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桩
唐代“弄参军”名词。唐赵璘《因话录》卷一:“政和公主,肃宗第三女也。降柳潭。肃宗宴于宫中,女优有弄假官戏,其绿衣秉简者,谓之‘参军桩’。天宝末,蕃将阿布思伏法,其妻配掖庭,善为优,因使隶乐工。是日,遂为假官之长,所为桩者。”清吴景旭《历代诗话》卷五二引《古今说海》,于后段文字作“其妻配掖庭,为假官之长,所谓‘桩’也。”今人对“参军桩”一词有多种不同解释,或以为系“弄参军”的一种脚色名;或以为“桩”有主角之意。更或以为“‘参军桩’犹‘参军装’,谓装扮参军也,并无深意。”(华连圃《戏曲丛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