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贝母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贝母散

化痰止咳平喘剂之一。出自《元亨疗马集》。贝母30克、栀子30克、桔梗30克、甘草30克、杏仁30克、紫菀30克、牛蒡子30克、百部30克。为末, 开水冲调, 候温灌服或煎汤服。马、牛200~300克; 猪、羊40~80克。功能清热润肺, 化痰止咳。主治肺热咳嗽。证见连声咳嗽、咽喉疼痛、痰涕黄稠、口赤、脉数者可用。方中贝母清热润肺止咳,为主药: 栀子、百部清化热痰而止咳, 杏仁、紫菀宣肺化痰而止咳, 为辅药; 桔梗、牛蒡子清肺祛痰, 利咽喉, 桔梗尚能载药上行, 甘草润肺止咳, 调和诸药, 均为佐使药。各药合用, 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用。
《蕃牧纂验方》中的贝母散比本方多槟榔、天花粉,亦治马肺热喘粗及咳。《司牧安骥集》中的贝母散 (贝母、知母、杏仁、款冬花、秦艽、甘草、枇杷叶、马兜铃), 亦治马咳喘, 均与本方相近。

贝母散

❶《证治准绳·类方》第二册方。 贝母、 杏仁 (去皮尖)、 桑白皮各二钱, 五味子、知母、 甘草各一钱, 款冬花一钱半。 加生姜三片, 水煎, 食后服。 治暴发咳嗽, 多日不愈。
❷《证治准绳·幼科》 集九方。 煨贝母、 杏仁(去皮尖, 炒)、麦门冬 (去心)、 款冬花各一分,紫菀半两。 为末, 每服半钱, 乳汁调下。 治小儿久嗽气急。

贝母散 《圣惠方》卷十一

【组方药物】 贝母(煨令微黄) 百合各22.5克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甘草(炙微赤,锉)各30克 赤茯苓22.5克 麻黄30克(去根、节) 石膏60克 人参30克 柴胡30克(去苗)
【制剂用法】 上药9味,捣粗罗为散。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3.7克,煎至20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主要功效】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适应病证】 伤寒汗出而喘促,烦热头痛者。


贝母散 《圣惠方》卷八十三

【组方药物】 贝母(煨微黄) 桔梗(去芦头) 马兜铃 百合 款冬花 半夏(汤洗7遍去滑) 干姜(炮裂) 汉防己 麻黄(去根、节)各7.5克 甘草(炙微赤,锉)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另研如膏)各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11味,捣粗罗为散。每服3克,以水150毫升,入生姜少许,煎至75毫升,去滓温服,1日3~5次。
【适应病证】 小儿咳嗽,心胸痰壅,咽喉不利,少欲乳食。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贝母饮”(《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五)。


贝母散 《鸡峰普济方》卷十一

【组方药物】 贝母 知母 百部 阿胶 甘草 麻黄 杏仁 人参 茯苓 半夏 曲饼子各等分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为细末。每服6克,水1盏,大黄蜡1皂大,同煎至8分(即水1盏),通口服。
【主要功效】 宣肺健脾,止咳化痰。
【适应病证】 新久咳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9: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