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 宰相相(相臣;相室;相国;相邦;相星;相辅;正~;副~;贰~;丞相;辅相;头厅相;揆门相) 揆(揆席;揆宰;揆衡) 元宰 王宰衡宰 宰臣 宰衡 宰弼 宰辅 辅宰 辅臣 台位 中堂 老凤 元弼 首座 黄阁 黄 鼎位 鼎辅 鼎轴 鼎铉 调燮 冢司 羹梅 鸾渚客 尊称宰相:师相 上相 上辅 相君 皇帝对继续任职的先朝宰相的敬称:相父 帝王的辅相:龙翼 贤明的宰相:贤相 贤宰 称职的宰相:任职相 能助君王称霸的相臣:霸相 悠闲欣赏风光美景的宰相:风月平章 退居的宰相:退相 弄权误国的宰相:奸相
另见:辅助 君主 大臣 主管 ☚ 重臣 坏臣 ☛ 宰衡 宰衡官名。汉代置。宰辅官,佐皇帝处理国家政务。《汉书·王莽传》: “元始元年(公元1年)正月,丙辰拜为太傅,赐号安汉公,备四辅官; 今年四月,甲子,复拜为宰衡,位上公。” ☚ 宰辅 宰臣 ☛ 宰衡zǎi héng1、封号名。汉平帝给王莽的封号。《汉书·平帝纪》元始四年:"加安汉公(王莽)号曰'宰衡'赐公太夫人号曰功显君。"注:"周公为太宰,伊尹为阿衡,采伊、周之尊以加莽。"意思是可与周公、伊尹媲美。 2、称宰相为宰衡。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宰衡以干戈为儿戏,缙绅以清谈为庙略。" 宰衡指宰相等国家大臣。 宰衡西汉平帝时加与王莽的称号。据《汉书·王莽传·上》:商伊尹称阿衡,周公称太宰,王莽专权,并二人之称而曰宰衡。后多以指丞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