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崖墓东汉时流行于四川地区。其后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墓葬有成都天回山崖墓群等。四川地区崖墓,多是十几座甚至更多的成群聚集于一处,依山凿洞,以洞为墓,分布密集而且错落有致。是一种按计划开凿的群体墓地。墓室常见有单室、双室、多室三种。墓内多有排水设施。成都天回山3号墓是已发掘崖墓中较大的一座。其墓室通长19.05米,宽1.75至2米,高1.86米左右。有前、后和6个侧室。墓室内放瓦棺、石棺、砖棺15副。有的崖墓往往还在墓门、墓壁以及石棺上雕刻一些神话图像如人首蛇身伏羲女娲像和一些装饰花纹。有的墓壁上刻墓表。四川崖墓俗称“蛮洞”。推测是蜀人特有的墓葬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