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贪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贪泉

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德行》注引 《晋安帝纪》:“ (吴) 隐之既有至性,加以廉洁,奉禄颁九族,冬月无被。桓玄欲革岭南之敝,以为广州刺史。去州二十里,有贪泉,世传饮之者其心无厌。隐之乃至水上,酌而饮之,因赋诗曰:‘石门有贪泉,一歃重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晋书·吴隐之传》 亦载,诗前二句作“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释义用法 广州城外有贪泉,传说饮了贪泉水则贪得无厌。晋代吴隐之性廉洁,被派去做广州刺史,有意饮贪泉水,并赋诗表示自己的心志。后以此典称誉官员清廉不贪。
用典形式
【贪泉】 唐·温庭筠:“恶木人皆息,贪泉我独醒。”唐 · 白居易:“尚书清白临南海,虽饮贪泉心不回。”唐 ·皮日休:“欲知心不变,还似饮贪泉。”
【酌贪泉】 唐·韦应物:“所愿酌贪泉,心不为磷缁。”唐 ·张祜:“知君还自洁,更为酌贪泉。”明 ·尹凤岐:“珍重平生清节在,不妨引满酌贪泉。”
【笑饮贪泉】 宋·苏轼:“岚熏瘴染却敷腴,笑饮贪泉独继吴。”
【泉为吴隐变】 明 ·陈子龙:“北界泉为吴隐变,东方经自长卿传。”
【酌泉君有意】 清·王夫之:“酌泉君有意,知不厌清贫。”

贪泉tān quán

称誉官吏廉洁不贪;也指岭南一带风物。《世说新语·德行》“吴道助、附子兄弟”条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吴)隐之陈有至性,加以廉洁,奉禄颁九族,冬月无被。桓玄欲革岭南之弊,以为广州刺史。去州二十里,有贪泉,世传饮之者其心无厌。隐之乃至水上,酌而饮之,因赋诗曰:‘石门有贪泉,一歃重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元稹《和乐天送客游岭南》:勾漏沙须买,贪泉货莫亲。钱起《送李大夫赴广州》:唯君饮冰心,可酌贪泉水。陆龟蒙《奉和袭美寄琼州杨舍人》:只以直诚天自信,不劳诗句咏贪泉。

贪泉

贪泉

《世说新语·德行》“吴道助、附子兄弟”条注引《晋安帝纪》:“(吴)隐之既有至性,加以廉洁,奉禄颁九族,冬月无被。桓玄欲革岭南之敝,以为广州刺史。去州二十里,有贪泉,世传饮之者其心无厌。隐之乃至水上,酌而饮之,因赋诗曰:‘石门有贪泉,一歃重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后以此典称颂官吏廉洁。南朝梁·荀济《赠阴梁州》:“驱车趋折坂,匡坐酌贪泉。”南朝梁·何逊《哭吴兴柳恽》:“霞区两借寇,贪泉一举卮。”

☚ 泰山毁   谈天辩 ☛

贪泉

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德行》注引 《晋安帝纪》:“ (吴) 隐之既有至性,加以廉洁,奉禄颁九族,冬月无被。桓玄欲革岭南之敝,以为广州刺史。去州二十里,有贪泉,世传饮之者其心无厌。隐之乃至水上,酌而饮之,因赋诗曰:‘石门有贪泉,一歃重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晋书·吴隐之传》 亦载,诗前二句作“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释义用法 广州城外有贪泉,传说饮了贪泉水则贪得无厌。晋代吴隐之性廉洁,被派去做广州刺史,有意饮贪泉水,并赋诗表示自己的心志。后以此典称誉官员清廉不贪。

用典形式

【贪泉】 唐·温庭筠:“恶木人皆息,贪泉我独醒。”唐 · 白居易:“尚书清白临南海,虽饮贪泉心不回。”唐 ·皮日休:“欲知心不变,还似饮贪泉。”

【酌贪泉】 唐·韦应物:“所愿酌贪泉,心不为磷缁。”唐 ·张祜:“知君还自洁,更为酌贪泉。”明 ·尹凤岐:“珍重平生清节在,不妨引满酌贪泉。”

【笑饮贪泉】 宋·苏轼:“岚熏瘴染却敷腴,笑饮贪泉独继吴。”

【泉为吴隐变】 明 ·陈子龙:“北界泉为吴隐变,东方经自长卿传。”

【酌泉君有意】 清·王夫之:“酌泉君有意,知不厌清贫。”

贪泉

《晋书.吴隐之传》:“隆安中,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领平越中郎将。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饮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后以此称誉官吏廉洁或戒贪污。温庭筠《过孔北海墓》:“恶木人皆息,贪泉我独醒。”张祜《送徐彦夫南迁》:“知君还自洁,更为酌贪泉。”

贪泉

贪泉tānquán

━━ 誉官吏清廉。《晋书·吴隐之传》载,石门有水曰贪泉,隐之至泉,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愈厉。南朝梁·何逊《哭吴兴柳恽》诗:“霞区两借寇,贪泉一举卮。”唐·刘长聊《送韦赞善使岭南》诗:“番禺静无事,空咏饮泉诗。”唐·白居易《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诗:“尚书清白临南海,虽饮贪泉心不回。”

☚ 咏沼   诜枝 ☛

贪泉

借指饮之即贪于财贿的泉水。唐张祜《寄迁客》诗: “瘴海须求药,贪泉莫举瓢,但能坚志义,白日甚昭昭。”
●《晋书·吴隐之传》: “朝廷欲革岭南之弊,隆安中,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领平越中郎将。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欢,终当不易心。’ 及在州,清操愈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 相传广州贪泉的水,饮了会使人贪得无厌,而操守清廉的晋人吴隐之却认为,贪不贪全在于自己,与水无关。他任州刺史时,故意饮了泉水; 在任期间,节操比以前更好。

贪泉

【出处】 《世说新语·德行》“吴道助、附子兄弟”条注引《晋安帝纪》:“(吴)隐之既有至性,加以廉洁,奉禄颁九族,冬月无被。桓玄欲革岭南之敝,以为广州刺史。去州二十里,有贪泉,世传饮之者其心无厌。隐之乃至水上,酌而饮之,因赋诗曰:‘石门有贪泉,一歃(sha)怀千金。试使夷齐(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
【释义】 晋代吴隐之操守廉洁,被任为广州刺史,距广州二十里处地名石门,有泉水名贪泉,传说喝了此泉水的人就贪得无厌。吴隐之即有意去饮了此泉,并赋诗表示自己坚持操守的决心。后以此典形容官吏清廉。
【例词】 贪泉 酌贪 酌贪泉酌泉
【用例】
〔贪泉〕 南朝梁·何逊《哭吴兴柳恽》:“霞区两借寇,贪泉一举卮。”
〔酌泉〕 清·王士禛《送耿承哲赴高州推官》:“酌泉君有意,知不厌清贫。”
〔酌贪泉〕 唐·韦应物《送冯著受李广州署》:“所愿酌贪泉,心不为磷缁。”

贪泉

泉水名。
(一)在今广东南海县西北,也名石门水、沈香浦、投香浦。相传人饮此泉水即生贪心。《晋书·吴隐之传》载,晋吴隐之操守清廉,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相传饮此水者,即使廉士也贪。隐之乃酌而饮之,因赋诗曰:“石门有贪泉,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而清操愈厉。唐王勃《王子安集》五《滕王阁诗序》:“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即指此。
(二) 在今湖南郴县境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耒水》:“耒水又西,黄水注之,盛宏之云: 众山水注于大溪,号曰横流溪。……俗亦谓之为贪泉,饮者辄冒于财贿。”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泉瀑 > 貪泉
貪泉  tānquán

亦稱“廣州泉”。泉名。在廣州西北二十里之石門,今南海縣境内。俗亦稱“石門水”、“沈香浦”、“投香浦”。相傳飲此水則生貪心。《晉書·良吏傳·吳隱之》:“地名石門,有水曰貪泉,飲者懷無厭之欲。隱之既至,語其親人曰:‘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越嶺喪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飲之,因賦詩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唐·王勃《滕王閣序》:“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宋·范仲淹《酬和黄太傳》詩:“酌以廣州泉,不易伯夷志。”參閱《世說新語·德行》“吳道助附子兄弟居丹陽”南朝梁·劉孝標注引《晉安帝紀》。

贪泉tān quán

〖名词〗
泉名。《晋书·吴隐之传》载:吴隐之赴广州刺使任,未至州二十里的石门有水叫贪泉。传说人喝了这水就会变得贪得无厌。隐之喝了贪泉水,作诗明志。到任后,操守愈严(1)。《滕王阁序》:酌贪泉而觉爽。——喝了贪泉的水,仍然觉心志清明。

贪泉

《晋书·吴隐之传》载,晋朝吴隐之,操守清廉,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传言饮此水者,廉士也变贪。吴隐之到此处,酌而饮之,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后来操守更加清廉。王勃《滕王阁序》:“酌~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贪泉tān quán

本为泉名,后指认为饮之使人贪婪的泉水。《晋书·吴隐之传》:“石门有水曰~~,饮者怀无厌之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