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白虎土家族原始宗教祭祀仪式。指土家族为儿童所举行的“招魂”仪式,具有图腾崇拜遗迹。土家人以白虎为图腾。并将白虎分为“坐堂白虎”和“过堂白虎”两类。“坐堂白虎”为家神,必须祭祀,而认为“过堂白虎”则不坐堂,专门招灾降祸,必须驱赶,故称“赶白虎”。凡婴儿降生,男孩在三天之内,女孩在七天之中,须备祭品,请土老司(祭祀人员)依法事驱赶“过堂白虎”,届时在门外竖桃树桩,桩上绑只公鸡,焚香奠酒,手执桃树枝条满屋乱打,待公鸡大叫一声则标志着“过堂白虎”已被赶走。然后在小孩摇蓝内放上锄头、剪刀、柴刀、火钳等物,用以“镇伏”过堂白虎,以祈求小孩不受白虎残害,易养成人。若不做此种祭仪,则认为过堂白虎会残害小孩。 赶白虎解放前湘西土家族为儿童“招魂”的仪式。当地土家族在小孩患惊风症时,就认为被白虎所扑, 家人怕白虎咬走儿童的“魂”, 在门外平地上插一竹竿,上悬公鸡一只,请梯玛(巫师)在室内作法,直至竿上公鸡啼叫,才认为已将白虎赶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