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发育异常
输卵管、子宫及子宫颈都是从苗勒氏管(Mullerianducts)又称副中肾管(Paramesonephric ducts) 衍化而来。约在胚胎第九周,在其头端处外背侧体腔上皮向内深陷形成切迹、边缘逐渐联合成为管道称苗勒氏管。两侧苗勒氏管沿着背侧体腔向下斜行,头端与腹腔通连(以后形成输卵管繖端),尾段接尿生殖窦,导管头段即纵行部,衍化为输卵管; 中段即横跨部,在两侧导管合并后成为子宫的底部和体部,尾段又纵行合并形成子宫颈及阴道上段。两侧苗勒氏管相互融合部分(即成为子宫、宫颈、阴道上段),起初尚有一纵膈存在,约在胚胎第10周此膈开始被吸收而消失。如吸收发生障碍即可导致输卵管、子宫及宫颈发生异常。
先天性输卵管憩室 是由于苗勒氏管憩室造成。容易引起异位妊娠,仅在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检查时方可发现。
先天性输卵管多口 是由于苗勒氏管憩室穿破造成。易造成异位妊娠,仅在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检查时方可发现。
多余输卵管 又称副输卵管、由于苗勒氏管复制形成一个或一个以上额外的输卵管造成的。多余的输卵管发育较小,可与繖端相连,也可与峡部或壶腹部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