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在礼882—947五代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字干臣。初事刘仁恭,后归李存勗。后唐同光末年(925年)为效节指挥使,屯于贝州(今河北清河北)。军乱,推为留后,率兵入魏(今河北大名北)。后唐庄宗遣唐明宗讨之,迎明宗入城。明宗即位,历数镇。从唐明宗伐前蜀,攻取剑州(今福建南平)。累授宋州节度使,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入后晋,累官晋昌军节度使,进封秦国公。凡历十余镇,务为聚敛,治生殖货,积财巨万,以奉权贵及寺院。契丹灭晋,自镇入觐,备受凌辱。惧而自缢。 赵在礼882~947五代后晋将领。字斡臣,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初事燕帅刘仁恭为小校。同光末归后唐,为郊节指挥使,将魏兵屯守瓦桥关。军士皇甫等作乱,他被推为兵马留后。明宗时,历镇沧州、兖州、同州、襄州、宋州等处。所至多聚敛,积财巨万。晋出帝时,为北面行营马步都虞候,以击契丹,无功而返。契丹入汴,晋亡,他备受侵辱,不胜其愤,遂自缢而死。 赵在礼886或882—947字干臣。五代时涿州(河北涿县)人。后唐同光四年(926)魏州兵变,被拥戴为兵马留后,助唐明宗李嗣源取得帝位。在礼好货殖,贪财,历十余镇,所至聚敛收括,民不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