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酪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酪酥 酪酥从牛羊等动物乳酪中炼制的酥油。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引《臞仙神隐》介绍从酪中提炼酥油的方法: “以乳入锅煎二三沸,倾入盆内冷定,待面结皮,取皮再煎。油出去渣,入在锅内,即成酥油。一法,以桶盛乳,以木安板捣半日,焦沫出,撇取煎去焦皮,即成酥也。”当时习称酪酥、酥。《金瓶梅》中以酥油入菜或入蒸饼,茶点,颇为多见。如同上条,即以“一碟奶罐子酪酥伴的鸽子雏儿”(第二十一回),第十八回潘金莲还做有“蒸酥果馅饼”,第四十二回吴月娘使棋童向狮子街送的果品、糕点中就有“酥油松饼”。 ☚ 勒鲞鱼 春不老蒸乳饼 ☛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茶食部 > 茶乳製品 > 酪酥 酪酥 làosū 亦作“酪蘇”。亦稱“酥酪”。乳製食品名。以牛、羊、馬等之乳精煉而成。因酥由酪之浮面所成,故並稱而得此名。唐·杜牧《和裴傑秀才新櫻桃》詩:“忍用烹酥酪,從將玩玉盤。”《宋史·職官志四》:“乳酪院,掌供造酥酪。”《太平御覽》卷八五八引三國魏·邯鄲淳《笑林》:“吴入至京師,爲設食者,有酪酥。”《藝文類聚》卷七十二酥作“蘇”。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常蔬 > 茄 > 酪酥 酪酥 luòsū 同“落蘇”。 乳制品 乳制品牛羊乳制品:酥(酥油) ☚ 鱼制品 糖制品 ☛ 酪酥 酪酥即茄子。又名“落苏”、“昆仑紫瓜”。据王辟之《渑水燕谈》载,因吴越王钱鏐之子是瘸子,故时人怕触忌讳,把茄子改名为“落酥”(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亦持此说)。据说茄子味同酥酪,故又称 “酪酥”(《五代贻子录》)。茄子,原产印度,何时引进,说法不一。从北魏 《齐民要术》 已载种茄子法,及冠以“昆仑紫瓜”名来看,大概在汉代就沿丝绸之路引进。茄子,可入菜,凉拌、热炒、红烧、白煮、油焖、清炖皆可。《中馈录》、《遵生八笺》等古籍就载有“糖蒸茄”、“糖醋茄”、“糟瓜茄”、“食瓜茄”、“食香瓜茄”、“酱茄”、“蒜茄”、“芥末茄”、“烧茄”等许多种方法。茄子富含维生素P,古药书载,有“活血”、“散血”之功效。 ☚ 辣椒 胡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