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无拾遗形容社会风气良好。晋常璩《华阳国志·李特雄寿势志》: “闾门不闭,路无拾遗。” ○ 道不拾遗 社会风气好 社会风气好民风淳厚 世风良好:化及冥顽 风气淳朴敦厚:醇酉农 社会风气正:允穆 诚实无欺,社会风气好:市不豫价 市不豫贾 市无二价 市不二价 市价无贰 市贾不贰 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弊绝风清 风清弊绝 敝绝风清 表示某地风俗淳朴,弊绝风清:濂泉让水 社会安宁,风气良好:门不夜关 门不夜扃 夜不闭户 社会风气良好:不拾遗(道不拾遗;路不拾遗;涂不拾遗) 路无拾遗 道不举遗 道不掇遗 ☚ 社会风气 好的风气 ☛ 路无拾遗lù wú shí yí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路无拾遗lùwúshíyí见“路不拾遗”。晋·常璩《华阳国志·李特雄寿势志》:“闾门不闭,~。” 夜不闭户;路无拾遗 夜不闭户;路无拾遗yè bù bì hù;lù wú shí yí【上】户:门。谓夜里不用关门。形容社会秩序、风气良好。李大钊《五峰游记》:“山中没有野兽,没有盗贼,我们可以夜不闭户,高枕而眠。” 【下】遗:失物。东西丢在路上,路人见了不会据为己有。 ◆也作“路不拾遗”“道不拾遗”。《孔子家语· 相鲁》:“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 【综】形容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 【例】我们要吸引海外企业家来投资,必须加强社会治安建设,创造一个夜不闭户、路无拾遗的良好环境,这也是“筑巢引凤”的基础工作之一。 ☚ 文修武备;国富兵强 政通人和;弊绝风清 ☛ 000009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