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秦岭林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秦岭林区秦岭山脉在陕西横亘于渭河与汉水之间,为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秦岭东西长400—500公里,南北宽120—130公里,秦岭林区陕西段总土地面积505.03万公顷,其中有森林面积241.7万公顷,占全省 森 林 面 积 的48.5%,活立木蓄积量1.71亿立方米,占全省活立木蓄积量的61.3%,森林覆盖率47.8%,是陕西最大的林区。由于长期人为活动,林相屡遭破坏,原始森林少而分布在太白、佛坪县的深山处,浅山、中区山为天然次生林和建国后新造的人工林。林区内群山起伏,苍岭相连,南坡长而缓,北坡短而陡险,整个地势“北仰南俯”。是中国南北方气候的交汇处,它阻挡了海洋气团的北移,也削弱了北方寒流的南侵,居于暖温带的南缘,亚热带气候的北界,东临中国东部湿润平原,西承青藏高原。生物种群南北过渡,种类繁多,汇聚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形成了华北、华中、华西动植物区系的交汇点。秦岭山区有种子植物2940种,其中:裸子植物37种,被子植物2903种,蕨类植物140种。鸟类338种,大约占全国总数的1/3,兽类91种。昆虫仅发现的就有1435种。森林植物垂直分布明显。海拔800米以下的北坡山麓为侧柏林带;海拔1000米以下的南坡为常绿阔叶的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700—2200米之间的为松栎林带;海拔2100—2600米的为桦木林带;海拔2400—3000米的为冷杉林带;海拔2900—3350米之间为落叶松林带,以上为高山淡丛草甸带。 秦岭林区 秦岭林区范围包括秦岭主脊以南陕西省的31个县市,总面积占陕西省的35.1%。地形上属秦巴山地,海拔220~3100米,多在1000米以上。为暖温带气候和亚热带气候的交汇区,年平均气温11~14℃,年降水量700~1100毫米。光热水条件适宜,具有森林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秦岭林区既是陕西省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地区,林业用地占陕西省林业用地的一半,有林地和木材蓄积量分别占66%和70%;还是我国东、西、南、北植物的交汇中心,植物多达数千种,仅陕西省境即有种子植物4000余种。这里有华北植物区系成分的栓皮栎、麻栎、桷栎、油松、白皮松、侧柏、榆、槐、泡桐、臭椿、榛子;东北植物区系成分的胡桃楸、辽东栎、水曲柳、白桦、紫椴、大叶朴;西北植物区系成分的蒺藜野皂荚、西北栒子、猪毛莱。在陕西省安康地区的22种竹子中,除粉绿竹属华北成分外,其余20种属华中成分,一种属华东成分。本林区是全国孑遗、特有植物丰富的地区之一,如银杏、粗榧、红豆杉、秦岭冷杉、巴山杉、铁坚杉、鹅掌楸、鹅耳枥、珙桐等,被喻为冰期植物的避难中心。经多年采伐,森林覆盖率约35%。 ☚ 岷江上游林区 鄂西林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