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参军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参军cān jūn参军戏脚色名。参军戏为唐宋时候的一种表演形式,主要由参军、苍鹘二角色作滑稽表演,以讽刺时政。薛能《吴姬》之八:此日杨花初似雪,女儿弦管弄参军。 参军 参军唐宋参军戏的脚色之一。通常扮演被戏弄者,与另一脚色苍鹘合作表演诙谐滑稽的对话和动作。唐李商隐《骄儿诗》: “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在宋杂剧、金院本中演变成为“副净”。 ☚ 脚色 苍鹘 ☛ 参军 参军唐代“弄参军”中有较固定身份、性格的脚色。可扮演不同的剧中人,与相对的脚色“苍鹘”同作滑稽诙谐的表演,为戏曲演员划分行当之嚆矢。唐李商隐《骄儿诗》:“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新五代史·吴世家》:“徐氏之专政也,隆演幼懦,不能自持;而知训尤凌侮之。尝饮酒楼上,命优人高贵卿侍酒,知训为‘参军’,隆演鹑衣髽髻为‘苍鹘’。”元陶宗仪《辍耕录》卷二五:“院本则五人”,“一曰‘副净’,古谓之‘参军’。”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卷上:“‘靓’,付粉墨者谓之‘靓’,献笑供谄者也,古谓‘参军’。”王国维《古剧脚色考》则认为:“‘副净’之为‘参军’,惟《辍耕录》、《太和正音谱》始言之。其说果可信否?亦在所当研究者。”“‘参军’、‘苍鹘’一为假官,一为假仆,但表其人社会上之地位而已。” ☚ 谑谈 苍鹘 ☛ 鲍照约414—466唐人避武后嫌名,改为鲍昭,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县北)人。南朝宋诗人。“元嘉体”的主要作家之一。与汤惠休并称“休鲍”。与南朝梁诗人江淹并称“江鲍”、与沈约并称“沈鲍”。与谢灵运并称“鲍谢”。家世贫贱,早年仕履不详。后献诗临川王刘义庆,擢为国侍郎。义庆卒,为始兴王刘濬侍郎。孝武帝初,任海虞令,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又出为秣陵令,转永嘉令。临海王刘子顼镇守荆州,任照为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泰始元年晋安王举兵,反叛宋明帝,子顼响应。翌年兵败,照为乱兵所杀。原有文集十卷,文多散佚,后人辑有《鲍参军集》十卷,存诗二百多首、文三十余篇。 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北宋散文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真宗大中祥符中封禅泰山,诏举齐鲁经行之士预选,赐进士出身。历官泰州司理参军,颍州、蔡州文学参军。有《穆参军集》。 当前位置:主页 > 词语大全 > 同义词反义词 > 参军,从军,从戎【同】 都是动词;指加入军队成为军人。 【异】 “参军”指到部队当兵;有光荣、受尊敬的意味;是现代产生的新词,用得很普遍,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例]巴金《杨林同志》:“那几位战士和杨林的年纪差不多,~入朝的时间也不久,可是都参加过战斗立了功。”“从军”侧重在军队工作这个意思,强调的是职业;无特殊的色彩;一般少用,只用于书面语。[例]他~20年,饱历戎马征战生涯。“从戎”侧重于从事作战;有庄重的色彩;文言色彩浓;用于书面语。[例]欧阳山《三家巷》:“我如今虽然投笔~,但是我还记得咱们刚毕业的那个夏天的晚上。” 【反义】 参军—退役 复员 转业
参军李商隐《骄儿诗》云:“归来学客面,问败秉爷笏。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豪鹰毛崱屴,猛马气诘傈。截得青筼筜,骑走恣唐突。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又复纱灯旁,稽首礼夜佛。”描写了一个顽皮小孩的滑稽模样。这小孩子极善模仿:能学客人秉笏的姿态,能学街头说书人所表演的张飞的鲁莽和邓艾的口吃,能学豪鹰、猛马、能学竹马戏、能学和尚礼佛,还能够学“参军”。所谓“参军”,指是一种以对白为主的戏剧形式。 参军官名。唐代为录事参军的简称。参见“录事参军”。 参军;从军;从戎cānjūn cónɡjūn cónɡrónɡ【同】 都是动词;指加入军队成为军人。 参军cān jūn 加入军队 (join the army): 我十五岁就~了。
参军cān jūn参加军队。1953年毛泽东《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踊跃报名参军。”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畜部 > 豬科 > 猪 > 參軍 參軍 cānjūn 即長喙將軍。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陸獸部 > 猴科 > 猿 > 参軍 参軍 cānjūn 即猿。晉·崔豹《古今注·鳥獸》:“猿,一名參軍。” 参军 参军猪的别名。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猪》:“猪,一名参军。” ☚ 乌金 黑面郎 ☛ 猿【同义】总目录 猿参军巴儿鞠侯 参军 参军猿的别名。晋·崔豹《古今注·鸟兽》:“猿,一名参军。” ☚ 巴儿 鞠侯 ☛ 参军【同义】总目录 参军参卿 猪【同义】总目录 猪参军乌金黑面郎糟糠氏 参军、服役、入伍;复员、退伍、退役、转业○参军cān jūn(动)参加军队:光荣~|报名~| 一人~,全家光荣|他们村那次有十人~|我~三年了 |~后还学了开汽车。 ○服役fú yì(动)服兵役:~年龄|~期间 |~期满|在军队里~。 ○入伍rù wǔ(动)参加部队:~后情绪都很高|他刚~两个月 |大学一毕业,他就~了 |~不久就去了前线。 ●复员fù yuán(动)军人因服役期满或战争结束等原因而退出现役:~军人|~回乡 |~后留在北京了 |他已从部队复了员。 ●退伍tuì wǔ(动)军人服满现役或由于其他原因退出军队:~军人|~后都得到了适当的安置|服役期满的都退了伍。 ●退役tuì yì(动)军人退出现役或服预备役期满后停止服役:~上校|~军官|~军人|~后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转业zhuǎn yè(动)由一种行业转到另一种行业,特指军队干部转到地方工作:~到大学工作|~到边疆垦荒|他是个~军人|~后回家乡了。 参军cān jūn〖名词〗 加入 加入置身,加入:投身 ☚ 参加 参与 ☛ 参军指将军府的重要幕僚。 参军 参军官名。汉末曹操置。此后,凡诸王、将军开府者,丞相府,皆置参军。元以后废。军内参谋官。《旧唐书·职官志》: “左右卫大将军各1员,正三品……长史各1人,从六品上; 录事参军事各1人,正八品下; 仓曹、兵曹参军各2人,正八品下; 骑曹、胄曹参军各1人,正六品下; ……诸参军皆掌本曹勾检之事。” 《宋史·职官志》: “开封府……司录参军一人,折户婚之讼,而通书六曹之案牒。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参军各1人,视其官曹分职莅事。” “临安府……录事参军、左司理参军、右司理参军、司户参军、司法参军各1员。” ☚ 参佐 参谋 ☛ 参军 参军官名。掌参谋军事。后汉末军务繁多,参与军事策谋者称参丞相军事,是为参军之始。其正式官名始于南北朝,称参与谋略者为谘议参军,文书官称记室参军。亲王府、将军府也多置此官。隋唐仿南北朝制,地方厅府尹或州郡刺史皆有参军事(简称参军)。府中有录事参军等。其下以功曹参军为首,各曹亦设参军事,分掌府内各项事务。又于各州作为州刺史属官,各曹置参军事,分掌州务。宋仿唐制,为知州属官; 别驾、长史的下属机构录事参军,皆为下级事务文官。元废,明、清称经历为参军。 ☚ 司马 册封公主 ☛ 参军❶参加军队,入伍。 参军cān jūn官名,"参军事"的省称,为王府、公府、军府、州府的佐吏。东汉将军等统兵出征时,则置参军事,掌佐主帅参谋军事。三国魏置正参军、行参军。西晋诸军府置为属官。晋朝以后的南北朝,凡亲王府、将军府、都督府都设参军,才成为正式官名;有的只称参军,有的加职务名称,如负责谋划的称咨议参军,负责文翰的称记室参军等。隋唐沿袭南北朝时的官制、内府、外府都设录事参军等;刺史僚属多以参军事为名,简称参军;州郡组织除长史、别驾、司马等为刺史的佐官以外,以录事参军为僚属的长官,总理内部一切事务,其下有录事一人;除此之外,分曹办事的有司功参军、司户参军、司田参军、司兵参军、司法参军、司士参军,其下还有不分曹的参军;参军的品级为从七品至从九品不等。宋元不设此官。明清两朝称经历为参军。民国前期将军府设参军,地位在将军之下;民国后期国民政府设参军处。见《晋书·职官志·护军将军》、《新唐书·百官四上》、《通典·职官二》。 参军官名。亦称参军事。东汉末置,为丞相、车骑将军等府属官,三国沿置。晋置为领兵持节都督僚属,置员六人,佐理府事。南北朝王府、公府、将军府及诸州置,官六品至九品不等,因其官府而定。隋、唐置于州府、王府、十二卫及太子率府。炀帝时一度改称书佐。唐时一般称作参军事。 参军官名。始于汉末曹操为丞相时置参丞相军事,其后才成定制。至南北朝,凡诸王、将军门府者,例置参军为重要幕僚。有录事参军、谘议参军等名称。唐代诸王有录事参军、仓曹参军、兵曹参军、铠曹参军等幕僚。诸卫有录事参军、仓曹参军、兵曹参军、骑曹参军、胄曹参军等幕僚。都督府、京兆,河南、太原等府、上州,除设录事参军或司录参军外,又有工、仓、户、兵、法、士六曹参军。宋各州亦设录事、户曹、仓曹、司法、司理等参军,是地方低级官员。元代废。 参军官名。东汉始置参军事,简称参军,掌参谋军务。灵帝以幽州刺史陶谦参司空张温军事;建安中曹操以丞相统兵,其幕府中任事者亦多称参丞相军事,其时并非官称。三国时始正式用作官称:魏制秩第七品,员额相府二十二人,大司马府、太尉府各二人,大将军府六人,司徒府、司空府各一人;蜀吴或置或不置。晋以后亲王、公府、将军、都督的幕府多设此官,或单称参军或冠以所任的职事,如咨议参军掌谋划,记室参军掌文翰,录事参军录诸曹事,列曹参军掌理本曹之事。隋唐时代参军兼为郡官。唐时成为初任官或贬职官的虚衔,唐五代优伶有弄参军之戏,此职之被轻视,即此可知。然诸州参军虽为闲职,但可带此官以任其他重要职务。如姜公辅、白居易身为最贵近的翰林学士,而因本官不高,俸给微薄,自请任京兆府参军。宋以参军为散官,无职掌。明清称经历为参军。北洋政府时期将军府内设参军,以陆海军高级军官派充,其地位仅次于将军。国民党政府时期,国民政府参军处设参军及参军长,以军官充任。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行宪”国大以后,取消参军处,参军长及参军仍保留,参军长以上将充任,参军以少将充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