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蹀躞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襟袖帶佩 > 蹀躞帶 蹀躞帶 diéxièdài 南北朝時盛行的飾有蹀躞的革帶,由鉤絡帶發展而來,便於垂掛各種零雜物件。宋·沈括《夢溪筆談》:“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緑,短衣長靿靴,有蹀躞帶,胡服也。窄袖利於馳射,短衣長靿皆便於涉草,所垂蹀躞,蓋欲佩帶弓劍、帉帨、算囊、刀礪之類。” 蹀躞带 蹀躞带是由金镂带发展而来的腰带。蹀躞,一作“鞢𩎃”,又作“韘”、“鞢鞢”。它与金镂带的区别,主要在饰牌上。金镂带上的饰牌,一般只用于装饰;蹀躞带上的饰牌则兼有实用意义。在这种饰牌的下端,往往连系着一个铰链,铰链上衔接着一个金属铸成的小环。这种小环是专为系束杂物而预备的。因北方少数民族过的多是游牧生活,居无定所,平时所用的一应器具,都随身佩带;凡大型器物,一般多拴在马上;而小型器物如刀、剑、针筒、手巾、磨刀石等,则佩在腰间。这种腰佩器物的习俗,约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受到汉人赏识,尤其是一些武士。到了唐代,形成制度,不论文官武将,都要系束这种腰带,腰带上的什物多达七种,俗谓“蹀躞七事”。连当时一些妇女也纷纷仿效之。不过,在唐代,大部分时间,人们只系一种缀有带銙的革带。所谓“带銙”,即带上的饰牌。它舍去了蹀躞带上垂下的那些狭窄的皮带,仅留圆环;后来干脆连圆环也去掉,只存饰牌,这种饰牌,就被称之为“銙”。后来的“金带”、“玉带”,都是根据这种带銙的质料而定名的。参见 “金镂带”条。 ☚ 绅 金镂带 ☛ 蹀躞带见“䩞鞢带”(2429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