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豨莶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丸 > 豨薟丸 豨薟丸 xīxiānwán 亦稱“濟生豨薟丸”。丸藥。由豨薟草單味藥組成,故名。主治中風,口眼歪斜,言蹇語澀,手足緩弱,風寒濕痹。清·吳儀洛《成方切用·祛風門·豨薟丸》:“豨者,豬也。其畜屬亥,乃風木所生之始,取用其葉以治風,凡腎臟生風之證,服此其效最著。”參閲宋·嚴用和《重訂嚴氏濟生方》。 豨莶丸《重订严氏济生方》方。又名济生豨莶丸。豨莶草适量。先将豨莶草用酒、蜜水喷洒,九蒸九晒后,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腹温酒或米汤送下。治中风,口眼斜,时吐涎沫,语言謇涩,手足缓弱;及风寒湿痹。 豨莶丸 《政和本草》卷十一引《成讷方》【组方药物】 豨莶草不拘多少 豨莶丸 豨莶丸最早载于北宋唐慎微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据唐慎微言: 当时益州知府张咏曾专门具表于皇上,进奉豨莶丸。其奏折中详细列述了豨莶丸的种种功效,及其自己服用后,眼目清明,髭须乌黑,筋力轻健的强身效果,还举了豨莶丸治愈两例中风患者的病案。此外,江陵府节度使成讷亦上表进奉豨莶丸,并详述豨莶丸之制法: “其草多生沃壤,高三尺许,节外相对,当夏五月以来收之……以温水洗去泥土,摘叶及枝头,凡九蒸九暴不必太燥,但以取蒸为度,仍熬捣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或米饮下二三十丸。” 豨莶草为菊科植物,能祛风湿,利筋骨,“医软瘫风疾,筋脉缓弱”,自宋代进奉皇宫后,颇为皇家所重。《清太医院配方》 中,就有专治中风瘫痪,口眼歪斜,时吐痰沫,语言蹇涩,手足缓弱,麻木疼痛,筋骨痿软的豨莶丸,此方以豨莶丸为主药,又加入人参、川芎、熟地、白芍、当归、天麻、灵仙、秦艽、木瓜、桂枝等共同制成,不但能治疗上述诸证,“久服舒筋健骨,益气滋荣,搜风顺气,清热化疾,消除百病,耐老延年”。因而成为御药房的常备成药。 ☚ 云母汤 藜芦汤 ☛ 豨莶丸xīxiānwán又名济生豨莶丸。《重订严氏济生方》方。豨莶草不拘量。九蒸(每次用少量酒、蜜水洒) 九曝, 蜜丸, 梧桐子大, 每服百丸, 空腹、饭前温酒、米饭送服。治中风口眼 豨莶丸 豨莶丸本方出自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十一引成讷、张詠方。方由豨莶草单味组成。不拘多少,酒拌九蒸九晒,研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温酒或米饮送服。功能祛风湿,通经络。主治风湿痹痛,腰膝关节萎软,手足麻木,步行不健; 以及中风僻,语言蹇涩等。本方所治证属感受风湿邪气,痹阻关节或风邪阻滞经络而致。治当祛风除湿,舒通经络立法。豨莶草祛风湿,止痹痛,通经络,利筋骨,经用酒制其效更佳。在临床上用以治疗风湿麻痹,筋骨疼痛颇为相宜。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属风湿痹阻经络者亦均可使用。 ☚ 大防风汤 乳香定痛丸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