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耐Nà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河南之郑州、广东之丰顺、广西之灌阳、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

耐nài

❶犹奈也。黄庭坚《奉谢泰亨送酒》诗:“非君送酒添秋睡,可~东池到晓蛙!”可耐,即可奈也。此为反言口气。陈与义《夙兴》诗:“美哉木枕与菅席,无~当兴戴朝帻。”无耐,即无奈也。向子[[!NB02A]]《西江月》词:“春心掷处眼频来,秀色着人无~。”义同上。又《减兰》词:“绝知春意,不~愁何心与醉。”不耐,即不奈也。又有叵耐一辞,叵为不可之切音,耐即奈也。本为不可奈何之义,引申之而成为詈辞,一如今所云可恶。又见“颇奈”“叵耐”“叵奈”“尀耐”。

❷愿辞,犹宁也;判(拚或)也;亦犹云值得也。岑参《郡斋南池招杨辚》诗:“闲时~相访,正有床头钱。”言愿其相访也。耐古通能,能犹宁也。能相访,亦愿辞。又《喜韩樽相过》诗:“三月灞陵春已老,故人相逢~醉倒。”耐醉倒,犹云宁醉倒,意则犹云判醉倒也,或值得醉倒也。又《送杨子》诗:“斗酒渭城边,垆头~醉眠。”李白《送殷淑》诗:“惜别~取醉,鸣榔且长谣。”方干《金州客舍》诗:“此情偏~醉,难遣酒罍闲。”凡耐醉字均犹云判醉,或值得一醉,均为愿辞。《宋百家诗存》余桂《春日即事》诗:“半晴半雨春无准,燕怯轻寒不~飞。”此?嘣复?言燕不愿飞也。卢祖皋《卜算子》词:“木叶飞时看好山,山亦于人~。”于人耐,犹云于人愿也,意言人愿看山,山亦愿人看也。此即李白《敬亭独坐》诗“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之意。

❸犹宜也;称也;配也。高适《广陵别郑威士》诗:“溪水堪垂钓,江田~插秧。”耐插秧,意云宜插秧也。杜甫《洗兵马》诗:“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烟花绕。”正耐者,正相称也,言宫殿与春光相宜相称也。黄庭坚《次韵子瞻和子由观韩幹马》诗:“电行山立气深稳,可~珠鞯白玉羁。”此亦宜称意,可耐,犹云恰配也。《南宋六十家》沈说《冬日观菊》诗:“清于薝卜香尤~,韵比猗兰色更多。”香尤耐者,香尤配也。赵汝[[!NB02E]]《江阁夜》诗:“诗思偏宜夜,衰髯不~秋。”耐与宜为互文,耐即宜也。王安石《芙蕖》诗:“芙蕖~夏复宜秋。”杨万里《秀州嘉兴馆拜赐春幡胜》诗:“彩幡~夏宜春字。”晏殊《诉衷情》词:“宜春~夏,多福庄严,富贵长年。”《乐府群玉》二乔梦符小令《折桂令·咏红蕉》:“娇~春风,清宜夜雨。”耐字俱与宜字对举,耐即宜也。

❶犹奈。黄庭坚《奉谢泰亨送酒》:“非君送酒添秋睡,可耐东池到晓蛙。”
❷宁愿,值得,表示愿望。岑参《送杨子》:“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
❸宜,相称。高适《广陵别郑威士》:“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此犹云宜插秧。

☚ 看即   将 ☛

❶犹奈。向子諲《西江月》(微步凌波尘起):“微步凌波尘起,弄妆满镜花开。春心掷处眼频来。秀色著人无耐。”“无耐”,即无奈。
❷愿。卢祖皋《卜算子》(双鬓晚风前):“木叶飞时看好山,山亦于人耐。”“于人耐”,即于人愿。意为:人愿看山,山亦愿人看。
❸宜。晏殊《诉衷情》(秋风吹绽北池莲):“斟美酒,祝芳筵。奉觥船。宜春耐夏,多福庄严,富贵长年。”“耐夏”,即宜夏。

☚ 砌合   耐可 ☛

耐nài

(1)宜,配。晏殊《诉衷情》:“斟美酒,祝芳筵,奉觥船。宜春耐夏,多福庄严,富贵长年。”(1—97)陆游《感皇恩·伯礼立春日生日》:“春色到人间,彩幡初戴。正好春盘细生菜。一般日月,只有仙家偏耐。雪霜从鬓点,朱颜在。” (3—1581)(2)禁得住,忍受得住。张抡《踏莎行·山居》:“人住山中,年华频改。山花落尽山长在。浮生一梦几多时?有谁得似青山耐。”(3—1415)无名氏《鹧鸪天》:“小槛冬未破梅,孤枝清瘦耐风埃。月中寂寞无人管,雪里萧疏近水栽。”(5—3626) (3)通“奈”。不耐,不奈。无耐,无奈。贺铸《步花间》:“凭陵残醉步花间,风绰佩珊珊。踏青解红人散,不耐日长闲。”(1—510)向子諲《西江月》:“微步凌波尘起,弄妆满镜花开。春心掷处眼频来,秀色着人无耐(2—974)

☚ 奈向   耐静 ☛

耐nài

能。岑参《喜韩樽相过》:“三月灞陵春已老,故人相逢耐醉倒。”

读音n·eng(ˊ),为eng韵目,属ing—eng韵部。奴登切,平,登韵。
❶通“能”。郑玄注:“耐,古书能也。”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n·ai(ˋ),为ai韵目,属ai—uai韵部。奴代切,去,代韵。
❶禁得起;受得住。

上一条: 下一条:

耐nài

忍受:~不住也得~!三年都等了,还差这三天啦?(温福林《心路》)

耐nāi

适合。例:这东西给~适上刚(chàn),刚合适。
❍ 配~上刚是个相!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耐,犹宜也,称也,配也。”

耐nai4

(动)随便凑合;将就:~一天过一天。(籁330) |“你的衬衣烂了,该买新的了。”“再~一下,把这个月~过去再说。”

〔nai〕gind: ~用。gindyongb.
耐烦 〔nai fan〕nanb fanx.
耐久 〔nai jiu〕 gind loux.
耐心 〔nai xin〕 nanb fanx;nanb send.
耐用 〔nai yong〕gind yongb.

耐nài

<绥德>
❶结实,不易破损:这双鞋可~叻,穿了一年还新新的。
❷经得起:暗颜色的衣裳~脏|皮鞋比布鞋~穿。

{}3933你。吴语。江苏苏州〖〗。《官场现形记》第十回:「倪又勿要~做啥哑子。」《海上花列传》第十一回:「~搭我想想看,阿忘记啥?」《九尾龟》第五回:「~今朝扰子刘大少末,也应该复复俚个东。」鲁迅《故事新编・出关》:「还是~自家写子出来末哉。」江苏吴县。1933年《吴县志》:「汝曰~。」现在。吴语。上海〖〗。本来我想走个,~我勿走勒。凑合;将就。西南官话。四川成都〖〗。衣服还能~一下,把这个月~过去再说。等。西南官话。广西宜山。黄永利《歌王传》:「劝哥回家慢慢~,玉米煮粥慢慢挨,~到我俩时运转,吊兰无土花自开。」结实。中原官话。山西永济〖〗、吉县〖〗。晋语。山西忻州〖〗。这对鞋可~哩。山西太原〖〗。他的身板子~。山西朔县〖〗、阳曲〖〗、太谷〖〗。内蒙兴和〖〗。久。晋语。山西忻州〖〗。这本书厚得很,可~看哩。粤语。广东广州〖〗。一年咁~一年那么久‖好~唔见好长时间没见面。平话。广西南宁心圩〖〗。烫。西南官话。四川成都〖〗。这水好~‖水不~,鸡毛咋个扯得下来呢?缓慢。吴语。浙江金华岩下〖〗。做生活干活弗能够这么~。忍耐性好。晋语。山西忻州〖〗。牙人家外那人~得很,他抓怎么骂也不顶对反驳。吴语。浙江金华岩下〖〗。于是。吴语。上海〖〗。

耐nài

承受得住;能忍受
 △ ~火砖|吃苦~劳。

耐nài


忍受得住;禁得起:~劳︱~烦︱~战︱~寒︱~心︱~性︱~热︱~酸︱~碱︱~用︱~穿︱~久︱忍~︱叵(po)~︱~人寻味︱俗不可~。
○能~(技能;本领)。

耐nài

受得了,禁得住:耐久│耐磨│耐烦。

耐nai

耐烦 耐寒 耐饥 耐久 耐看1 耐苦 耐劳 耐力 耐磨耐心 耐性 耐用 耐战 耐温 能耐 忍耐 耐火砖 耐火材料 耐火黏土 耐热合金 耐人寻味 吃苦耐劳 经久耐用 俗不可耐 耐热玻璃器皿

耐nài

❶忍耐:(凤姐)少不得~到晚上回来,复令昭儿进来,细问一路平安信息。(十四·295)宝玉只得回来,因记挂着要问芳官那原委,偏又湘云、香菱来了,正和袭人、芳官说笑,不好叫他,恐人盘诘,只好~着。(五八·1376)
❷禁得住: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笑言频。(二三·520)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内一个小沙弥,因被火之后,无处安身,欲投别庙去修行,又~不得清凉景况。(四·79)
❸奈;无奈:贾政虽不自在,~贾母之言,如何违抝。(二五·578)


耐nài

古能字。《禮記·禮運》: “故聖人耐以天下爲一家,以中國爲一人者,非意之也。” 鄭玄注: “耐,古能字。” 陸德明《經典釋文》: “耐,音能。” 《禮記·樂記》: “故人不耐無樂,樂不耐無形。” 鄭玄注: “耐,古書能字也,後世變之,此獨存焉。古以能爲三台字。” 陸德明 《經典釋文》: “耐,古能字,下及注同。”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刑名部 > 髡官 > 耐
耐  nài

刑罰名。剃去犯人鬢毛以示辱。次於髡刑。秦時,耐既作主刑單獨使用,又作附加刑。作附加刑者有耐爲侯、耐爲司寇、耐爲隸臣、耐爲鬼薪等。漢以後,耐成爲徒刑之代稱,即二、三、四歲刑爲耐。《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或鬬,嚙斷人鼻若耳若指若唇,論各何也? 議皆當耐。”《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雜抄》:“鬼薪、白粲,群下吏毋耐者。”《漢書·高帝紀》:“令郎中有罪耐以上,請之。”顏師古注引應劭曰:“輕罪不至於髡,完其形鬢,故曰形。古耐字从乡,髮膚之意也。”

不忍、难耐、难忍;耐、忍、忍耐、忍受、忍心、容忍、隐忍

○不忍bù rěn

(动)不能忍耐;不能忍受:于心~|~释手|~卒读|~杀生 | 小~则乱大谋。

○难耐nán nài

(动)不能忍受:午后渴睡,是夏天最~的时候|寂寞~。

○难忍nán rěn

(动)难以忍受:~皮肉之苦|疼痛~|~心中怒火。

●耐nài

(动)受得住;禁得起:罗衾不~五更寒|~烦|~用 |~久|吃苦~劳|~得寂寞|况复秦兵~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忍rěn

(动)忍耐;忍受:容~|~让|惨不~睹|含垢~辱|~痛割爱|~气吞声|~辱偷生|~辱负重|~无可~|是可~,孰不可~?

●忍耐rěn nài

(动)把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不使表现出来:极力~|~不住|~的程度是有限的|你如此对待她,叫她如何~|暂且~一下,一切都会变好的。

●忍受rěn shòu

(动)把痛苦、困难、不幸的遭遇等勉强承受下来:默默~生活的重压|这些我都能~|痛得无法~|难以~的痛苦。

●忍心rěn xīn

(动)能硬着心肠(做不忍做的事):我不~丢下她不管|你~让孩子遭罪|要不是走投无路,谁~这样做?

●容忍róng rěn

(动)宽容忍耐:他的这种行为使人不能~|唯独这一点他无法~|难道可以~这种现象继续下去吗|犯下不能~的大错。

●隐忍yǐn rěn

(动)把事情藏在内心,勉强忍耐: 当时不好发泄,只得~。

耐nài

❶ 同“耏”。古代一种剃去颊须的刑罚。《汉书·高帝纪下》:“春,令郎中有罪~以上,请之。”
❷ 经得起,受得住。杜甫《兵车行》:“况复秦兵~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李煜《浪淘沙》:“罗衾不~五更寒。”
❸ 宜,适宜。高适《广陵别郑处士》:“溪水堪垂钓,江田~插秧。”晏殊《诉衷情》:“宜春~夏,多福庄严,富贵长年。”
❹ 愿。岑参《郡斋南池招杨辚》:“闲时~相访,正有床头钱。”李白《送殷淑》之一:“惜别~取醉,鸣榔且长谣。”(榔:击船板作响的木棒。)
❺ 通“能”。《礼记·乐记》:“故人不~无乐。”

*

C4CD
(一)nai❶忍受得住;禁受得起:经久~用/吃苦~劳。
❷<文>适宜;适合:溪水堪垂钓,江田~插秧(高适诗)。
❸(文)宁;愿:闲时~相访,正有床头钱(岑参诗)。
❹与“耏”同。古代剃除颊须的轻刑:令郎中有罪~以上请之(《汉书》)。

忍受

忍受

耐 挨(挨耐) 禁(禁忍) 含(~冤) 稳 打熬 消受 堪忍 容忍
忍受烦闷:耐烦
忍受苦闷:吃闷
安于清静,忍受寂寞:耐静
忍受委屈:吃屈
忍受指责和怨恨:负诟忍尤
忍受羞愧:忍愧
忍受烦恼,被烦恼所困:担烦受恼 眈烦受恼
承受,忍受:任受
禁受,忍受:挨抵
忍耐,忍受:打挨
宽容忍受:容忍 含忍(优容~)
含忍悲恨,不敢表露:饮恨吞声 吞声饮恨 衔恨吞声
对恶劣的环境或不公正待遇等顺从忍受:逆来顺受 横逆顺受
强行忍受的样子:捏着鼻子
(勉强承受:忍受)

另见:勉强 承受 承担 忍耐

☚ 忍受   忍受困难 ☛

能忍受

能忍受

能消受:禁销得
能忍受疼痛:耐痛
能忍受怨言而不报怨:任怨
能忍受屈辱:耐辱
自己能胜任忍受:自堪
忍受得住:耐(~寒;~饿;~劳)
忍受过去:熬过

☚ 忍受耻辱   不能忍受 ☛

承受

承受

承(袭承) 受(担受;吃受;耽受;经受;禁受) 秉(秉赋) 禀(禀受) 荷(荷佩;荷蒙;曲荷)搁(~得住) 载 当(当得;禁当) 膺(膺受;膺荷;缵膺) 盛该 擎(擎受) 负 背(~债) 任 顶戴 请佃
承受上天所赐的洪福:承天之祜
承受责任:担承
承受重压:吃重
承受惊恐:耽惊
承受磨难和艰险:风吹浪打 风吹雨打 风吹雨淋 风吹雨洒 风鞭雨打 风吹浪溅 雨打风吹 雨打风摧
承受耻辱:包羞
默默承受:暗当
顺从承受:顺承
顺承教训:顺教
曲意顺承:曲承
恭谨地承受:虔奉
恭敬地承受:钦承
敬仰承受:仰承
愿意承受:甘当
甘心承受:甘伏
感到像亲身承受一样:感同身受
共同承受:共(~命运;祸福与~;同甘~苦)
应当承受:该当
承受得住:堪 销 胜 奈 耐 消得 禁得(禁得住;禁得起) 禁奈 禁耐 吃得住 吃得消 能承受
经受得住劳苦:耐劳(吃苦~)
受得住艰苦:耐苦
承受不了:难堪 不胜(~寒;体力~) 不堪 吃不消 吃不住
表示承受不起:折杀 折罪 折死
因受到过分尊敬或优待而使人承当不起:折受 折罪
难以承受:难当
难以承担、承受:难胜
身体衰弱,不堪承受繁重任务:食少事烦 食少事繁
(接受,禁受:承受)

另见:忍受 接受 承担 考验

☚ 承受   经受 ☛

拖延

拖延

拖(拖宕;拖曳;拖拽;拖拉;拖磨) 挨(挨脱;挨磨;迟挨;延挨) 耐(~一会儿) 挨(挨磨;挨延;迟挨;延挨;打挨) 蹭 磨(磨古;磨菇;磨烦) 逋 耗宿 抻 迟违 迟滞 赊迟 牵连淹移 淹滞 淹稽 因循 稽迟 稽缓 延缓 延宕 推宕 牵延 连延 淹延 耽延 稽延 迟延 迟违 迁延 拉丝 耽阁 耽搁 耽迟 耽延 留连
推宕拖延:推挨
办政事拖延:宿治
推托拖延:推宕
推诿拖延:诿延
违抗拖延:违延

另见:延长 时间 缓慢 办理

☚ 拖延   拖延时间 ☛

本作“耏”,又称“完”。秦汉时期剃去犯人胡须,强制其服劳役的刑罚。在秦律中除单独适用外,大量的作为劳役刑的附加刑。《秦简》有耐为候,耐为隶臣,捕人相移以受爵 (有职务的官吏捕获罪犯移交他人冒领爵位) 者耐等刑名。有时也用完城旦舂或完为城旦舂等。《汉书·高帝纪下》:“令郎中有罪耐以上,请之。”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轻罪不至于髡,完其耏鬓,故曰耏。古耐字从乡,发肤之意也。” (《说文》段注同) 程权德《九朝律考》卷一引“史记索隐”:“汉令完而不髡曰耐。”即保存头发完好,故耐也称完。较髡刑为轻。汉制一岁刑为罚作,二岁、三岁、四岁刑为耐。又有耐为司冠、耐为隶臣、耐为鬼薪、耐为城旦等。魏晋梁耐罪有二岁刑、三岁刑、四岁刑。北齐耐罪有五岁、四岁、三岁、二岁、一岁之差。北周起耐改称徒刑,而完之名晋时已废弃。

刑罚名。即剔去鬓毛以示其罪。《汉书·高帝纪》:“春,令郎中有罪耐以上,请之。” 应劭曰: “轻罪不至于髡,完其耏鬓,故曰耏发肤之意也。”

☚ 纳赎   内乱 ☛

耐nài

受得住,经得起。如:耐烦,耐用,耐磨,耐战。

又写作“耏”。古刑罚名。据《汉书·高帝纪下》载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轻罪不至于髡,完其耏鬓,故曰耏。”即罪犯服刑,剃去胡须和头发,谓之为“耏”。汉代刑制:
❶判处耐刑者得服劳役二年。
❷凡处刑罚服劳役二年以上的,以多受耐刑,故又统称耐。

☚ 复作   城旦春 ☛

耐nài

 (受得住; 禁得起) be able to bear or endure: 吃苦 ~ 劳 bear hardships and stand hard work; ~ 穿 can stand wear and tear; be endurable; 他不 ~ 孤寂。 He can't bear living alone. 这种料子很 ~ 洗。 This material washes well.
◆耐爆地雷 blast resistance mine; 耐波性 {船} seakeeping quality; seakeeping; 耐不住 unable to bear; unable to stand; 耐穿 wear well; be durable; 耐电强度 electric strength; 耐烦 patient; tolerant; have patience; 耐腐蚀 corrosion preventive; corrosion resisting; 耐腐蚀试验 corrosion resistance test; 耐高温 thermostabi ̄ lity; 耐寒 cold-resistant; 耐旱植物 drought-enduring plant; 耐航 endurance; 耐火 fire-resistant; refractory; 耐火材料 refractory; fireproofing; grog; corhart; flame- proof material; refractory material; fireproof material; 耐碱 {化} alkali-resist ̄ing; 耐久 lasting long; durable; 耐久性 durability; endurance; ruggedness; firmness; viability; 耐劳 be able to endure hard work; 耐力 endurance; staying power; stamina; 耐磨 abrasion resistant; anti-friction; wear resistant; wear-resisting; wearproof; 耐磨试验 abrasion test; 耐热 heat-resisting; heatproof; resist heat; 耐人寻味 afford [give] much food for thought; provide much food for thought; stand careful reading; There is much food for thought.; thought-provoking; 耐蚀 anti-corrosion; 耐水 water-fast; water- tolerant; 耐酸 acidproof; acid-resisting; 耐心 patient; 耐心细致 (be very) patient and painstaking; in a patient and meticulous way; make patient and painstaking efforts (to help sb.); 耐性 patience; endurance; tolerance; 耐锈 antirust; 耐压 {工} withstand voltage; pressurization; 耐印力 pressrun; 耐用 durable; stand wear and tear; 耐用消费品 consumer durables; 耐油漆 oil-proof varnish; 耐油纸 pergamyn paper; 耐震 shatter-proof; shock-proof

耐nài

人寻味|霜傲寒

❸ 吃苦劳|忍苦

❹ 俗不可

耐nài

(9画)

【提示】寸,末笔是侧点,不要错写成提。

*耐nài

9画 而部 承受得住;禁受得起: ~劳|~久|~寒|经久~用。

耐nài

《说文》小篆以为耏的异体字。从彡(shān),从而,而亦声。音变如耳佴(nài)例。彡和而都表示胡须状,而字是连脸的胡须状。是古代的一种轻刑,就是剃除颊须。或体作耐,从而,从寸,而亦声。寸是又(手)的变形,就是手牵着胡须剃状。本读而,后读nài,反与古音接近。汉代假借耐为能,双声,韵阴阳对转,如态(態)从能声例。近代现代有“能耐”,是能力,本事义。引申为受得住,禁(jīn)得起。如:耐劳|耐用|耐寒|耐火砖。组词如:耐心。

耐★常◎常


nài表意,从而从寸,而指胡须,寸指法度,本义表示古代剃去两颊胡须的一种轻微刑罚,假借为承受得住、抑制等。
【辨析】
耐/能 见292页“能”。

〈动〉(1)用同“捺”。压;抑制。
《金》二六: 爹因他吃酒狂言,监他几日,~他性儿,不久也放他出来。又: 监他几日,~~他性儿,一两日还放他出来,还教他做买卖。
(2) “挨(ái)”的音变。忍受;遭受。
《金》五六: 原是早上~你[聒噪]不的,特地请了应二哥在酒店里吃了三杯。又: 寻件衣服过冬,省的~冷。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