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诗篇名。五律。王维作,见《王右丞集笺注》卷七。《新唐书·王维传》:“别墅在辋川,地奇胜,……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此诗即为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墅,与裴迪游其中时所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诗中描写辋川附近秋日傍晚的幽美景色和裴迪的狂士形象,表现诗人的隐逸之乐。全诗情致深长,绘景如画,音调谐美,是诗歌与绘画、音乐的完美结合,颈联“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确是晚村光景”(施补华《岘傭说诗》),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它从陶渊明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之一)演化而来,两者清腴自然的风格相似,但王句意境更阔大,在虚实布置上更富构图美。 ☚ 老将行 观猎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释】 1.辋川:地名,在陕西省蓝田县。裴迪:诗人,曾与王维、崔兴宗同居蓝田辋川,时相往还。天宝后,为蜀州刺史,与杜甫、李颀交友。 2.转:一作“积”。当转化、变换讲。 3.墟里:指村庄。孤烟:炊烟。陶潜《归园田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4.接舆:楚国狂夫陆通,字接舆,春秋楚昭王时人,见当时楚国政治变化不定,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时人称“楚狂”。孔子到楚国,他曾迎车歌唱:“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予以嘲讥。事见《论语·微子篇》。此喻指裴迪。五柳:陶潜以五柳先生自况,此为王维自比。 【译】 深翠色开始覆盖寒山, 秋水流动得缓缓。 倚杖在柴门外, 晚风里听着鸣蝉。 渡口垂着一轮欲落的红日, 村庄飘着一道直直的孤烟。 恰逢那楚狂士接舆般的你, 醉酒狂歌来到我的五柳门前。 【评】 此诗题“辋川”写其地,“闲居”写其事,“赠裴秀才迪”写赠其人,是主题外之副题。题虽三层,主旨却一字可概括:“闲”也。首联“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非一时一景,而是诗人日日时时“倚杖柴门外”之所体认观照之概括,是日移季变之渐进过程,而“寒山”之反“转苍翠”,又是非闲居审视所能认知。“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虽不对仗,却一气挥洒,浑然化境,是诗人吟哦之重心。“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则是诗人的凝神观照,千百年来,这轮落日永不垂落,而墟上之孤烟也永无消散,成为乡村美妙暮景之永生的画意。结联点出所赠,更使画面增添人物、品位和内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王维 ←上一篇:桃源行 下一篇:渭川田家 → 诗词简介: 唐王维的五言律诗。辋川,唐长安东南风景区。在蓝田县西南终南山下。王维得宋之问辋川别业,隐居于此,与友人裴迪等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原诗是: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首联和颈联描写辋川秋日傍晚景色,形象细腻,自然天成。颔联写诗人的生活,展现题中的“闲居”。尾联用典,以春秋时名士陆通(字接舆)代指裴迪,以晋陶渊明居处代指辋川别墅,说裴迪酒醉后在辋川别墅前狂歌,与题中“赠”字相连。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王维的五言律诗。辋川,唐长安东南风景区。在蓝田县西南终南山下。王维得宋之问辋川别业,隐居于此,与友人裴迪等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原诗是: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首联和颈联描写辋川秋日傍晚景色,形象细腻,自然天成。颔联写诗人的生活,展现题中的“闲居”。尾联用典,以春秋时名士陆通(字接舆)代指裴迪,以晋陶渊明居处代指辋川别墅,说裴迪酒醉后在辋川别墅前狂歌,与题中“赠”字相连。 ☚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山居秋暝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王维的五言律诗。辋川,唐长安东南风景区。在蓝田县西南终南山下。王维得宋之问辋川别业,隐居于此,与友人裴迪等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原诗是: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首联和颈联描写辋川秋日傍晚景色,形象细腻,自然天成。颔联写诗人的生活,展现题中的“闲居”。尾联用典,以春秋时名士陆通(字接舆)代指裴迪,以晋陶渊明居处代指辋川别墅,说裴迪酒醉后在辋川别墅前狂歌,与题中“赠”字相连。 ☚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山居秋暝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