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出身宋代朝廷授予殿试合格人和其他士人的一种身份。凡举人殿试合格,即赐本科及第、出身或同出身。其他不经科举,如太学上舍生,遗逸、文学之士,官员言事或奏对称旨,或试法而经、律皆达优等,或材武高超,或年幼能文,皆可特赐进士及第或出身。原非科举入仕人,因献文别试合格,或因朝廷将予重任,特敕赐进士及第、赐御前进士及第等,皆称“赐出身”。 赐出身宋科举之制,进士科与诸科应试者,殿试合格名列第四等者各赐本科出身;太学上舍生考试合格按一定等第亦赐上舍出身。明清时殿试录取之进士,名列第二甲者赐进士出身。 赐出身❶特奏名殿试第一等,赐同本科出身。如南宋绍兴二十一年榜举,特奏名有赐同进士出身、同学究出身者。常格,殿试第一等第一名赐同进士出身,第二名、第三名赐学究出身(《宋会要·选举》8之7、2)。 ❷非科举入仕人,或特蒙重用,或系名望高的大臣之子,有赐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者(《长编》卷262壬午、卷267癸卯,《朝野类要》卷3《赐出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