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白先生陶弘景,南朝梁秣陵人。见“华阳陶陶”条。 张允孝,字太初,一字子游,更名初,人称贞白先生,明松江人,晚居沙冈。少游文徵明(成化六年生,嘉靖三十八年卒)之门。善画山水,行草宗王羲之。复从薛方山游,遂得其画理。兼精篆刻。 贞白先生zhēn bái xiān shēng(称)见子行。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华阳真逸、华阳真人。丹阳秣陵(今南京市)人。南朝梁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南朝宋末,曾为奉朝请。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官至左卫殿中将军。永明十年,上表辞官,隐居句曲山(茅山)。梁武帝即位后,屡次征聘不出,但朝廷每有大事,常前往咨询,时称“山中宰相”。卒谥贞白先生。原有集三十卷、内集十五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陶隐居集》。另著有《真诰》、《本草经集注》。 索引:陶弘景,通明,华阳隐居、华阳真逸、华阳真人,山中宰相,贞白先生,隐居。 贞白先生 【出典】 《南史》卷七十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弘景)大同二年卒。……诏赠太中大夫,谥曰贞白先生。”参见“陶隐居”条。 【释义】 贞白先生为齐梁时著名的隐居学道之士陶弘景的谥名。 【例句】 ①采药陶贞白,寻山许远游。(李群玉《送房处士闲游》6591)这里以“陶贞白”称房处士,隐含对他心性的赞美。②若逢茅氏传消息,贞白先生不久归。(储嗣宗《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巢鹤》6883)这里暗以“贞白先生”自指,借以表明自己归隐的心志。 贞白先生借指闲雅超脱之人。唐储嗣宗《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巢鹤》: “千万云间丁令威,殷勤仙骨英先飞。若逢茅氏传消息,贞白先生不久归。” ●《南史·陶弘景传》: “永明十年,[弘景]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 隐居句曲山。梁武帝时,移居积金东涧,自隐处四十余年,“无疾,自知应逝,逆克亡日,乃为《告逝诗》。大同二年卒,时年八十一。颜色不变,屈申如常,香气累日,气氲满山。” 武帝诏赠太中大夫,谥日 “贞白先生” 。南朝梁陶弘景,初为诸王侍读,因家境贫寒,求取宰县不能如愿,便挂冠归隐,后谥号贞白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