富的悬殊。“贫穷的人家,辣椒算是最能下饭的好菜”。他们在辛苦一天之后,“持椒把酒”简直与“持螯把酒”一样的有趣。话虽说得很轻松,而实在是不无感慨的。贫穷的人家以辣椒作“刺激”,而“大都市的人们从电影院和跳舞场中找刺激”,这对比实在不能不令人有所感,有所思。二是由“‘刚者’之强”,联系到“革命”和抗战。对于革命和人民的不屈服、不妥协的抗战,显然带有歌颂之意。三是对于物价的感慨。“最廉价的香烟每盒的价钱已经超过我每日的收入之半数”。烟吸不起了,为找刺激,就“决心与椒兄订交”。不要说当事者,就是我们读到这里也会苦笑的吧。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感慨实在发得很妙。这些颇涉及“重大主题”的感慨,似乎都是在无意中出之,都是在讲辣椒的刺激性时,顺笔提过。文字的表面,既没有揭露,也没有歌颂和不满。就是那时鼻子最灵的文探,也难以罗织其“歌颂革命”、“鼓吹阶级斗争”之罪名。但读者却是可以意会的。文章的题目是《辣椒》,作者在发感慨时,用的却不是辣椒的“烈性”,而是咖啡式的“慢性”。这也是杂文表现思想感情的一种途径。
辣椒6894花椒。西南官话。广西都安〖〗。

辣椒làjiāo

一年生草本植物,花多白色。果实也叫辣椒,青色,成熟后多为红色,作蔬菜或调味品。

调味品

调味品

佐料 盐醯 调和 调料
烹调用的调味品:作料
食用糖:糖(食糖;白~;砂~;霜糖;方~)
甘蔗制的糖:蔗糖 蔗饧
红糖:赤砂 黄糖
食用醋:醋(~精;酸醋;米~;白~;香~;陈~;纯~) 醶 醯(醯醋;醇~) 酨 酢(酢酨) 苦酒忌讳
醋或酱油等表面生的白霉:
浓醋:酽醋 酽酢
陈年的醋:陈醋
味精:味素
其他调味品:椒(花~;胡~;辣~) 咖喱

☚ 烹调用品   盐 ☛

常见蔬菜

常见蔬菜

白菜:菘(菘菜;白菘) 心子菜 大白菜黄芽菜
青菜:荼 小白菜
油菜:芸苔 寒菜 胡菜 苔芥
花菜:洋花菜 花椰菜
茄子:茄(紫茄)伽 落酥 落苏 酪苏昆味
莴笋:莴苣 苦苣 生菜 肥菜 千金菜
菠菜:薐 颇陵 颇棱 波棱 赤根菜 鹦鹉菜 红嘴绿鹦哥
茴香:茴(小薐~) 蘹香
番茄:西红柿
辣子:椒(辣椒;青~;大~;番椒) 辣茄 金丸使者
部分蔬菜名:蕻 芹(~菜;香~) 堇(~菜) 薇 蕹 苤蓝 苘蒿
古蔬菜名:菲(采~)

☚ 蔬菜   根茎类蔬菜 ☛

辣椒pepper

茄科(Solanaceae)辣椒属能结辣味浆果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Capsicumfrutescens L. (syn.C.annuum L.),别名番椒、海椒、秦椒、辣茄。染色体数2n=2x=24。以嫩果或成熟果供食,可生食、炒食或干制、腌制和酱渍等。每100克鲜果含水分70~93克、淀粉4.2克、蛋白质1.2~2.0克、维生素C73~342毫克;干辣椒则富含维生素A。辛辣气味是因含有辣椒素C16H27NO3,辣椒素主要存在于胎座附近隔膜及表皮细胞中。
起源与传播 辣椒原产中南美洲热带地区,1493年传到欧洲,1583~1598年传入日本。传入中国的途径:一经丝绸之路,在甘肃、陕西等地栽培;一经海路,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栽培。中国关于辣椒的记载始于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笺》(1591年),有: 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的描述。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在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里发现有野生型的“小米辣”。世界各地普遍栽培。自北非经阿拉伯、中亚至东南亚各国及中国西北、西南、中南、华南各省均普遍栽培辣椒,形成世界有名的“辣带”。
植物学性状 辣椒主根不发达,根群多分布在30厘米的耕层内,根系再生能力比番茄、茄子弱。茎直立,黄绿色,具深绿色纵纹,也有的紫色,基部木质化,较坚韧。一般为双叉状分枝,也有三叉分枝。小果型品种分枝较多,植株高大。有较明显的节间,一般当主茎长到5~15片叶时,顶芽分化为花芽,形成第一朵花。其下的侧芽抽出分枝,侧枝顶芽又分化为花芽,形成第二朵花。以后每一分叉处着生一朵花。丛生花则在分叉处着生一朵或更多。单叶互生,卵圆形、披针形或椭圆形全缘,先端尖,叶面光滑,微具光泽。完全花,较小,单生或丛生1~3朵,花冠白或绿白色。花萼基部连成萼筒呈钟形,先端5齿,宿存。花冠基部合生,先端5裂,基部有蜜腺。雄蕊5~6枚,基部联合花药长圆形,纵裂。雌蕊1,子房2室,少数3或4室。属常异交作物,虫媒花。浆果,果皮肉质;于心皮的缝线处产生隔膜。果身直、弯曲或螺旋状,表面光滑,通常具腹沟、凹陷或横向皱褶。果形取决于心皮数,一般为两心皮,有锥形、短锥形、牛角形、长形、圆柱形、棱柱形等。果顶有尖,钝尖、钝等形状。果实下垂,或向上,或介于两者之间。种子肾形、淡黄色,胚珠弯曲。千粒重4.5~7.5克。种子寿命3~7年。


辣 椒


分类和品种 贝利(L. H. Bailey,1923)认为:林奈(Linnaeus,1773)所记载的两个种,即一年生椒(C.annuum)及木本辣椒(C.frutescens) 同是一个种,采用C.frutescens为种名,下分为5个变种。❶樱桃椒类 (var. cerasiforme Bailey): 叶中等大小,圆形、卵圆或椭圆形,果小如樱桃,圆形或扁圆形。呈红、黄或微紫色,辣味甚强。制干辣椒或供观赏。如四川成都扣子椒、五色椒等。
❷圆锥椒类 (var.conoides Bailey): 与樱桃椒类似,植株矮; 但果实为圆锥形或圆筒形,多向上生长,味辣。如广东仓平的鸡心椒。
❸簇生椒类 (var. fasciculatum Bailey):叶狭长,果实簇生、向上生长。果色深红,果肉薄,辣味甚强,油分高,多作干辣椒栽培。晚熟,耐热,抗病毒力强,如四川七星椒等。
❹长椒类 (var.longumBailey): 株型矮小至高大,分枝性强,叶片较小或中等,果实一般下垂,为长角形,先端尖,微弯曲,似牛角、羊角、线形。果肉薄或厚。肉薄、辛辣味浓的供干制、腌渍或制辣椒酱,如陕西的大角椒;肉厚,辛辣味适中的供鲜食,如长沙牛角等。
❺甜柿椒类(var.grossum Bailey): 分枝性较弱,叶片和果实均较大(见甜椒)。根据辣椒的生长分枝和结果习性,也可分为无限生长类型、有限生长类型和部分有限生长类型。
生长发育与产品形成 辣椒的生育周期包括发芽期、幼苗期、开花结果期。❶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到子叶展开,真叶显露。发芽适温为25~30℃,低于15℃不易发芽。
❷幼苗期: 从真叶显露到第一花现蕾。幼苗期生长适宜昼温为25~30℃,夜温为20~25℃,土壤温度为17~22℃。当植株2片真叶展开、苗端分化有8~11片叶时,生长点突起呈圆锥体,开始花芽分化。早熟品种花芽分化较早,晚熟品种花芽分化较晚。较短的日照和较低的夜温能促进辣椒花芽分化。
❸开花结果期: 从第一花现蕾到第一果座果为始花期,昼温20~25℃、夜温16~20℃有利于正常开花座果,低于15℃易落花; 第一花开花时,应适当控制浇水,防落花。以后为结果期,从第一果座果到采收完毕。此期应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保护好叶片,维持植株的生长,协调生长与结果的矛盾。开花受精至果实膨大达青熟需25~30天,为鲜食采收适期。继而转色成熟又需20天以上。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往往与胎座组织分离,胎座和种子发育较缓慢。果实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茄红素增加,果皮由绿变红;如果胡萝卜素增加,则果实渐变为桔黄色。结果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5~28℃,35℃以上高温或15℃以下低温都不利于结果。光照不充足会延迟结果期并降低座果率。高温、干旱、强光直射易发生果实日灼或落果。
栽培技术 中国各地多冬春播种,终霜后定植,夏末或初冬收获完毕。在塑料薄膜覆盖下播种育苗者,2月至3月间定植。长江中下游于12月至翌年1月冷床育苗,3月至4月定植。北方地区多于1月至2月温床育苗,4月至5月定植。华南地区多于秋冬播种育苗。进行春季早熟栽培时,采用温床或冷床育苗,播期适当提前,定植期比露地栽培提早30~40天,定植后用薄膜覆盖, 夜间加盖草苫保护。
辣椒以育苗移栽为主,须培育壮苗。陕西省关中平原干椒产区也采用直播栽培。辣椒幼苗生长要求较高温度,且生长缓慢。苗床前期一般不通风。寒冷地区和季节,最好采用温床育苗。2~3叶期双株分苗。辣椒根系再生能力较弱,宜采用营养缽或营养土块分苗。苗长到所需要的大小后,可适当通风。定植前7~10天,进行幼苗低温锻炼。
选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保水保肥,排水良好,2~3年未种茄科作物的地块种植。定植前施有机肥作基肥,并配合施用磷、钾肥,深翻整平。平畦或高畦栽培,也可先开沟定植后培土成垄。栽植密度宜稍密,每亩5 000~10 000株不等,一般是双株穴栽。南方地区种植较稀,定植缓苗后应及时追施提苗肥,促进发棵。第一花开花期间适当控制浇水,防止茎叶生长偏旺引起落花。采收嫩椒应及时。在高温干旱季节和结果盛期要及时灌溉并进行追肥;雨后要注意排水,以免根系生长受阻引起植株早衰。
落蕾、落花、落果,直接影响辣椒的产量。在气候条件正常的情况下,落蕾、落花主要是由营养不良造成的,尤其是氮素不足或过多,或磷肥不足。春季辣椒早期落蕾、落花的主要原因多为低温春雨,阴天过多,光照不足。盛果期落花落果,除营养不良外,主要是由高温干旱或暴雨涝渍,以及受病毒病或烟青虫危害引起。春季低温季节,开花时也可以使用PCPA(对氯苯氧乙酸)30~35ppm喷花保果。
鲜食辣椒多采收青果,有时也采收红果; 干制或腌制的辣椒须采收成熟的红果。以干制辣椒为栽培目的的生长期较长,需施足基肥和适当密植。
采种。辣椒属于常异交作物,采种田要与其他辣椒、甜椒品种的生产田至少隔离500米。开花结果初期拔除杂株,选留具本品种特征的植株作种株,待果实充分老熟后采收,后熟5~7天。然后剖果取种、晾晒、保存。种子不宜在水泥晒场或金属容器里曝晒,以免损伤发芽力。
贮藏加工 辣椒多以嫩绿果供食。供贮的青果应色深肉厚,皮坚光亮,无病无伤。贮藏适温7~9℃,空气相对湿度约为85~90%,要求通风良好。一般于10月中、下旬入贮。贮藏方法有简易的沟贮、窖贮、缸藏,或进行气调贮藏。干辣椒的贮藏可将辣椒晒干后放在密封包内置于干燥阴凉处,切忌受潮。辣椒加工方法主要有腌制和干制。腌制品有腌辣椒、辣椒酱:干制品主要是干辣椒、辣椒粉。干制方法有自然干燥法和人工烘烤干制法。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炭疽病、白粉病、疫病、白绢病、疮痂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烟青虫、红蜘蛛、茶黄螨、白粉虱等。
辣椒病毒病 主要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此外还有少量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简称PVX)及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简称TEV)等。除TEV引起蚀纹斑,TMV引起落叶,CMV引起环斑外,一般均能引起花叶(见番茄)。宜用无病株采种;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增加覆盖,提早定植;适当密植;防治蚜虫等措施防治。
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occodes和C.capsici)为真菌病。为害果实和叶片。果实上病斑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斑面有隆起的圆心轮纹,轮纹常由许多黑色小粒点(为分生孢子盘)集结而成。潮湿时斑面能溢出粉红色粘液。有时斑面小粒点排列不规则,散生,橙红色。叶片上病斑褐色,中央稍淡,近圆形,其上轮生小黑粒点。病菌在种子内外潜伏越冬,生长期间随风雨传播,多从伤口侵入。高温高湿易发病,而相对湿度54%以下,病害不易发生。宜选用无病种子播种;加强田间管理;发病期间喷洒百菌清、代森锰锌等杀菌剂等方法防治。
白粉病(Leveillula taurica) 为真菌病。为害叶片,在叶背生出白色似霜状霉层,扩大后覆盖全叶,叶面呈褪绿斑。引起叶片脱落,严重时仅存顶叶。靠分生孢子传播,干燥条件易发病,病原菌发育适温25℃左右。采用加强管理;通风透光;发病初喷洒百菌清、代森锌、粉锈宁等杀菌剂等措施进行防治。
疮痂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to-rium) 为细菌病。为害叶片、果实及茎蔓。发病初,叶上形成水浸斑,后病部不整齐隆起,呈疮痂状。病斑多时,易引起落叶。果实和茎发病较迟,引起疮痂状病斑。病菌在病残体及种子表面越冬,经种子、风雨、昆虫等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7~30℃。高温多雨季节,尤其遇暴风雨后发病严重。宜选用无病种子播种或进行种子处理;行轮作;雨季及时排水;喷洒波尔多液、农用链霉素等进行防治。
白绢病(Pellicularia rolfsii) 为真菌病。主要为害茎基部,使之呈暗褐色,上有白色绢丝状菌丝。后期引起全株枯死。多在中国南方土壤偏酸性的地区发生。病菌发育适温32~33℃,pH5.9最适。菌核越冬,也可以菌丝在病残株上越冬,抗逆性强,在田间可存活5~6年,但在水田中经三四个月即死亡。目前主要采用轮作、深翻土地、早期消灭病株和喷洒代森铵、粉锈宁、撒施五氯硝基苯等的方法防治。
虫害有茶黄螨(见茄子)和烟青虫。

辣椒

药名。出《植物名实图考》。又名番椒、辣茄、辣虎。为茄科植物辣椒Capsicum annuumL.的果实。辛,热。入心、脾经。温中,散寒,健胃。
❶治寒滞腹痛,食欲不振,呕吐,泻痢,风湿疼痛。研末服,0.9~2.4g。
❷治冻疮,疥癣,煎水洗;腮腺炎,蜂窝织炎,多发性疔肿,外伤瘀肿,研末油调敷。本品含辣椒碱、二氢辣椒碱、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维生素C等。种子含茄碱、茄胺、辣椒新苷(Capsicosine)、辣椒苷(Capsicoside)、棕榈酸、组氨酸等。干果含N-(13-甲基十四烷基)乙酰胺。辣椒可刺激人舌的味觉感受器,反射性地增加胃的运动,可作健胃剂,促进食欲,改善消化。辣椒碱可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抗菌杀虫,收缩支气管,引起窒息等。

辣椒pepper

Capsicum frutescens L.(syn.C.annuumL.),又称番椒、海椒、秦椒、辣茄等。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2n=2x=24。原产中南美洲热带地区。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在云南西双版纳发现有野生型的小米辣。世界各地普遍栽培。自北非经阿拉伯、中亚至东南亚各国及中国的西北、西南、中南、华南等地形成了世界有名的“辣带”。有5种类型:樱桃椒类、圆锥椒类、簇生椒类、长椒类和甜柿椒类。优良品种有陕西大角椒、湘研一号等。主根不发达,根系再生力弱。茎直立,基部木质化,较坚韧。单叶互生,卵圆形、披针形或椭圆形,全缘。果身直、弯曲或螺旋状。果形有锥形、短锥形、牛角形、长形、圆柱形等。种子肾形,淡黄色,千粒重4.5~7.5 g,寿命3~7年。喜温暖,较耐热,忌连作。中国各地多冬、春季保护地育苗,终霜后露地定植,夏末或初霜前拉秧。育苗移栽,须培育壮苗。双株或3株穴栽。果实富含维生素C,高达730~3 420 mg/kg;含辣椒素(C16H27NO3),味辛辣。嫩果或成熟果可生食、炒食,或干制、腌渍、酱渍。

辣椒

茄科、辣椒属植物。俗称海椒。四川辣椒资源十分丰富,樱桃椒类、圆锥椒类、簇生椒类、长椒类、甜柿椒类等5个变种中,除樱桃椒外,4个变种都广泛分布。春季栽培,关键技术是早育苗、育壮苗、早定植,充分利用4月~6月适宜的温光条件。采用保护地栽培,10月中下旬至11月冷床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5月~6月采收青椒。菜椒型、干椒型、兼用型的地方良种很多,尤其是二荆条及其新一号以其独特优势,长期占领干椒市场。1994年全省栽培面积约90万亩,产量98.8万吨。

辣椒

别名辣茄、番椒、鸡嘴椒、辣子、大椒。直立灌木状草本。多分枝,叶形变化很大,通常为卵状披针形。花单生或数朵生于叶腋内,淡绿色或淡黄色。果实球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开始时绿色,成熟时红色,有辣味。夏秋开花。全疆各地普遍栽培。果为蔬菜。杀虫植物,对棉蚜、蚜虫、象鼻虫、菜青虫、猿叶虫、椿象、桑蟥、野蚕、三化螟成虫、蛀心虫、剃枝虫、稻飞虱、抢叶虫、菜白蝶幼虫、孑孓有效。

辣椒

茄科辣椒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秘鲁。根分布于30 cm的耕层内。茎高30~150 cm。主茎长到6~15片叶时着生一朵花,单生或1~3朵丛生。雄蕊5~6枚,雌蕊1枚,子房2室,少数3或4室。自花授粉,天然异交率约10%。牛角椒和线椒的纵径可达30 cm,大甜椒的横径达15 cm以上。生长适宜温度15~30℃。有灯笼椒、长椒、圆锥椒、簇生椒和樱桃椒5个变种。

辣椒

辣椒lajiaoCapsicum anun

俗称番椒、大椒、辣子,双子叶植物,茄科。通常栽培成为 一年生草本。单叶互生,叶片卵圆形,全缘。花单生或簇生干叶腋或枝腋,花萼杯状,5~7裂。花冠辐状,白色,有5~7裂片,雄蕊5枚,花梗下垂。浆果,少汁液,有空腔,果皮肉质,未成熟时果为绿色,成熟后一般为红色或橙黄色。根据辣味的有无,可分为辣椒和甜椒两类。性喜温暖,原产南美,我国各地栽培。变种和品种很多。嫩杲为重要蔬菜,老熟果可加工成辣椒酱、辣椒干、辣椒粉等调味品。

☚ 茄   冬瓜 ☛
辣椒

辣椒

蔬菜的一种。又名 “番椒”、“海疯藤”。俗名“辣茄”。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一般认为明朝末年才传入我国。明代高濂 《遵生八笺》 有 “番椒……味辣色红”的记载。据清代陈淏子《花镜》载,古人因其味最辣,多采用,“研极细,冬月取以代胡椒”。至今仍是我国必不可少的佐料之一。辣椒的栽培尤以西南、西北地区及湖南、四川等省为广泛;品种繁多,一般分为菜椒和辣椒二大类。菜椒又以北方灯笼椒和南方的甜椒、海椒为首。辣椒中又以尖辣椒、朝天椒、涮辣椒为最辣。辣椒可腌、可酱、可制辣椒粉、辣椒油、辣椒酱等佐料。此外还有温中下气、散寒除湿、消食和杀虫解毒的功效。

☚ 胡萝卜   酪酥 ☛

辣椒capsicum annuum

系茄科植物辣椒的果实。是最常食用的一种蔬菜,也是一种药物。内含辣椒碱、辣椒黄素、龙葵甙、树脂等。内服有温中、健胃、驱风作用,其干粉调涂局部有促进血液循环、消炎、止痛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腮腺炎、蜂窝织炎、乳腺炎、多发性疖肿、下肢溃疡等。

辣椒

辣椒Lajiao

茄科。一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单叶,互生,叶片长圆状卵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花单生叶腋或枝腋;花白色;花萼杯状,5齿裂;花冠合瓣5裂;雄蕊5,花药紫色;子房上位,2室,多胚珠。浆果,因栽培品种而形状多样,熟时红色,中空;种子扁肾形,淡黄色。原产南美。我国各地栽培。果实可作蔬菜和调味品,种子油可食用。栽培品种很多,如菜椒(灯笼椒)、朝天椒、簇生椒等。

☚ 番茄   茄 ☛
辣椒

辣椒Capsicumannuum

双子叶植物,茄科。我国栽培的为一年生草本蔬菜植物,在南美热带是一种多年生灌木。果肉含有“辣椒素”,由于辣味有刺激舌上的味蕾,引起唾液大量分泌和淀粉酶的活力,使食欲大增。辣椒素具有健胃、祛湿和促进血液循环的特殊功效。但也有的品种果肉里没有辣椒素,叫“甜辣”。它的果实像个灯笼,并有棱角,很受不喜欢吃辣的人们喜爱。
辣椒约在17世纪传入我国,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栽培,年产量居世界第一。陕西的“秦椒”品质最佳,细长的果实,在国际上被称为“椒中之王”。果肉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多量的钙、磷、铁等。熟果可加工制成辣酱、辣干粉等调味品。患有皮炎、胃肠炎、胃溃疡、肺结核、痔疮的老年人,最好少吃或不吃。有的小型品种可作为室内观赏植物。辣椒可作为药用,具有兴奋、发汗、驱寒、散风等效能。各国人民普遍都喜欢吃辣椒,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与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和人民的饮食习惯有关。

☚ 茴香   韭菜 ☛

辣椒làjiāo

出《植物名实图考》。为茄科植物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 的果实。辛, 热。入心、脾经。温中, 散寒, 健胃。治寒滞腹痛、食欲不振、呕吐、泻痢、风湿疼痛, 研末服: 0. 9 ~ 2. 4 克。治冻疮、疥癣, 煎水洗。本品含辣椒碱、二氢辣椒碱、辣椒红素等。种子含龙葵碱及龙葵胺等。辣椒可刺激入舌的味觉感受器, 反射性地增加胃的运动。内服可增进食欲, 改善消化。

辣椒

辣椒

辣椒,又名辣茄、辣虎、辣子、大椒。始载于《食物本草》,原名辣火。为茄科植物辣椒Capsicum annuumL.的果实。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本品味辛,性热。有小毒。归胃、大肠经。功能温中止痛,开胃消食,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主治胃寒食欲不振、脘腹冷痛、泄泻下痢、风湿关节疼痛、腰腿痛、神经痛、冻疮及痈疽疮疡等证。本品能温中健胃,杀腥辟恶,故为日常调味品之一。对于胃寒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研粉加入菜肴中食,颇为适宜。治中暑霍乱,恶心吐泻,脘腹绞痛,验方救急十滴水用辣椒与丁香、樟脑、薄荷冰等配成酊剂服。治胃寒疼痛、痞满食少,可将本品嚼服或用辣椒子捣烂冲水饮。用于风湿或损伤所致的关节痛、腰腿痛、神经痛等有祛风止痛之效,取辣椒与陈皮浸烧酒内服,或搽擦局部皮肤至红为度; 亦可将花椒煎沸后再入本品煮20~30分钟取出,撕开,贴于痛处; 或将干辣椒研末,用凡士林调敷。外用后有局部烧灼感,或全身发热,出汗,疼痛逐渐减轻。辣椒亦为防治冻疮所常用,如研末凡士林调涂于耳轮、手背、足跟等冻疮好发部位可作预防用; 若冻疮初起局部红肿发痒,可用辣椒浸酒频擦或煎水浸洗。本品治疮疡能活血消肿,止痛。将辣椒焙焦存性研末,凡士林调涂,可治腮腺类、蜂窝织类、深部脓疡、及多发性疖肿等。本品研末撒,亦治下肢溃疡,对创面无刺激性並能止痛,促使创面愈合。治毒蛇咬伤,可将辣椒嚼服十余枚,同时嚼烂后外敷伤口周围。《本草纲目拾遗》云,取辣椒子内服,每岁一粒,至多不超过廿粒,连服3日,能治疟疾。研末服,1.5~3g;亦可嚼服;或浸酒饮。凡阴虚有火,及有出血、目赤、咽痛、痔疮肿痛患者均忌服。
实验研究: 果实含辛辣成分为辣椒碱、二氢辣椒碱和少量的降二氢辣椒碱、高辣椒碱、高二氢辣椒碱、壬酰香荚兰胺、辛酰香荚兰胺。又含隐黄素、辣椒红素、微量辣椒玉红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等。近又分离得N-(13-甲基十四烷基)-乙酰胺。
种子含辣椒甙、辣椒新甙。种子的内胚乳和胚芽含茄碱、茄胺等。
对局部可有强烈刺激而反射性地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辣椒酊或辣椒碱内服能增进食欲,刺激唾液腺及胃液分泌,剂量过大,可导致胃肠炎。辛辣物质还可刺激人舌的味觉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血压短时间的上升。辣椒碱对一般细菌无抑制作用。

☚ 胡椒   八角茴香 ☛

辣椒

辣椒

蒙古名泽依特拉嘎、辣角、嘎雷因胡尔都、哈伦淖高、秦椒。为茄科植物辣椒(Capsicum frutessens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味极辛,性热、轻、涩、燥;有调理胃火,消肿,制痈,破痞,杀虫之功效。用于
❶胃寒症,不消化病,腹胀,嗳气,胃痛等:配制六味芡实散用。
❷肛门虫病,痔疮:配制六味辣椒丸用。
❸浮肿,水肿:与铁衣,红花等配伍,制成十三味铁衣散用。
❹剑突痞等寒性痞块: 配制寒水石大灰剂用。
❺麻风:铁衣、栀子、荜拨、蔓荆子等配伍,制成搅合剂用。

☚ 芡实   蛇床子 ☛

辣椒

red pepper


辣椒

pepper;chili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12: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