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贺珍、孙守法围攻西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贺珍、孙守法围攻西安贺珍是大顺军驻守陕南汉中一带的主将。李自成撤离关中后,他处在清军与张献忠两大势力之间,孤立无援,被迫于1645年二月归附清朝。但始终“阳顺阴逆”,积极准备再起。二月至九月,清廷多次下令调他出陕南,企图改编他的部队,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拒绝。他还设法让清廷派别的军队进驻陕南,利用赢得的时间清除了自己队伍中的动摇分子与附清分子,并积极密谋起事。在秦岭山中活动的孙守法,成为他联合的重要对象。孙守法原是明总督孙传庭的部将,拒不投降大顺军,拥秦王第四子逃到秦岭腹地五朗山结寨,与农民军对抗。清军入陕后,他要实现复明的计划,不能不与昔日的敌人妥协乃至结盟。因此,于1645年五六月间与贺珍的反清密谋便已形成。恰巧此时清廷决定讨伐四川的张献忠,于是任命西安八旗将领何洛会为定西大将军,命贺珍为前将军,企图逼贺珍入川与大西军作战。贺珍当机立断,于十二月初在汉中重举义旗,自称奉天倡义大将军,以示继承李自成的事业,率劲兵2万,出连云栈,一举攻占凤翔。关中各地义军康姬命、刘文炳等群起响应,孙守法也与贺珍同时在五郎山起兵,进入关中。关中地区的周至、眉县、户县、同州、宜君、合阳、朝邑、泾阳、三原、临潼、澄城、白水、蒲城、乾县、武功等地均为义军控制,20天时间形成了抗清高潮。十二月下旬,贺珍与孙守法联合关中义军共7万人包围西安,二十五日开始攻城。市民密谋响应,甚至连陕西巡按黄昌胤、泾阳知县张锡藩等也企图反清,清朝在陕西的统治岌岌可危。但坐镇西安的清总督孟乔芳一面拒守,一面侦破,镇压了市民与官员中的内应密谋。何洛会率领的满军人数不多,但战斗力很强。贺珍等屡攻不下,锐气渐挫。此时清军李国翰部从山西来援,与孟乔芳内外合击,贺珍、孙守法战败。孙守法退回秦岭山中,贺珍企图退据汉中,但在武功濠泗河、褒城鸡头关两次被追击的清军击改,被迫退入深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