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古史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史辨 20世纪20年代初,学术界掀起疑古考辨的热潮,出现了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 他们在传统考辨经史的基础上,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对秦至两汉以来有关先秦史的记载,作了系统的分析与考辨,揭示了历史真实与神话传说的各自真面目,为此后科学地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提供了比较确凿可信的文献资料。《古史辨》便是收集顾颉刚及其它古史辨派学者的考辨成果的主要著作。全书从1926年出版第一册,至1941年出版第七册,共七册。 第一、二、三、五册由顾颉刚编,四、六册由罗根泽编,第七册由吕思勉、童书业编。 第一册主要内容是顾颉刚与胡适、钱玄同等人讨论古史的函件和文章,以“禹”为讨论的中心内容,兼及历代的辨伪运动。第二册上编讨论古史问题,中编讨论孔子和儒家的问题,下编是关于第一册《古史辨》的评论。 第三册上编讨论《周易》,下编讨论《诗经》。第四册是诸子丛考,讨论儒、墨、道、法等家。 第五册上编讨论汉代经学今古文问题,下编讨论阴阳五行说的起源问题及其与古帝王系统的关系问题。第六册上编通考先秦诸子,下编专考老子。 第七册上编通论古史传说,中编是三皇五帝考,下编是唐、虞、夏史考。《古史辨》的问世,对近现代史学界和思想界都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 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有影印本《古史辨》出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