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趵突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趵突泉》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地流着。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但是泉的所在地,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一个美景。这又是中国人的征服自然的办法,那就是说,凡是自然的恩赐交到中国人手里就会把它弄得丑陋不堪。这块地方已经成了市场。南门外是一片喊声,几阵臭气,从卖大碗面条与肉包子的棚子里出来。进了门有个小院,差不多是四方的,这里,“一毛钱四块!”和“两毛钱一双!”的喊声,与外面的“吃来”联成一片。一座假山奇丑;穿过山洞,接连不断的棚子与地摊,东洋布,东洋磁,东洋玩具,东洋……加劲的表示着中国人怎样热烈的“不”抵制劣货。这里很不易走过去,乡下人一群跟着一群的来提倡日货,把路塞住。他们没有例外的全张着嘴,葱味四射。没有例外的全买一件东西还三次价,走开又回来摸索四五次。小脚妇女更了不得,你往左躲,她往左扭;你往右躲,她往右扭,反正不许你痛快的过去。 到了泉池,北岸上一座神殿,南西东三面全是唱鼓书的茶棚,唱的多半是梨花大鼓,一声“哟”要拉长几分钟,猛听颇像产科医院的病室。除了茶棚还是日货摊子——说点别的吧。 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草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比那大泉还更有味。 新近为增加河水的水量,又下了六根铁管,做成六个泉眼,水流得也很旺,但是我还是爱那原来的三个。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经过一些货摊,便出了北门。 前年冬天一把大火把泉池南边的棚子都烧了。有机会改造了!造成一个公园,各处安着喷水管!东边作个游泳池!有许多人这样的盼望。可是,席棚又搭好了,渐次改成了木板棚;乡下人只知道趵突泉,把摊子移到“商场”去(就离趵突泉几步)买卖就受损失了;于是“商场”四大皆空,还叫趵突泉作百货销售场;也许有道理。 (1932年《华年》第1卷第17期) 赏析《趵突泉》一文,从形式上看,近似纪游文字。开头一段平平领起:“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一般纪游文字,接着便应切入趵突泉何以为“名胜”之地,舒缓文字,从容纪胜。老舍不然,却笔锋陡转,“但是泉的所在地,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一个美景”。然后以铺张的笔墨,详尽写这个地方如何成了一个喧嚣的“市场”,——成了“市场”也罢,市场上的混乱以及触目皆是的“日货”,特别引起作者的注意并引起一种愤懑之情。这可以看作是本文的“文眼”所在。以下三段集中写趵突泉之美,文字简洁、准确,赞赏之情,溢于言表。这既是写景的妙文,同时与上文呼应,又是一个对比。最后一段补叙趵突泉南边的棚子曾在前年遇火,但修造之后面貌并未因此改观,依然为“市场”所扰。这在作者的意绪上是一个延伸:要从根本上还趵突泉本来面貌,却是极难的,必须从改变市民传统的、顽固的只顾自己不顾国家的观念入手,如此,庶几趵突泉改观有望。这样看来,本文并非纪游小品,倒更像一篇随笔,作家从济南趵突泉之美及其被“污染”,生发许多思想。这也恰是本文谋篇布局的特点所在。 《趵突泉》,原题《趵突泉的欣赏》发表于《华年》周刊1卷17期,时在1932年8月6日。老舍从1930年7月应聘到齐鲁大学任教,并从事小说创作。在写作本文的1932年8月,同时发表《猫城记》。作者有感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的误国政策,心情郁闷,颇多悲观之想。他在《我怎样写〈猫城记〉》中曾经说:“……对国事的失望,军事与外交种种的失败,使一个有些感情的而没有多大见解的人,像我,容易由愤恨而失望。”这样的心情也可以移来用以说明作者写作《趵突泉》时的心情。他在文章中对市民性格中的消极因素的针砭,同他在《猫城记》中对落后国民性的揭露是一脉相承的,看出他忧国忧民的思绪。如果扩大一点说,这种市民性格中的消极因素的社会根源在于国民党政府的愚民政策。所以,本篇的题旨可以作如下概括:借趵突泉景观的被“污染”破坏,批评了国民党政府之只知卖国而不知整饬市政的腐败,以及在国民党政府愚民政策下市民性格的自私和短视。 讽刺,是本文的基调。从全篇说,趵突泉之美同趵突泉被市民弄得“丑陋不堪”,这个对比就隐含着讽刺;从个别语句说,“一座假山奇丑,穿过山洞,接连不断的棚子与地摊,东洋布,东洋磁,东洋玩具,东洋……加劲的表示着中国人怎样热烈的‘不’抵制劣货。”这同实际生活中遭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形成映照,这个映照中也隐含着讽刺。这同时代以及作家创作时的心境有直接关系。当他面对着危难中的祖国以及并不觉悟的一部分市民的精神状态,他笑不出来,就像他写于同时的《猫城记》很少幽默更多讽刺一样。 他的悲观,固然表现了他的局限,同时也表现了他的深挚的爱国之情。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泉瀑 > 趵突泉 趵突泉 bàotūquán 泉名。在山東省濟南市舊城西門外。泉水噴沸,高數十厘米,蔚爲奇觀。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濟水》謂爲濼水之源,宋·曾鞏《齊州二堂記》始有趵突之名,金·元好問又稱爲瀑流、濫泉。參閱《山東通志·疆域·山川》、清·任宏遠《趵突泉志》。 趵突泉 趵突泉一名瀑流,又名槛泉,宋代始称趵突泉。在山东济南市,名列济南七十二泉之首,为古泺水发源地。泉池略呈方形,周绕石栏。北有泺源堂,始建于宋代,清代重建。后院壁上嵌明清以来咏泉石刻若干。南为半壁廊水榭。西南有明代建观澜亭,中立“趵突泉”、“观澜”、“第一泉”等明清石碑。池东为来鹤桥,桥东大片散泉亦汇注成池,水上有“望鹤亭”。东面漱玉泉畔建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纪念堂。 ☚ 平山堂 大明湖 ☛ 趵突泉 趵突泉Baotuquan号称“天下第一泉”,在山东省济南市中心趵突泉公园内。大小涌泉16处,主泉眼分3股,昼夜喷涌,水盛时约高出地面半尺。水质碧清洁净。泉边有一放鹤亭,供游客赏泉品茗。趵突泉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北魏郦道元、明代徐霞客都曾来此游历,并在著作中详细描述。历代都有不少著名文人在这里留下佳句。清代乾隆皇帝曾亲题“激湍”二字,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郭沫若先生也曾题诗曰:“地下汪洋水,形成趵突泉。珍珠随处涌,金线自然牵。” ☚ 白求恩 千佛山 ☛ 趵突泉 趵突泉位于泉城路西门桥南。古泺水之源,北魏时因泉畔建有娥英祠,又名娥英水。郦道元《水经注》云:“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北宋诗人曾巩《齐州二堂记》形容该泉水瀑流、跳跃如趵突,始称“趵突泉”。又名槛泉、瀑流泉。金代立碑,列为七十二泉之首。泉有三眼,昼夜喷涌,声若隐雷,串珠四溅,仿佛“冰花三树脉相连”(清龚章)。明人晏璧有“第一泉”之誉(《趵突泉》诗)。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时观泉题字:“激湍”,并封之为“天下第一泉”。泉水质清醇甘冽,素有“不饮趵突水,空负济南游”之说。池上横跨“来鹤桥”,桥北有“望鹤亭”,泉北有创建于宋代的“泺源堂”,西南有明建“观澜亭”。亭前水中石碑上有明书法家胡缵宗所书“趵突泉”,亭西有明人张钦书“观澜”、清人王钟霖书“第一泉”石碑。1956年建为趵突泉公园。园内“龟石”一块,高4米,重8吨,堪称济南第一名石,原为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所藏。泉区为历代骚人墨客留连忘返之地,多所题咏,其中以赵孟頫七律《趵突泉》最有名:“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愁东海枯。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心孤。”清重修泺源堂,“云雾”一联被镌于堂前抱厦柱上。 ☚ 珍珠泉 李清照纪念堂 ☛ 趵突泉又称“趵流”,“槛泉”。位于山东济南城西桥南约0.5公里。名列72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大小涌泉16处,主泉眼三股,昼夜喷涌。泉水清冽,水质优良,形似雪涛,声如隐雷。池畔有观澜亭,池东有来鹤桥,桥东大片散泉汇注成池,水上“望鹤亭”为赏泉品茗的佳处。1956年与附近名泉古迹划归一区,辟为趵突泉公园。 趵突泉 趵突泉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济南是全国有名的泉城,元代人称“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金代推举出72泉,其中趵突泉最著名。泉水自岩洞中涌出,分为3股,昼夜喷涌,水盛时可高出水面0.33米以上,声若隐雷,状如堆雪,泉池呈方形,围绕石栏。趵突泉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郦道元、徐霞客都来此游历,女词人李清照长期居住泉边,今有李清照纪念堂。 ☚ 仙岩 泰山 ☛ 趵突泉 趵突泉诗题名。元赵孟頫作。《趵突泉》一诗,是他在济南任职期间所写咏赞济南名胜的诗作中的名篇,也是他的重要代表诗篇之一。诗云:“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愁东海枯。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兴孤。”诗中的“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两句,尤为人们称赏,并作为泺源堂的楹联悬挂。 ☚ 罢免 牺牲过一次的人 ☛ 趵突泉 趵突泉一名槛泉,又称瀑流泉、爆流泉。位于济南市西门桥南约0.5公里处,名列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为古泺水发源地。据《春秋》记载,鲁桓公十八年(前694年)“公会齐侯于泺”,即此。北魏时,因泉畔有娥姜祠,故又称娥姜(英)水。北宋时,因《诗经·小雅·采菽》“觱沸槛泉”句得名槛泉。金代元好问有“济南名泉七十有二,瀑流为上”之说。趵突之名始于宋代文学家曾巩的《元丰类稿》“齐州二堂记”中。泉水自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平均流量每秒1.6立方米,三窟并发,浪花四溅,声若隐雷,势如鼎沸,即“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一。郦道元《水经注》载:“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泉池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0米,南北约宽20米,周围绕以石栏,池内清泉昼夜喷涌,状如三堆白雪。池水澄碧,清澈见底,游鱼可数。水质清醇甘冽,煮茶最宜,故曾巩有“润泽春茶味更真”之句。泉温常年保持在摄氏18度左右。每当严冬,早晨水汽蒸腾,似轻纱缥缈。泉北为乐源堂,始建于宋,清代重建,1957年重修,堂前抱厦柱上刻有对联:“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为元代赵孟頫诗句。堂前有“吐漱清风”坊,后改名“蓬莱旧迹”坊。堂后大殿据传为娥姜祠,是祀奉虞舜的两位妃子的,始建年代无考,现存为明代建筑。娥姜祠后为第三座大殿,现辟为文物、书画陈列室。此处存有众多明、清石刻,如清帝玄烨题“激湍”石刻等。泉南为半壁廊水榭。西南有明代观澜亭,结构朴素简洁,据传前为宋刘诏所建槛泉亭。亭两侧立有“趵突泉”、“第一泉”、“观澜”等明清石碑。泉东为来鹤桥,桥东大片散泉汇注成池,池上有临泉亭榭,名蓬莱茶社,原名为望鹤亭。趵突泉周围的许多名泉,形成了济南四大泉群之一的趵突泉泉群。这些名泉为: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浅井泉、卧牛泉、皇华泉、老金线泉、洗钵泉、白云泉、杜康泉、白龙湾泉等。有的仍涟漪多姿。趵突泉面积原不足4亩。“七七”事变后古迹名胜曾遭严重破坏。1949年后,经过修整,于1956年辟为趵突泉公园。1964—1965年,又进行大规模扩建和重修,面积达五十余亩。东门三间为正门,上悬黑底金字“趵突泉”三字,为郭沫若手书。公园内建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纪念堂,并筑有假山、曲廊、亭榭,种植芳草、花木,使这座独具风格的泉水公园,风景更加秀丽。 ☚ 崂顶 铁塔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