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平阳府君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平阳府君阙汉代建筑,研究汉代建筑艺术的珍贵文物。在绵阳市仙人桥。东汉初平、兴平年间(190年~195年) 建造。双阙均存,皆有子阙。两阙相距26.19米,北阙高4.35米,南阙高3.5米。阙上原刻有 《汉平阳府君叔神道》 8字,现仅存“汉平”2字。阙身刻弹琴图、车马出行图、放牧图、游猎图及其他图案,比例准确,动态感强,想像丰富、奇特,为国内现存汉阙中的精品。该阙为6层巨石、板石堆砌而成的仿木石结构建筑,板石间未用灰浆粘接,虽历经1800年的风雨侵蚀及地震,却至今未有移位变形,且保存完整。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阳府君阙 平阳府君阙东汉末年立。北阙高4.35米,南阙高3.5米。立于四川省绵阳市东北4公里处的芙蓉溪畔。两阙相距26.19米,存有子阙。据《四川通志》载,阙上原刻有“汉平阳府君叔神道”八字,现只“汉平”二字可辩。两阙均系用六层条石相互重叠堆砌组成的仿木结构建筑。包括阙座、阙身、阙盖、阙檐、介石、阙顶等部分。子阙形制与其略同。阙上刻着大量纹饰。有场面宏大的车骑出行图、狰狞凶猛的饕餮、袒胸露腹作负重状的力士、狩猎图、狮、兔、虎等动物图案,物象生动自然,刀法纯熟,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保存较为完整的东汉墓阙。此阙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阙见“冯焕阙”条目。 ☚ 高颐墓阙 贵州省 ☛ 平阳府君阙 平阳府君阙平阳府君阙位于绵阳市区东北4公里处仙人桥,是保存较为完整的东汉墓阙,建于东汉初平至兴平年间,阙为双阙,分为正阙、副阙,又称母阙、子阙,全部用巨石和板石相互重叠堆砌而成。两阙相距26.19米,北阙高4.35米,南阙高3.5米,由阙座、阙身、阙盖、阙檐、介石、阙顶等部分组成,上部浮雕人物、车马、狩猎等图案,下部四角刻力士像,阙盖四角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檐上有执竿托鹰人物、中箭野狼、猎人搏兽图等,图像生动,刀技纯熟。平阳府君阙于196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冯焕阙 沈府君阙 ☛ 平阳府君阙 平阳府君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汉双阙。位于市东北4公里的仙人桥。北阙高4.35米,南阙高3.5米,两阙相距26.19米,均有子阙。主阙为条石垒砌的仿木结构,由台基、阙身、楼部、屋顶构成。台基两层,上层四周刻六矮柱方斗,下层无刻饰。阙身上部减地平钑车骑入阙图。楼部四层,第一层刻栌斗及纵横枋,四隅高浮雕角神;第二层斗栱,饰浮雕三足乌、九尾狐等;第三层刻盘枝蔓草纹;第四层正面浮雕谒献图,转角高浮雕龙虎狮马。屋顶石残损,左阙枋头铭文漫泐,右阙汉、平、府三字可认,杨字依稀难辨。宋人洪适《隶续》卷二十一载,原刻文为“平杨府君叔神”,作者按语:“左平杨府六字,盖汉人神道所刻者。石缺不全,莫知为何人。汉字存于今鲜矣,譬之麒麟一毛,虬龙片甲,皆可贵也!”宋人《汉隶字原》,及其后多种金石、方志等书籍,也皆有所著录。子阙各部构造与主阙大致相仿,唯尺度较小,楼部浮雕如仙人翼马、雄狮捕兔等,也都形神兼备,优美逼真,富有艺术情趣和感染力,为现存汉阙中最精美者。 ☚ 蒋琬墓 2. 江油市 ☛ 平阳府君阙 平阳府君阙在四川省绵阳市东北4公里处。为汉代双阙。两阙相距26米。南阙高3.5米,北阙高4.3米。均有子阙。系六层条石组成的仿木结构建筑。栏额上有浮雕车骑出行图,东西两面各刻有一兽面纹,四角刻有力士,阙东壁刻有狩猎图。阙上原有“汉平阳府君叔神道”等字,今仅有“汉平”二字可辨。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沈府君阙 樊敏阙及石刻 ☛ 平阳府君阙现存东汉时期石阙。位于四川绵阳县北八里左右的仙人桥。约建于汉献帝时。原有“汉平阳府君叔神道”八字,大部分已剥蚀。南朝梁时铲去阙身浮雕,雕刻了许多小佛龛。建筑风格较为古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