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遊戲類 > 體育部 > 雜藝 > 蹋毬 蹋毬 tàqiú 古百戲名。猶今日之雜技“踩球”表演。球以木爲之,大小不一。唐代已見,流傳至今。唐·封演《封氏聞見録》卷六:“今樂人又有蹋毬之戲,作彩畫木毬,高一二尺,女伎登躡球,宛轉而行,縈回去來,無不如意。”唐·段安節《樂府雜録》:“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於一小圓毬上舞,縱横騰踏,兩足终不離毬子上,其妙如此。” 蹋球 蹋球古代的一种伎艺表演。亦作“踏球”。球由木料制成,高一二尺,上面作有彩画。表演时伎者站立球上,蹬踏木球,使其滚动,前后左右,球随人意滚动自如。此戏唐代在中原地区十分流行,伎人能够在球上纵横腾踏,表演“骨鹿舞”、“胡旋舞”等不同节目。后来演变为一种杂技节目。 ☚ 戴竿 绳技 ☛ 00003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