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贡桑诺尔布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贡桑诺尔布1871—1931蒙族,内蒙古喀拉沁旗人 贡桑诺尔布
贡桑诺尔布
贡桑诺尔布1871—1930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今昭乌达盟喀喇沁旗)人。蒙古乌梁海氏。号乐亭,又号夔盦。通蒙、汉、满、藏文字,喜吟咏,善属文,工书法,擅绘画。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袭爵任札萨克多罗都棱郡王、卓索图盟盟长。改革旗政,减轻差徭负担,训练军队,开办学堂,创办报刊邮电事业,开设工厂商店。所办崇正学堂、毓正女子学堂、守正武学堂培养了一些蒙古族知识分子和军事人才。为蒙古王公中的维新派人物。与严复(1853—1921年)、梁启超(1873—1929年)等过从较密。曾参加孙中山(1866—1925)组织的同盟会。1916年,袁世凯(1859—1916年)恢复帝制,晋位亲王,任蒙藏院总裁,赐第京师(今北京)。创办北平蒙藏学校。有《竹友斋诗集》传世。 贡桑诺尔布1871—1930清末蒙古族教育家。号乐亭,又号夔庵。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人(今昭乌达盟喀喇沁旗),乌梁海氏。郡王旺都特那木济勒长子。受过严格的蒙古贵族教育,通晓蒙、满、汉、藏等文字,喜吟咏,工书法,善绘画。娶清肃亲王善耆之妹为妻。光绪二十五年(1899)春,袭多罗都棱郡王,任札萨克、卓索图盟盟长。曾镇压本旗内义和团起义。同时,改革旗政、减轻差徭、训练军队、开办工厂商店。为发展蒙古教育事业,于二十八年(1902),创办崇正学堂,亲自拟定“崇正学堂招生布告”,以“教育救国”的思想从事蒙古教育。利用清朝“新政”在客观上造成有利条件,以全旗的财政收入和个人年俸办教育。二十九年(1903)五月,带随员东渡日本,考察日本教育的发展。回国后,成立守正武备学堂及毓正女子学堂,培养了一批蒙古族知识分子和军事人才。三十一年(1905)冬,为启发民智,宣扬新政,在崇正学堂内创办蒙文《婴报》(双日刊,石印),在旗内大量发行;开办图书馆,开展旗民识字运动;将丁税改为户税,贫困户免征;在札萨克衙门特设总管财务的度支局。三十二年(1906)四月,向理藩院尚书肃亲王提出关于对蒙古政策的建议。目睹清朝日衰,于宣统二年(1910)派兵到北京。武昌起义后,以其为首的在京东蒙古王公,成立蒙古王公联合会。与维新派著名学者严复、梁启超等人有往来,曾参加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主张取消封建等级制度,实现全民平等。袁世凯复辟帝制后,公布《蒙古待遇条例》,请其至京,晋升为亲王,任蒙藏事务局总裁,后为蒙藏院总裁,任职达16年之久。主持创办北京蒙藏学校。曾将其父《如许斋诗集》整理成书,著有《竹友斋诗集》流传于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