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冲击性加速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冲击性加速度 冲击性加速度在弹射救生过程中(如弹射离机、气动减速、开伞冲击、着陆冲击等时)以及碰撞、飞机迫降时,均可有“冲击性加速度”发生,而引起“冲击性过载”作用于人体。关于冲击性加速度在作用时间上的严格定义界限,目前无统一的说法。有人认为,冲击作用时间小于0.2秒,体内液体还来不及转移,所致组织损伤不取决于体液转移程度者,为冲击性加速度(Stapp,1961)。有的则认为,冲击时间小于2/ω秒者,为冲击性加速度(Payne,1962,ω为物体的固有频率)。但在实际工作中,可将作用时间小于1秒者,统称为“冲击性加速度”。冲击性过载的峰值一般都较大,增长率较快,作用时间较短。它对人体的影响与持续性加速度不同(见“重力生理学”等),主要是引起疼痛、短暂意识丧失或病理损伤,严重时可致死亡。其影响程度除与过载值、作用时间、过载增长率三项基本参数有关外,还与其作用方向和作用于人体的部位等因素有关。例如,过载为头-盆方向时,可引起脊柱损伤; 如为胸-背方向,则可引起肋骨、内脏或头部损伤。 图1 弹射过程中的超调现象 图中曲线系在弹射塔进行弹射时,由座椅及人体髂部所录下的冲击性过载曲线。注意人体过载值有时超出座椅的数值 超调现象与下列因素有关: ❶物体的固有频率与位移量可影响作用在物体上过载值的大小。因为弹性物体振动时,a=ω2x (a为作用于物体上的加速度、可反映过载值,ω为物体固有频率,x为物体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故ω、x越大,a就越大;反之,则小。有一些因素可影响人体的ω和x值。例如,随着年龄增大,ω值下降; 作用的过载值增加,ω值也增大;合理的束缚系统,使x值减小;座垫不合适,可使x值增加。 ❷在有阻尼的物体,超调量还与阻尼度大小和过载增长时间的长短有关。阻尼度大,过载增长时间长,则超调量小;反之,则大。 ❸冲击性过载频谱成分中所含的物体固有频率份量愈大,愈易引起共振,从而使超调量增大。 为评定人体对冲击性过载的耐受性,过去常利用过载值、增长率、作用时间三项参数进行综合判断。已经得出±GZ、±GX、±GY方向和头部受到冲击时的人体耐力数据(见“航空救生——力环境”、“保护头盔”)。这种评定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过载曲线不规则,致使测量方法不统一,因而这些参数不易准确测量。此外,三项参数中只要有一项发生变化,其他两项也须作相应变动,这样组合排列起来,数据就非常多,事实上无法实现。为了改进评定耐力的标准,Payne (1962)提出在弹射时用“动态响应指数”(DRI)代替过去的三项参数。DRI=ω2δmax/g(ω为人体固有频率,rad/s;δnax为过载作用时人体最大压缩位移量,cm; g为重力加速度,980cm/s2)。它反映弹射时实际作用于人体过载值的大小(见“航空救生——力环境”)。 由于冲击性过载易引起严重损伤,故不可能进行大负荷人体实验。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已逐渐利用模型方法进行实验,并发展成一门新兴的学科,称“生物动力学”。系利用力学、弹性力学、材料力学等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体受力后的动态现象,解释这些现象,并探索其规律。模型分为机械模型、数学模型、电子模拟线路等。为研究人体受冲击力后应变-应力的变化,近年来又采用有限元分析法计算物体受力分布情况。机械模型分为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两种。单自由度由一个质量块、一根弹簧和一个阻尼器组成。多自由度由多根弹簧,多个阻尼器和多个质量块组成。下图是单自由度和四自由度机械模型示意图。这些自由度都是模拟人体各主要部位弹性体的特性,故必须使其固有频率和阻尼度接近人体的真实情况,并须选择合理的参数。应当注意:在有过载作用时,人体固有频率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在+2GZ时,固有频率约为11周/秒;+3Gz时,12周/秒;+4Gz时,13周/秒。阻尼度也会出现相应变化。现在又研制成三维动态模型,能模拟人体躯干在X、Y、Z平面上的动态过程。此模型由很多固体小块和长条组成,类似人体脊柱和肋骨。代表脊椎的小块借小柱(代表椎间盘)连接,周围用弹簧拉紧,以模拟脊椎间的韧带。用流体动力部件(hydrod-ynamic element)模拟腹腔和内脏,连接于代表胸10脊椎的小块和骨盆之间的部位。可利用这种模型测定人体频响特性,研究弹射或胸-背向减速过载作用时人体姿势的动态变化过程。为建立这种模型,必须先了解人体各有关参数,列出各部位的运动方程,方能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模型实验的结果可存储在计算机内,需要时取出,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动态变化的图形。数学模型是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先列出物体运动的数学方程,然后改变其中的一或数个参数,计算出物体动态变化规律。电子模型线路系建立在力和电流有相似运动的原理上。例如,以单自由度机械振动系统为例,其自由振动的微分方程为: ![]() 而自由振荡电路中,电流i的微分方程为: ![]() 可见,机械振动与谐振电路之物理本质虽不同,但却可以用同一类型的微分方程加以描述,其结果取决于振荡周期和阻尼度。可以参照人体的振荡周期和阻尼度调试电子线路,使其振荡特性符合人体机械振动特性,然后输入模拟冲击性过载的信号,分析其输出信号,研究不同冲击性过载对人体的影响。有限元分析法是计算物体受力后各节点应力分布的一种方法,在按位移求解的有限元法中,其基本计算原理为: ❶先将弹性体进行离散化,即从几何上将整个弹性体用线或面剖分为有限个单元。单元与单元的连接点称为“节点”。 ❷设法列出各节点位移的线性代数方程,然后求各节点位移。 ❸知道各节点位移,就可根据应变-位移方程,求出各节点的应变量。 ❹根据应力-应变方程,就可求出各节点的应力分布。 图2 机械弹性模型 甲: 1.人体质量 2.阻尼器(代表脊柱阻尼) 3.弹簧(代表脊柱刚度) 乙: 1.头和颈的质量 2.人体部分上身加手臂质量3.弹簧(代表胸1~胸9椎体刚度) 4,9.阻尼器(代表平行于脊柱的肌肉和其它物质的阻尼) 5.弹簧(代表胸1~胸10椎间盘刚度) 6,11.阻尼器(代表椎间盘阻尼) 7.人体部分上身质量 8.弹簧(代表胸10~腰5椎体刚度) 10.弹簧(代表胸10~11和腰5~骶骨椎间盘的刚度) 此法现用于计算脊柱受冲击力后各椎体平面应力-应变的变化及脊柱受力后的弯曲度动态变化过程,较其他方法更为精确。它还可用于解决其他问题。例如,研制保护盔时,可利用此法计算保护盔受冲击力后各节点应力分布情况,评价保护盔的防护性能。 ☚ 负加速度 角加速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