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狂扫珠江口继1997年年底,福建省厦门西港海域和广东省饶平海域发生大面积赤潮后,1998年3月中,广东深圳达鹏湾的南澳水域出现了赤潮,赤潮宽2~3 m,长200多m。但赤潮很快就在风向和水流作用下消失;此后香港东端的吐鲁港一带也发现了赤潮,并迅速发展,随潮水大规模蔓延至珠海万山管区和伶仃岛、桂山岛、万山岛等海域,估计其波及水域范围达数千km2。3月19日,在香港西关海面发现后,一直向西南海域扩展,波及香港25个养鱼区中的22个。重灾区南丫岛芦迪湾养鱼区,一夜之间就死了3000多担鱼,约值1500万港元。各大养鱼区受袭,仓港近2/3养鱼户遭受损失,估计共价值7000多万港元。从4月1日开始,受珠江口东部近海海域这股赤潮的影响,珠海桂山岛网箱养鱼就陆续开始死亡,到4月中旬,珠海万山群岛各渔区鱼类死亡量达115 t,占网箱养殖存量的30%,鱼苗损失210万尾,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万元。这次珠江口海域的赤潮给该地区的水产养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鱼类死亡动辄以百t计,到4月17日,估计海水养殖的经济损失已超过数亿。直到5月初,上述海域还有小范围的赤潮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