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效益分析是应用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之一。其理论十分简单,即对建设项目的任何一项“效益”都转换为金额,然后以年值或现值为基础,与“费用”的金额进行比较,以此进行决策。比较方法之一是仅考察“效益”与“费用”的比值。若单独分析某一项目,只要这个比值大于1就认为是可取的,若小于1则不可取。不同的效益与费用特性的假设以及利率(或折现率)的选择,对同一个项目的效益——费用比的影响很大,因此,分析者对其计算所作的假设应有详细的说明,而且使这些假设在逻辑上及经济上是合理的。另一比较方法是采用“净效益”指标,即效益的现值减去费用的现值。此外,还可令效益和成本的现值相等,从而计算得出内部收益率。 为避免费用—效益分析中的误差,应防止效益或费用的重复计算,即对同一项效益或费用,在计算总效益或总费用时以不同表现形式不止一次地纳入计算。同时,还应仔细研究从属效益是否真有实效,是否确实存在。 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对于公用事业而言,比其他分析具有更多的优点。它不仅考虑了经济因素,而且考虑了社会因素。同时由于考虑了一些众所周知的因素,因而易于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所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