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谭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谭献1830,一作1832—1901

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曾任歙县、全椒、合肥、宿松、含山等地知县。后应张之洞邀,主讲经心书院。著有《复堂日记》、《复堂类集》,编有《经心书院续集》。
原名:廷献、献纶
字:仲仪、仲修
号:山桑宦、半厂、复堂
别名:麋月楼主

3

(词)清·谭献

黯愁烟。

看青青一片,犹认旧眉山。

花发楼头,絮发陌上,春色还似当年。

翠苔畔、曾容醉卧,听语笑、风动画鞦韆。

一曲琴丝,十三筝柱,原是人间。

细数总成残梦,叹都迷踪迹,只有留连。

劫换红羊,巢空紫燕,重来步步回旋。

尽消受、云飞雨散,化胡蝶、犹绕旧栏干。

不分中年到时,直恁荒寒。

(词)清·谭献

昼阴阴。

待题筝昵酒,华发谢冠簪。

歌管东风,星霜别梦,前事都付销沉。

黛眉浅、厌厌睡损,又唤起、帘外怨春禽。

杏子单衫,梨花双靥,愁到而今。

犹有平生词笔,只空枝细草,日日伤心。

木末关河,云中殿阙,风雨无伴登临。

愿重倚、如人宝瑟,数弦柱、芳岁共侵寻。

记得班骓系门,一寸花深。

(词)清·谭献

梦无痕。

记少年惨绿,容易白头人。

镜影迷离,花阴琐碎,氍毹结束腰身。

便楼上、下窥绣毂,空荡漾、日暮碧天云。

悟后成痴,欢时又懒,澹处偏真。

见说诗龙酒虎,泪珠光照乘,剑气通神。

佳侠婵嫣,老仙游戏,丝丝沉水重温。

任君笑、林逋冷落,只空山、抱暖玉梅魂。

已是江潭杨柳,霜色如髡。


2

(词)清·谭献

与月依依,非烟脉脉,独抱愁根迟暮。

一片行云,争许妙香留住。

惊梦醒、返照当楼,听歌起、棹舟归浦。

正相怜、病榻维摩,拂衣正在花深处。

飘零人事尽改,休唱田田旧曲,江南乐府。

远水生秋,消受和烟和露。

怜往日、罗袜凌波,愿化身、胆瓶深护。

恁禁得、摇荡真圆,银塘连夜雨。

(词)清·谭献

草瘦芳心,柳迷倦眼,回首佳人迟暮。

一片愁魂,还被水云留住。

思故国、不隔西风,奈离绪、尚萦南浦。

最怜他、松柏同心,往来寂寞钿车路。

清秋江上望远,只恐回帆浪急,公今无渡。

雾失峰青,憔悴镜中眉妩。

垂翠箔、人忆当年,倚簟床、梦醒何处。

恁禁得、弹冷筝丝,潇湘和雁语。


2

(词)清·谭献

看霜栖柏树,风约芦埼,舷叩小桥暝。

屈指芙蓉老,冬心谁寄香讯。

断霞记省。

料轻鸿、曾照双影。

更堪想、一角朱楼小,画眉远山靓。

赵北张南门径。

羡买邻计好,沽酒村近。

约略红裙醉,鸳鸯曲、琵琶弹到弦冷。

泛舟路稳。

问榜人、消息应准。

却洲畔梅开,归趁春风未醒。

(词)清·谭献

正荼蘼香软,楝子风斜,留取看花眼。

陌上楼头梦,停杯斝、珠栊遥待归燕。

笑言款款。

闲阻深、侬汝同感。

算浑似、一片行云坠,入怀抱重暖。

何限。

襟情萧散。

有艳分花药,柔弄词翰。

曾乞银河巧,回文字、轻帆来系津缆。

曲中试点。

倚隔帘、琴韵幽远。

恁禁受文君,弦解语、笑相见。


2

(词)清·谭献

去住风花,东西沟水,年年小簟轻衾。

草如青鬓,不任晓霜侵。

乍可梨云柳雾,啼莺破、影事重寻。

持杯听、春人渐老,香梦已销沉。

端阳。

今日是,况逢长至,慵醉孤斟。

却行来楚泽,吟遍骚心。

海上初生明月,天涯照、几处罗襟。

襟前涴,酒痕和泪,泪比酒痕深。

(词)清·谭献

花是将离,曲成怜子,心情不似当年。

桃笙选梦,绿酒说从前。

满地萝阴似水,无人到、斗草栏边。

风初起、池萍点点,摇荡不成圆。

闻蝉。

杨柳外,乍调脆管,半涩新弦。

试重问齐宫,旧事谁传。

消受晚来风露,离亭树、淡欲生烟。

声徐歇,高楼微月,翠袖隔重帘。


2

(词)清·谭献

序:今年春初,薛先生偕秦观察、杨太守送吴少宰于超山,有梅边送客图纪事,予以五月九日之官秀州,雨后过山下,梅林阴阴,感赋此解。

度芳洲,绿波碧草茫茫。

便觉一片春情,分付与离觞。

人在万梅花下,耐几分风雪,有几分香。

却画桡载酒,邮亭折柳,别绪方长。

青袍似草,飘零词笔,禅鬓苍苍。

玉笛声中,吹起了、恋香双羽,花落江乡。

修眉镜暗,等甚时、重照梅妆。

算再到,只空枝月影、宵深漏断,还上船窗。

(词)清·谭献

忒迷离,几番风雨花朝。

剩有一片芳尘,浑望断红桥。

燕子绕梁飞遍,为怕伊憔悴,替垒香巢。

早长亭折柳,天涯尽处,春去难招。

空阶夜色,弯弯月冷,罗袂飘摇。

天末风生,吹皱了、浣纱溪水,溅上夭桃。

一襟红泪,照往时、鬓影萧条。

算此际,有愁人似我、朱楼缥缈,无寐吹箫。


2

(词)清·谭献

东风吹遍。

稚柳垂青浅。

云树朦胧千里远。

望见高楼不见。

楼前塞雁飞还。

愁边多少江山。

忍把棉衣换了,玉梅花下春寒。

(词)清·谭献

溪光月浣。

楼上秋深浅。

镜槛幽花开落半。

情思巷中徒满。

百季艳冷愁荒。

卷头点笔生凉。

飞过轻鸿片片,皱波旧影难藏。


2

(词)清·谭献

老泪向谁洒,唤取镜中人。

照残今日哀乐,阅过古来春。

持此吉羊文字,试问当时龙氏,可有百年身。

光采一时发,留写板仙真。

尚方制,罗十二,纪芳辰。

花当叶对,无恙先后出风尘。

月枉天边圆缺,珠有人间离合,好好伴脂痕。

莫问笑啼事,吾已谢冠巾。

(词)清·谭献

明月几时有,化为百东坡。

文章寿比金石,眼底古人多。

天上星官名姓,翠落峨眉山影。

著手一摩挲。

党禁偶然百,尘劫几番过。

随朝直,同远谪,未销磨。

此中空洞,无物棱角尚嵯峨。

拈到如神诗笔,付与朝云拂拭,印印想婀娜。

好事风流者,持此傲随和。


2

(词)清·谭献

唱潇潇、渭城朝雨。

轻尘多少飞去。

短衣匹马天涯客,遥见乱山无数。

留不住。

又只恐飘零,长剑悲岐路。

旧时笑语。

待寄与知心,被风吹断,晓梦托萍絮。

瑶琴上,曲调金徽早误。

深宫人复谁妒。

一弦一柱华年赋。

但有别情吟诉。

鸲鹆舞。

已草草青春,红袖归黄土。

斜阳太苦。

独自上高楼,迷离望眼,不见送君处。

(词)清·谭献

悄无人、绣帘垂地,轻寒恻恻如许。

东风送暖衣才卸,还又绕楼疏雨。

春好处。

怕落了梅花,便算青春暮。

红儿笑语。

道薜荔墙根,鞦韆索下,芳草绿无数。

天涯远,不断行云去去。

征鸿妆计休误。

红桥双屐芹泥滑,寂寞踏青游侣。

从闲阴,任折柳听莺,年少判虚度。

怀人正苦。

更捲起重帘,芜烟漠漠,斜日暗南浦。


2

(词)清·谭献

门外萧郎骏马行。

章台初日踏歌声。

妆阁夜长金穗落,未分明。

黛掩啼眉山隐约,竹调怨曲玉珑玲。

胡蝶梦中单枕侧,不须惊。

(词)清·谭献

曲曲银屏画折枝。

檐花欲笑向伊谁。

楼上轻寒罗袂薄,最相思。

频拂粉绵鸾镜暗,乍调筠管凤箫迟。

绿鬓徘徊浑不是,少年时。


2

(词)清·谭献

看舞榆低,丝杨绾,争忍良辰抛掷。

无端敲竹雨,响空阶疑是,故人双屐。

枕湿炉寒,杯空剑锈,吹鬓东风欺客。

劳劳亭前路,便伤心不似,少年时节。

者人远多忘,书催难好,付渠怜惜。

泥涂遥望极。

望中见、山外天空阔。

怕说与、莺儿巧啭,蝶子轻翻,待相逢、翠帏将息。

暖到双罗袖,曾记得、牵萝颜色。

更长笛、谁吹彻。

梅瓣都坠,容易缃英收拾。

脆圆几时荐席。

(词)清·谭献

奈枕常敧,裘常拥,愁病桃花时节。

红芳原不改,过萧萧风雨,暗锁颜色。

燕姹莺娇,梨昏柳暝,哀乐何曾忘得。

惊心长亭路,但春泥没马,要留车辙。

便山欲化云,絮都成泪,怨离伤别。

年年挑菜日。

怕多露、门外青芜湿。

有几许、瑶琴馀恨,渌酒馀欢,到而今、总成追忆。

更与吹横玉,还弄彻、落梅凄切。

正迢递、斜阳驿。

嘶骑遥驻,人在江城天末。

倚楼忍听几叠。


2

(词)清·谭献

昨夜酒阑人未见,玉郎从此天涯。

清秋倦客正思家。

十年影事,回首梦京华。

不分车前重握手,柔肠结了还加。

啼痕欲写脸边霞。

无言强忍,怕染路旁花。

(词)清·谭献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

罗衣花下倚娇憨。

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

树犹如此我何堪。

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1

(词)清·谭献

罗云愁薄,绪风催暮,烛照擎杯酒浅。

绛河淼淼向人垂,是别泪经年流满。

江湖节序,暌离心事,忍记星期近远。

寻常行路更何人,问可有軿车相见。


1

(词)清·谭献

人去栏干静。

杨柳晓风初定。

芳春此后莫重来,一分春少,减却一分病。

离亭薄酒终须醒。

落日罗衣冷。

绕楼几曲流水,不曾留得桃花影。


1

(词)清·谭献

春来未有晴时候,风雨闭重门。

今朝折柳,明朝飞絮,几个黄昏。

一灯上了,帘前瘦影,销也无魂。

青衫湿处,看来却似,点点啼痕。


1

(词)清·谭献

栏干一夜霜华重,梦坠寒烟。

鬓老秋蝉。

菡萏香残似去年。

朱颜总被寻常误,筝柱慵拈。

帘幕依然。

碧树当楼更可怜。


1

(词)清·谭献

愁轻梦轻。风声水声。

孤舟小泊空羚。正更残酒醒。

今情古情。长亭短亭。

竹枝赠与湘灵。续离骚未成。


1

(词)清·谭献

杯行渐尽,便天涯,芳草送征轮。

此去看花得意,休念酒边人。

不是马前风雨,是临岐,别泪洒纷纷。

只依然云树,无多烟水,一样动离魂。

我是近来消瘦,最恹恹,伤别复伤春。

怨杀浣纱溪水,不照旧罗裙。

日暮归鸦飞尽,剩河桥,独立病中身。

问翠衾何处,绿芜无语已黄昏。


1

(词)清·谭献

后堂春晚。

背红灯影里,酒寒人散。

自卷幔、别泪栏干,正斜月辉辉,断云天远。

半晌偎侬,怎便是、三更三点。

叹从今只有,妆台镜子,照人心眼。

回头岁华荏苒,记无多笑语,总添哀怨。

谩付与、约指双环,问何日题诗,定情相见。

绣幄香泥,好护惜、明年宿燕。

待萧郎、白马归来,絮飞满院。


1

(词)清·谭献

花镂宝蕊。

酒蘸香波,妙艳相思句。

卷帘微雨。

炉烟里、小坐避人不语。

柔馨澹泞,在几曲银屏深处。

清夜游、微步珊珊,散满车尘路。

我亦凤城小住。

好沾兰染麝,姚冶游侣。

分囊传帕,都销冷,但有暖心一缕。

秋情未暮。

更缭绕、月魂疑雾。

襟袖寒、携向天涯留,旧恨如许。


1

(词)清·谭献

近来瘦。

还如蘸水拖烟,渐老堤柳。

欲寻云际岫。

荡桨采菱,多刺伤手。

悲秋病久。

看褪尽、红衣莲亩。

昨日柔香缥缈,有三十六鸳鸯,向花前低首。

空有。

抱香两袖。

江南信息,争唱新词秀。

翠盘珠乍溜。

强雨微波,重来时候。

登楼念旧。

叹绿鬓、消磨尊酒。

莫遣箫声更奏。

怕双泪、湿青衫,人归后。


1

(词)清·谭献

江上地。

长亭草树犹记。

梦回故国渺乡心,断鸿唤起。

万方一概听笳声,烟波来去无际。

耿长剑,何处倚。

杨枝渡口船系。

乌衣巷畔有春风,晚芦故垒。

倒吹泪点上征衣,知他江水淮水。

女墙夜月过小市。

照飞蓬、归来千里。

往事几回尘世。

只龙蟠虎踞山形,依旧还枕滔滔、寒流里。


1

(词)清·谭献

序:榆园莳菊多异品,今年积雨,花晚霜迟,涉冬三旬芳淡淡,绚此亭榭高下。几案间,障以颇黎屏,写影如语。仲冬五日,主人招要,为沧英之会,先一夕,微雪时晴,喧之觞咏,间以欣慨。主人许迈孙则曰:身变花角一客也。同酌五人。予谱长短句纪事。

宵来稷雪,万瓦留馀素。

裛袖访疏香,恁繁花,须寻澹处。

一层镜槛,浅黛映双双,寒初度。

秋先去。

老倦春风路。

如烟绮梦,听罢霖铃雨。

不为折腰难,为招子,东篱旧侣。

人闲纵好,珍重看花辰,天付与。

尊徐举。

帘外轻阴暮。


1

(词)清·谭献

绿窗前,红烛底,小拨檀槽,月荡凉烟碎。

夜静衔杯风细细。

吹上罗襟,仍是相思泪。

病谁深,春似醉。

陌上桃花,门内先憔悴。

梦到高楼星欲坠。

零露无声,冷入空闺里。


2

(词)清·谭献

如此春风。

都来付与,病里愁中。

竹笑兰言,云愁海思,细数遭逢。

先生坐老墙东。

看树树庭花谢红。

楼上筝声,陌头鞭影,一样匆匆。

(词)清·谭献

老去思量。

香初茶后,总是欢场。

定子当筵,笛家旧曲,唱出伊凉。

林花几日芬芳。

任邻蝶寻花过墙。

情只宜闲,迷还是悟,剩与荒唐。


1

(词)清·谭献

倚东风,看花雾冷,芳心付流水。

去帆阴里。

望暮雨朝云,无限离思。

弄珠负了韶年纪。

前欢犹剩几。

恁记省、半江颜色,婵娟相料理。

无言绕花易黄昏,依稀认,窈窕文禽烟际。

仙袂举,疏枝外、不禁憔悴。

涟漪碧、晚来照影,春梦好、怜他莺唤起。

但领取、玉楼颦笑,寒香生翠被。


1

(词)清·谭献

宵簟微凉,望向晓汀洲,晚柳颜色。

载酒游踪,读骚心事,远天雁程萧瑟。

渡头雨歇。

绕船一片残荷碧。

有影拂蘋棹、水楼娇燕已如客。

还念绮岁,未折连枝,秀盈南湖,题句清绝。

涴霞林、馀飔送响,随流商调向人咽。

横笛短箫浑寂寂。

便讨春去,一样薄醉孤吟,弄芳盟誓,祓愁将息。


1

(词)清·谭献

往时几度春风。

过匆匆。

最苦今年人去,落花红。

月如水,光千里,与谁同。

一样翠衾香冷,枕函空。


1

(词)清·谭献

问萧条底事走天涯,席帽拂黄尘。

又当筵红烛,金尊中酒,惆怅逢春。

回首花幡彩胜,袅袅倚楼人。

一别高楼去,日日含颦。

况是物华轻换,望长安不见,宵梦难真。

便明年人面,双笑恐无因。

悔从前天寒罗袖,倚娇柔、只是少温存。

思今夕,掩盈盈泪,几处销魂。


1

(词)清·谭献

越阡度陌。

凉云下芜城,一例萧索。

故山可隐,名园有主,不闻残角。

倾襟未恶。

更消受青尊酒薄。

试重歌、蓝田辋曲。

冷句写寂寞。

回首芳林晚,读书弦诗,少时行乐。

剪灯细雨,剩檐花、向人徐落。

燕到淮南,者门巷年年记著。

弄扁舟,却问野水赋旧约。


1

(词)清·谭献

侧帽东风,轻桡剪断朝来雨。

去年客路。

愁听车铃语。

黛色临平,影作眉痕聚。

春如许。

玉人心绪。

恐被眉痕误。


1

(词)清·谭献

大江流日夜,空亭浪卷,千里起悲心。

问花花不语,几度轻寒,恁处好登临。

春幡颤袅,怜旧时、人面难寻。

浑不似、故山颜色,莺燕共沉吟。

销沉。

六朝裙屐,百战旌旗,付渔樵高枕。

何处有、藏鸦细柳,系马平林。

钓矶我亦垂纶手,看断云、飞过荒浔。

天未暮,帘前只是阴阴。


1

(词)清·谭献

楼畔。

轻唤。

鬓低垂。

欲语含羞语迟。

送郎出门郎马嘶。

相思。

梦回侬未知。

难倩征鸿传我意。

情似水。

空洒无名泪。

画鸳鸯。

更漏长。

残妆。

君眠何处床。


1

(词)清·谭献

江城垂柳一枝枝。

别君时。

日迟迟。

不道东风,又是隔年期。

雾鬓云鬟憔悴损,除镜子,没人知。

小楼花发故人非。

送斜晖。

信音稀。

有恨无言明月,上罗帏。

金鸭香残鸳袖冷,刚许道,莫相思。


1

(词)清·谭献

容易新霜,栖遍岸柳,青鬓照影都换。

簟拂床虚,尘凝镜暗。

依约妆楼晼晚。

前度斜阳,又冷照、栏干西畔。

瑟柱分明,琴丝掩抑,数声来雁。

憔悴江关须作达,好禅榻、闲中排遣。

树老人前,云先梦去,说那堪留恋。

向园林、长望处,微酲后、花深砌满。

倘忆春前,本无花、帘栊罢捲。


1

(词)清·谭献

瑶流自碧。

便作就、可怜如许秋色,只是烟笼水冷,后庭歌歇。

帘波澹处留人影,袅西风、数声长笛。

彩旗船舫,华灯鼓吹,无复消息。

念旧事,沉吟省识。

问曾照当年,惟有明月。

拾翠汀洲,密意总成萧瑟。

秦淮万古多情水,奈而今、秋燕如客。

望中何限,斜阳衰草,大江南北。


1

(词)清·谭献

过风风雨雨,尚留得、一丛花。

便欲舞还停,如颦又笑,巷曲人家。

胡麻。

赚侬老去,者仙山一出是天涯。

消受趁时匀染,靥边片片朝霞。

交加照水一枝斜。

鬓影误年华。

记渡江用楫,停辛伫苦,别梦都差。

丹砂。

漫寻句漏,向红尘何处走云车。

只是轻衾小簟,从渠玉管金笳。


1

(词)清·谭献

东风路,如画是家山。

草色却随流水绿,夕阳只在有无间。

燕子话春寒。


1

(词)清·谭献

烟雨里,脉脉只悲秋。

风片薄,酒波柔。

绿杨不是灵和树,白头重上采菱舟。

百年身,千古事,一登楼。

春去也、倡条和冶叶,人去也、断云还缺月,凉别袂,触乡愁。

相逢客路如南雁,欲寻旧梦问闲鸥。

剩华年,与流水,两悠悠。


1

(词)清·谭献

云幂银屏,风满画檐,阳雁宵飞向尽。

却梦枕犹欹,酒怀初醒。

早是镂冰试手,送大地无尘山河冷。

苑荒竹瘦,声声碎玉,鹤眠同惊。

凄紧。

在人境。

比卧老山空,一般孤迥。

已误了华年,那堪重省。

吹上萧萧短发,怕镜里难销相思影。

傥故里、留语春风,待我落梅花信。


1

(词)清·谭献

问西风,玉阶芳草,门前便是天涯。

骊歌听唱彻,漫持残酒,泪满金杯。

罗衣亲拂拭,恋馀香、曾入侬怀。

暂握手匆匆,不语斜日楼台。

频催。

满堂丝竹,离亭畔、恁许徘徊。

登车还在眼,玉容憔悴损,首莫轻回。

银屏人寂寂,有年时、明月重来。

算此后、翠衾梦断,梦亦疑猜。


1

(词)清·谭献

序:九月八日,红豆词人自禾中来践登高约,越日,大风雨,不得出,微吟写怨,遂得此解。忆二十年前,与魏滋伯丈、杨纲士重九唱和,有寿楼春词。回头影事已堕秋烟,兼道山阳之感矣。

正潇潇风雨,漠漠城关,如此重阳。

负了寻秋约,怕登山临水,楚怨微茫。

廿年旧游踪迹,分付与衰杨。

算省识当时,六朝裙屐,九日壸觞。

秋凉。

绮怀减,想似水僧寮,润到衣裳。

各有看花泪,黯青袍颜色,冷落馀香。

一任昼阴阴地,愁雁语昏黄。

待洗出秋容,明湖寸碧西子妆。


1

(词)清·谭献

平堤路。

正落照、欲下城头树。

离离草色城阴,前日钿车来处。

东风宛转,吹不醒、离魂梦南浦。

却相逢、柳外黄昏,送他双燕归去。

回头海国浮云,难忘是、园林坐石萍聚。

唱彻家山浑萧瑟,话几许、零歌断舞。

如今又、江深草阁,但添得、巴山一夜语。

问飘来、甚处箫声,倚楼应是愁侣。


1

(词)清·谭献

翠锼片玉,黄唾灵芬,秋信江浦。

等是林亭,倚到凉烟薄暮。

不分伴孤吟,尚留得、凄蛩倦羽。

络玲珑寄向万里,袖熏味却辛苦。

更缥缈、蓬山何处。

娥影高寒,国香无主。

老质不眠,起粟肌消谁误。

剪剪紫罗裳,算同瘦、瑶阶宿露。

弄金风,又如墨、幂云筛雨。


1

(词)清·谭献

渐花事了,数寒食清明,断红香冷。

人家绿暗,晓树后堂枝并。

行到荒台废井。

正天气阴晴难定。

栏干竟日沉沉,镜里双鬟留影。

幽径。

罗衣露润,怪叶底声圆,乳莺轻俊。

韦郎归也,莫是暮云催暝。

刚许眠琴坐稳。

算分付寻芳音信。

娇病最怯春寒,雨过琐窗还凭。


6

(词)清·谭献

野水方清浅。

拂篷窗、暮云如盖,一痕流电。

昨日牵舟今帆下,绝似风前花片。

惭愧杀、红襟新燕。

杨柳层层深似幄,笑闺中,坐老闲针线。

春梦好,那堪选。

丝繁絮乱征衣点。

化浮萍、依然身世,者番驱遣。

玉笛暗飞人何处,冷落旧家闲院。

更谁倚、乘鸾双扇。

秦女但留颜色在,待逢他,箫史开生面。

天一笑、雨声遍。

(词)清·谭献

木叶飞如雨。

绕空舟、惟闻暗浪,悄无人语。

篷背新霜侵衣袂,冷压釭花不吐。

料此际、微吟闭户。

三径萧萧蓬蒿满,记从前,裙屐欢难补。

春去也,惜迟暮。

飘零我亦泥中絮。

叹明明、入怀月色,夜深还去。

芳草变衰浮云改,况复美人黄土。

算生作、有情原误。

莫倚平生丹青手,看寻常,颜面皆行路。

哀与乐、等闲度。

(词)清·谭献

又指离亭树。

恁春来、消除愁病,鬓丝非故。

草绿天涯浑未遍,谁道王孙迟暮。

肠断是、空楼微雨。

云水荒荒人草草,听林禽,只作伤心语。

行不得,总难住。

今朝滞我江头路。

近篷窗、岸花自发,向人低舞。

裙衩芙蓉零落尽,逝水流年轻负。

渐惯了、单寒羁旅。

信是穷途文字贱,悔才华,却受风尘误。

留不得,便须去。

(词)清·谭献

离思无昏晓。

不分明、东风吹断,旧时颦笑。

疏雨重帘烟漠漠,花色雨中新好。

又只怕、人随花老。

珍重乍来双燕子,问玉骢,何处嘶芳草。

腰带减,更多少。

春衫裁剪浑抛了。

盼长亭、行人不见,飞云缥缈。

一纸音书和泪读,却恨眼昏字小。

见说是、天涯春到。

梦倚房栊通一顾,奈醒来,各自闲烦恼。

知两地,怨啼鸟。

(词)清·谭献

怊怅题襟集。

恁无端、渭城折柳,离歌三叠。

待我归来猿鹤笑,杯酒难忘夙昔。

曾记得、落花如雪。

重向西园图画里,共故人,商略藏山丛。

寻烟语,一双屐。

十季乡思南屏鲫。

怕回头、秋林禊饮,伤心非一。

天末凉风衣带缓,赢得苍茫独立。

只旧雨、相逢相惜。

结个三休亭子好,便讨春,结夏同将息。

知足传、点君笔。

(词)清·谭献

我已飘零后。

向天涯、何堪重忆,凤城尊酒。

不分推排成老辈,恁许莺花依旧。

休采撷、江南红豆。

谁说芭蕉坚固树,只生生,种得相思够。

诗句枉,故人口。

君知作达观空否。

问往日、云愁海思,先生乌有。

一剑年年磨不厌,潦倒健儿身手。

空赢得、花前敛袖。

书札长安都冷落,怕西山,也似人消瘦。

堆案是、楞伽咒。


5

(词)清·谭献

五十三桥未是长。

水流不断似回肠。

弄风帆影过吴江。

玉枕啼痕犹昨日,翠楼人语已他乡。

真愁强笑费商量。

(词)清·谭献

别院东风著意吹。

晶帘不卷雨霏霏。

等闲过了牡丹时。

花外燕莺犹旖旎,酒边筝笛没参差。

道人原不解相思。

(词)清·谭献

昨夜星辰昨夜风。

玉窗深锁五更钟。

枕函香梦太匆匆。

帘阁焚香烟缥渺,栏杆擪笛月朦胧。

碧桃花下一相逢。

(词)清·谭献

记得华年是镜中。

背灯人面隔花风。

天涯只在桂堂东。

不语任他瑶瑟冷,回头已是画屏空。

十年影事忒匆匆。

(词)清·谭献

是处楼台是处风。

夕阳欲下可怜红。

水晶帘外望玲珑。

芳草生时人似雁,镜奁掩处鬓如蓬。

不成将息只匆匆。


4

(词)清·谭献

人寂寂。江北江南春色。

绕树轻烟迷倦客。烟中山半额。

榆火梨花时节。独自怎生将息。

帘外弄寒风又急。子规听不得。

(词)清·谭献

空缱绻。休认当年人面。

雨雨风风浑不管。落花飞满院。

付与清明魂断。折得杨枝还短。

树下门前千里远。出门侬又懒。

(词)清·谭献

烟雨里。十二栏干慵倚。

飞絮飞花人似醉。生憎江上水。

检点罗衣残泪。带眼莫将春系。

梦短梦长浑不记。馀寒怜翠被。

(词)清·谭献

人未起。听尽一湖春水。

林外杜鹃声不已。杜鹃花发未。

多少深闺罗绮。临镜不胜悲喜。

花发迟迟花落易。留春须早计。


4

(词)清·谭献

深宫柳色慵眠起。章台夹道车如水。

付与可怜春。房栊藏玉人。

绿苔缘砌上。燕啄铜铺响。

残醉醒还迷。门前闻马嘶。

(词)清·谭献

绮窗香暖屏山掩。菱花半照愁蛾敛。

绣线怯衣单。鹃啼风雨寒。

远山眉翠薄。素靥辉珠箔。

红袖倚花枝。亭亭三五时。

(词)清·谭献

象床触响钗梁凤。娇莺唤断春闺梦。

裙衩映垂杨。曾惊游冶郎。

一从春色去。玉貌浑非故。

夫婿是浮云。愁风愁水频。

(词)清·谭献

朱弦掩抑声如诉。钿蝉金雁飞无数。

人去几时回。行云何处来。

画栏团曲曲。敲折搔头玉。

花老郁金堂。闲熏沉水香。


3

(词)清·谭献

霜风渐尽,书和廉卿,

又消受、江枫低舞。

几遍清霜,落红盈路。

返照苍茫,乱山憔悴黯无绪。

怅花吹絮。

曾目送,春风去。

往日倚楼人,早领略、芳容愁苦。

薄暮。

望昏鸦宿雁,却向隔城烟树。

长亭载酒,道休负、别时言语。

记得是豆蔻梢头,怕回首、寻芳前度。

奈一晌停车,林际叶声如雨。

(词)清·谭献

恁愁绪、鹧鸪啼冷。

滑滑天街,雨昏烟暝。

润到单衾,几时成梦几时醒。

早蝉声静,偏独自、偎金鼎。

袖一缕馀香,乍记得、渠侬烧剩。

却恨。

者珠歌翠舞,付与曲廊人定。

妆台镜暗,记曾照、月痕星影。

向客舍、浥遍轻尘,正萧瑟、与君同听。

便去也、吴娘休唱,一般思省。

(词)清·谭献

看春老、飞花飞絮。

燕子来时,绿窗朱户。

不浣闲愁,漫煎离恨奈何许。

妾魂销矣,最恨是、沙头树。

相送客舟行,却不道、天涯从此。

欲暮。

想征衫乍解,双袖泪痕无数。

玉环锦带,是纤手、背人亲付。

算此后、步步关情,似花发、空阶无主。

更不遣、分明凄断,柔肠一缕。


3

(词)清·谭献

三山二水浑萧瑟,秋随断鸿来去。

玉佩前尘,觚棱昨梦,吹堕苍烟凄楚。

花开背橹。

指白下门前,夕阳多处。

叶叶轻帆,客心摇曳遽如许。

沉吟今雨旧雨。

记淮流月映,歌罢金缕。

故国周遭,空城寂寞,眼底沧桑重数。

西风问渡。

恁老倦津梁,柳枝非故。

词笔依然,写愁无一语。

(词)清·谭献

琐窗朱户寻消息,明蟾与花俱瘦。

病榻玄谈,柔乡影事,曾付青春消受。

微波似旧。

问前度通辞,个侬知否。

老却夫容,晚鸳独自恋珍偶。

轻飔罢吹暗牖。

曲终人乍去,离绪拖逗。

远水长东,残云渐暝,笛里情浓如酒。

闲吟醉后。

只烟外迷离,故园杨柳。

便不相思,队欢何处有。

(词)清·谭献

丛兰如病欹新箭,更比秋人消瘦。

絮梦蛩凉,坠愁蛾倦,昨夜雨僝云僽。

单寒渐逗。

好寄语天涯,素心相守。

蜡泪乾时,相思付与暗中彀。

檐风吹送断溜。

奈啼信如潮,枕痕非旧。

小簟才辞,轻衾欲暖,又是去年时候。

酸辛咽透。

只老我离骚,初心终负。

月到中秋,听邻家泥酒。


1

(词)清·谭献

妆镜人非,屋梁吟罢,寂寞酒尊棋墅。

问少年游处。

记断梦、几辈天涯尘土。

千花和百草,同消受、叶上晓露。

眉头曾有旧恨,更遣新愁来补。

岐路。

只马足难留,折柳长亭前度。

小簟轻衾,今宵酒醒,试哦离句。

人世原有甘瓜,我觉瓜仍苦。

况班骓郎去。

心事何时再吐。


1

(词)清·谭献

晴云做暖,如睡寒山初醒。

尚留得婆娑衰柳,忍记青青。

几点芦花,误看飞絮化浮萍。

霜林深处,残红未了,一样飘零。

浅水渺茫,画船归后,箫鼓都停。

问吹笛、楼头人去,记否丁宁。

省识春风,踏歌扶醉上湖亭。

而今依旧,青衫中酒,落照西泠。


1

(词)清·谭献

省识花风,惊回梦雨,轻寒恰又轻暖。

断魂红袖香残,半醒翠尊酒浅。

空阶竹影,又讶是、青袍微展。

正故园、数点幽花,欲寄一枝人远。

从别后,帐中泪眼。

知忆否,楼头素面。

惨凄晓镜孤莺,冷落旧巢旅燕。

虚帘钩起,有一片、柔肠同捲。

便好春、过了江南,怕过往时庭院。


1

(词)清·谭献

吐云华月,便坠作、镜中娇面。

正玉树烟迷,香兰雾细,赚得柔情似茧。

素扇携来团栾影,有几日、轻凉相见。

思浅绿酒波,低红灯穗,尽容留恋。

听遍。

晚楼倚笛,不胜凄怨。

但婉娈清歌,碧天如水,一片梁尘在眼。

宝瑟比人,春华同笑,芳景怕成秋苑。

还只恐,后夜风风雨雨,画帘愁捲。


1

(词)清·谭献

绿阴时候,寒暖难将息。

遥山几重遮眼,芳草向人碧。

不分弦尘柱缓,板引都萧瑟。

晚云离席。

阳关休唱,客舍杨枝借颜色。

未老江关庾信,文采留南北。

试觅沧海成连,别梦怜风月。

道是天涯语笑,付与闲筝笛。

玉琴横膝。

垂帘罢鼓,雨细烟深迟来客。


1

(词)清·谭献

序:海隅信宿,旅病倦游,用少游韵,示拙存太守竹潭鹾尹。辽园诗老时同客上海。

曲栏干外。

前度轻红退。

疏雨断,微云碎。

新愁慵揽镜,旧病难忘带。

江水阔,盈盈不渡空相对。

意外同高会。

寒减西园盖。

好斗取,身长在。

梦中芳草远,曲里朱弦改。

留影去,依然明月生沧海。


1

(词)清·谭献

岸柳晚飕飕。

馀酣漱碧流。

却临风、三弄倚轻舟。

吹得月华如水冷,有多少,古今愁。

一雁度南楼。

关山音信休。

忆春风、花影帘钩。

曾是罗襟曾是酒,浑不似,少年游。


1

(词)清·谭献

不暖临分带,羞调已碎琴。

当时情竭为知音。

憔悴青山何况旧罗襟。

黄月如冰冷,银杯借泪深。

少年影事总销沉。

只有微波来去到而今。

谭献

谭献1830—1901

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同治举人,署秀水县教谕,又历任安徽歙县、全椒、合肥知县。晚年告归,张之洞延主湖北经心书院。治经主公羊,倾向今文学派。工骈文和词。其骈文四六句式较少,造诣比李慈铭、樊增祥高。词风委婉含蓄,小调尤精。论词宗张惠言、周济,依据常州词派的理论而有所发挥。亦能诗。有《复堂类稿》。又选辑清人词为《箧中词》六卷、续四卷。并曾评点《骈体文钞》。

☚ 李慈铭   王闿运 ☛
谭献

谭献1832—1901

原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少孤,“负志节,通知时事。国家政治典礼,能讲求其义。治经必求西汉诸儒微言大义,不屑屑于章句”(《清史稿·谭廷献传》)。同治六年(1867)中举,屡应进士试不第。曾入福建学使徐树藩幕。历任浙江秀水县教谕,安徽歙县、全椒、合肥、宿松等县知县。后辞官归里,锐意著述。张之洞聘其主讲经心书院,年馀辞归。谭献于诗学、经学皆有成就。年十五学诗,二十三岁学词,三十岁后考辨词学流派,为同治、光绪年间词坛重要作家、评论家。所选《箧中词》今集六卷,收清初吴伟业等至清末词人二百馀家,词六百首,“以比兴为本,庶几大廓门庭,高其墙宇”(《复堂日记》);续集四卷,收边浴礼等一百九十馀家,词三百七十馀首。此书为清末词坛重要读本,影响甚巨。谭献治经重今文经学,好谈天下治乱。论诗重时代特征,以为“世盛则草野皆和平之音,世乱则衣冠皆噍杀之音”(《复堂类集·明诗》)。论词推重常州词派,极力推尊词体,认为词“上之言志永言,次之志洁行芳,而后洋洋乎会于风雅”;“大旨近雅”,“殆雅之变”,“词为诗馀,非徒诗之馀,而乐府之馀也”,“其为体,固不必与庄语也,而后侧出其言,旁通其情,触类以感,充类以尽”(《复堂词录序》),于清代词学理论贡献颇多。其自作词小令、慢词兼长,“品骨甚高,源委悉达。窥其胸中眼中,下笔时匪独不屑为陈(维崧)、朱(彝尊),尽有不甘为梦窗(吴文英)、玉田(张炎)处。所传虽不多,自是高境”(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著有《复堂类集》、《复堂诗录》、《复堂文录》、《复堂日记初录》。《复堂词》存词一百四十六首。其论词文字由弟子徐珂辑录成《复堂词话》,流传遂广。叶恭绰云:“仲修先生承常州派之绪,力尊词体,上溯风骚,词之门庭,缘是益廓,遂开近三十年之风尚。”(《广箧中词》卷二)

☚ 曹毓秀   王闿运 ☛
谭献

谭献

参见“美学”“谭献”条。缪荃孙(1844——1919) 字炎之,又字筱珊,晚号艺风。江苏江阴人。清光绪二年(1876)进士。曾在京师任翰林院、国史馆编修、清史馆总纂等职。一生于校书、刻书用力最勤;尤精于目录、金石之学。著有《艺风堂文集》等,其中收录其《花间集跋》、《宋元词四十家序》、《芦川词跋》等14篇,考镜版本源流,足资参考。

☚ 杨希闵   王鹏运 ☛

谭献

谭献1830—1901

原名廷献,字涤生,又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官歙县等地知县,晚年告归。张之洞督湖广,延主湖北经心书院。论词承常州余绪,又有发展。共论词主张,散见于文集、日记、《箧中词》及其所评周济《词辨》的评点中,后由门生徐珂辑为《复堂词话》一卷。他推尊词体,标榜寄托,张扬常州派词论主张,将“寄托出入”抬高为“千古辞章之能事”,批评浙派词人“构形似之言,渐忘古意”。以“衍张、周”而“冶千金”为宗旨,于历代词家,作了广泛的评论。著有《复堂类集》、《复堂词录》等。

☚ 刘熙载   冯煦 ☛

谭献1832—1901

近代词人、学者。原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同治举人,历任安徽歙县、全椒、合肥、宿松等县知县。晚年告归,受张之洞邀主讲经心书院。论词本于常州词派并多所发挥。治经倾向今文学派。词作以小令为长,文词隽秀,风格含蓄。亦工诗及骈文。有《复堂类稿》。又选清人词编为《箧中词》。

谭献1832~1901Tan Xian

modern literator. Works: Series Books of Ban’an,etc.

谭献1832—1901

晚清词人。原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同治举人,曾任歙县等地知县。家藏前人词曲甚富。并工骈文。有《复堂类集》。又选清人词为《箧中词》。

谭献1830—1901

原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清末浙江仁和(杭州)人。同治举人。历任安徽歙县、全椒、合肥、宿松知县。晚年告归,张之洞延其主讲湖北经心书院。治经倾向今文经学,注重西汉诸儒微言大义。文则导源于汉、魏,工词,其词多抒发封建阶级的没落感情,论词依据常州词派的理论而加以发挥,曾选辑清人词为《箧中词》。又能诗及骈文,诗优柔善入,恻然动人。有《复堂类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