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

又称“经济周期”。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开始经历的时期。每一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既是前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在萧条阶段由于资本家开始固定资本更新,它引起生产资料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进入复苏阶段。在复苏阶段,生产逐渐恢复,物价上涨,利润增加,生产和市场重新活跃起来,于是进入繁荣阶段。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又不断激化,最后又导致危机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上述四个阶段的界限不甚明显,周期缩短,并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现象。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Capitalist Reproduction Cycle

亦称“经济周期”。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开始之间的时期。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其起点和基本阶段,主要特征是:生产猛烈下降,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生产能力和有支付能力需求之间的矛盾经过危机获得暂时的强制的解决。在萧条阶段,生产停滞,商品销路呆滞,物价低下,资本家为了增强其竞争能力,并获得利润,除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外,还开始进行固定资本更新。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物质基础,它引起生产资料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生产缓慢发展。在复苏阶段,生产走出萧条阶段的低谷,逐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在高涨阶段,生产水平增长超过前一周期的最高点,失业人数减少,社会消费增加,交易兴旺,物价上涨,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又不断加剧,导致新的危机爆发。参见“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从一次危机到另一次危机之间的时期。也叫经济危机的周期。
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它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组织性之间的矛盾; 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能力无限扩大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解决这个矛盾,因此,经济危机不可避免,从而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呈现出周期性。自从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体上每隔八年到十二年,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这一周期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其主要表现是,危机阶段,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倒闭,失业工人增加,物价下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混乱和瘫痪之中。这种状况延续一段时间,便进入萧条阶段。在萧条阶段,生产不再下降,处于停滞状态,市场没有显著好转,失业工人仍大量存在,资本家为了摆脱困境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力求改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便开始大规模更新固定资本,由此又进入复苏阶段。在复苏阶段,市场逐渐活跃,失业人数减少,物价上涨,利润率提高,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又进入高涨阶段。在高涨阶段,生产迅速发展,超过了危机前的最高水平,商业投机盛行,信用膨胀,利润急增,等等。结果又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再次爆发。这四个阶段是互相联系的,危机是周期的基本阶段,是前一周期的终点,后一周期的起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激化,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通货膨胀、信用扩张等一系列“反危机”措施,结果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危机次数频繁,再生产周期缩短;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结合在一起,使资本主义在“滞胀”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Cycle of Capitalist Reproduction

即“经济周期”。

☚ 经济周期   开工不足 ☛
000000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