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观小
中国画取景方法之 一。宋沈括《梦溪笔谈》论画山水:“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兼不应见其溪谷间事。又如屋舍亦不应见其中庭及后巷中事。”中国画取景一般不采用定点取景,因此画面中不出现焦点透视现象,中国画的景物是意中景物,画家通过“行万里路”“搜尽奇峰打草稿”,再通过惨淡经营而创作出一幅完整的作品。因此一幅画中往往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者。观者如在画中游。“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在画山水写生时往往因面前一丛树挡住视线,把远处诸多景物遮掩不见。这时须用以大观小法,设画者退后一段距离,提高一段高度,然后对眼前景物进行取舍和搬移,组织画面。如此这般,才能画出一张好的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