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谢觉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谢觉哉1884—1971

湖南宁乡人
中共党员。法学家。曾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参议长,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部长。建国后,任内务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等职。著有《不惑集》。
学名:维鋆
字:焕南
别字:觉哉
别号:觉斋、觉
排名:泽琛
笔名:觉哉、飞飞、马彬、无患、不平、见心、古公、老板、求实、闲闲、明远、忠理、佳金、觉、敦夫

谢觉哉1884—1971

又名焕南。湖南宁乡人。早年参加新民学会,先后主编《湖南通俗日报》和《湖南民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湖南省农协常委。1928年春到上海,负责编辑《红旗报》和《上海日报》。1931年秋,到湘鄂西苏区,任省委秘书长,后主编《工农日报》兼文化部副部长。1933年,调中央苏区,协助毛泽东处理日常工作。后出任中央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翌年,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历任司法部长、最高人民法院代理院长、审计委员会主席等职。“七七”事变后,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党代表,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曾组织创办《西北青年》、《热血》等报刊和“甘肃青年抗战团”、“留外学生抗战团”等团体。后调回陕北,历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和党团书记,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法律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长兼政法大学校长等职。建国后,历任内务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谢觉哉

怀念谢觉哉同志
谢觉哉与新闻工作者
谢觉哉日记(2册)
中共宁乡县委会
丁 浪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225页
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236页
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298页
谢觉哉传
四髯合传
谢老在兰州
《谢觉哉传》编写组
姜国仁 张生力
甘肃省文史资料研
究委员会编
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302页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188页
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256页
长夜投枪记——谢觉哉的故事
民主和法制——谢觉哉同志日记摘抄
成云东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年版75页
人民日报1978年11月27日,新华月报
1978年11期
回忆谢觉哉同志革命的一生
谢觉哉同志在沈阳
宋任穷等人民日报1979年7月14日
沈阳日报1979年7月25日
志同道合 肝胆相照——回忆谢老和我的父亲
何叔衡之间的革命情谊
谢老教育后代二三事
何实山等光明日报1980年4月26日
人民日报1980年7月15日
少年时代父亲对我的教育
作父母的学问——王定国同志谈谢老教育子女
谢老和书——纪念谢觉哉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肝胆相照的先师——谢老百年诞辰前夕访王定
国同志
谢亚旭
易凤葵
王定国
何林中 雅黎
新华日报1980年7月16日
湖南日报1981年8月26日
人民日报1984年4月23日
人民政协报1984年4月25日
忆谢老
人民公仆 党员楷模——纪念谢觉哉同志一百
周年诞辰
王定国
习仲勋等
湖南日报1984年4月26日
人民日报1984年4月27日
慈父、严师——回忆爸爸谢觉哉
谢觉哉与甘肃教育
谢觉哉同志的诗词
忆谢老在兰州
谢亚旭
吴建堂
“当代诗人”编写组
王定国
羊城晚报1984年4月30日
甘肃日报1985年6月14日
山东师院学报1960年1期
革命文物1980年3期,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7辑第188页
忆谢老在延安
与民谋利更孜孜——纪念谢觉哉同志诞生九十
六周年
王定国
伍修权
革命文物1980年4期
新湘评论1980年4期
忆在延安听父亲上党课
忆谢老治法活动片断
回忆父亲何叔衡和谢老等先辈的革命友谊
洪湖蒙难点滴
谢觉哉同志主编的《湖南通俗报》
报国多方笔一枝——简述谢老的新闻生活
毛泽东同志和谢老
谢觉哉办案
谢 放
王定国
何实山等
谢觉哉
张志浩
丁 浪
王定国
党的生活(上海)1980年5辑
革命文物1980年5期
新湘评论1980年11期
人物1981年2期
新湘评论1982年4期
新闻研究资料1982年总16辑
中国老年1983年3期
啄木鸟1984年2期
回忆和谢老在一起工作的日子
六十自讼
谢觉哉同志在兰州的革命活动
关于谢觉哉同志的诞辰
谢觉哉和《湖南通俗报》
谢觉哉(1884—1971)
谢觉哉
谢觉哉(1883—1971)
陈守一
谢觉哉
王会绍
李国继
江 山
关国煊
易凤葵等
法学杂志1984年3期
人物1984年3期,新华文摘1984年6期
西北师院学报1984年4期
人物1984年4期
图书馆1984年6期
*传记文学1985年46卷2期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26卷第1页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657页

谢觉哉(1883—1971)
访谢觉哉
新闻界名人介绍:谢觉哉(1883—1971)
张敏孝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447页
*中国老一辈革命家第45页
中国新闻年鉴(1984)第664页
记忆犹新的谢觉哉同志炉边谈话
谢觉哉和贺耀祖的三次重要交往
延长流长——忆谢觉哉同志
回忆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时期的谢老
高朗亭
易凤葵
余 修
王子宜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141页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2辑第44页
往事集第53页
陕西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第142页

谢觉哉

谢觉哉评传 马连儒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407页
“宁弓四髯”与云山学校 张亚平 羊城晚报1981年12月18日
谢觉哉同志在延安 世 霖等 革命人物1987年5期
谢觉哉洪湖蒙难记 李振印整理 河南党史研究1988年4、5期
谢觉哉与民政工作(1—3) 李在藻等 中国民政1988年11期,1989年1、2期
“民主雄威震东海”——《谢觉哉日记》(抗战时期)研究 张毅之 徐有威 江汉论坛1993年3期
谢觉哉与共和国第一所政法院校 王立中 档案史料与研究1994年4期
谢觉哉与新民主主义宪政建设 韩大梅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6期
已故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书信集出版 李方诗等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1)第462页
已故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铜像揭幕 中国人物年鉴编委会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5)第42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党、政、军领导人:谢觉哉 中国人物年鉴社编辑 中国人物年鉴(1999)第29页
与民谋利 不图虚名——《谢觉哉传》序 伍修权 回忆与怀念第593页
谢觉哉(1884—1971) 马洪武等编写 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第484页
谢觉哉(1884—1971) 廖盖隆等主编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895页
谢觉哉(1884—1971) 京 声 溪 泉 新中国名人录第381页

1

(词)近现代·谢觉哉

希墨渠魁授首,欧美亚徒党犹多。

欲植嘉苗,必芟毒卉,劳民大众,岂肯放过。

看丘吉尔,问杜鲁门,于意云何?

要人民登场,蟊贼开尽,才唱凯旋歌。

政学军民团结,遍南北,跃马称戈。

不分青年、壮年、老年、男子、女子,都尽力地做,卷起革命洪波。

喜全胜快来,放翁亲见,醉舞婆娑。


1

(词)近现代·谢觉哉

天似穹庐,河野清无边。

一颗明珠新出现,琢就花纹片片。

道途平广如川,厂房相望岿然。

花木亭台掩映,构成城市林园。


1

(词)近现代·谢觉哉

堤柳庭篁永苍碧,勺园双井都陈迹。

卌载记依稀,远游人未归。

未必便桑海,只愁音貌改。

魂梦幻耶真?驰书问比邻。


2

(词)近现代·谢觉哉

旧园新建,树影湖光无限碧。

双桨游船,旁岸今年试种莲。

水边山上,队队红旗相掩映。

歌舞楼台,世界工人合唱来。

(词)近现代·谢觉哉

繁弦密鼓,万众欢腾齐起舞。

动地惊天,碧火红霞失月圆。

普天同调,肩上大山争摔掉。

历史回旋,芝加哥亦不迟延。


2

(词)近现代·谢觉哉

搪瓷好,花样大翻新。

盘里游虾争戏水,瓶边飞鸟欲拿云,赛过小游春。

(词)近现代·谢觉哉

搪瓷好,中外购销频。

物美价廉称少比,心灵手巧又推陈,今之席上珍。


2

(词)近现代·谢觉哉

斩断神牙鬼爪,镶上一串明珠。

出山蛟与跃门鱼,至此完全约住。

陆上水愁不足,河中水患有余。

而今装入净瓶储,听我杨枝挹注。

(词)近现代·谢觉哉

卧看天青云白,飘来细雨轻风。

霎时景象九州同,勾起几重乡梦。

村外潺潺流水,门前郁郁苍松。

七千里外未归人,向汝殷殷致问。


3

(词)近现代·谢觉哉

抗战六年总检讨,内政不修战力小,蒋汪关系颇微妙。

大军西撤压边区,似为边区治太好,“卖尽江山犹恨少”。

(词)近现代·谢觉哉

以地事敌敌不饱,辽沈察冀早送了,犹斥催战论太早。

十年内战作虎伥,两面外交入狼抱,卖掉江山已不少。

(词)近现代·谢觉哉

农耕田野暖风飘,桃李开花柳未娇,九十春光已到腰。

蠕蠕突启经冬蛰,栩栩新抽破土苗,乐天病应趁时消。

谢觉哉1884~1971

湖南宁乡人。别号觉斋,字焕南,笔名见心、马彬、敦夫、不平、古公、闲闲、飞飞等。早年在宁乡“小金陀馆”读私塾,1904年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举,中秀才。曾随岳父学过2年中医。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考入湖南省立商专,1913年夏商专毕业后,在宁乡云山和玉潭学校教书。从1913年秋到1917年冬,1924年秋到1925年夏,他两次在宁乡云山学校任教。1920年8月担任《湖南通俗报》总编辑。1921年1月,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加入了新民学会。1921年秋到1925年夏,先后在湖南省立一师附小、宁乡甲师、宁乡云山学校任教。1925年到1926年夏,在中共湖南区委主办的湘江学校担任教员,并于1925年秋经何叔衡、江梦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26年秋到1927年5月“马日事变”前,历任《湖南民报》总编辑、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常务委员、省党部工人部部长、省政府代秘书长、国民党湖南省党校秘书长、特别法庭委员等职。参加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1926年12月当选为湖南省农民协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27年12月主编《大江报》。1928年夏到达上海,负责编辑《红旗报》和《上海报》。1931年秋到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任中共湘鄂西省委政治秘书长、文化部副部长、《工农日报》主编、党校教务长等职,积极参加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建设。1933年5月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毛泽东的秘书,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部长等职。协助毛泽东进行一些重要法令、条例的起草和完善工作,例如,他参加起草了《选举法》、《土地法》、《劳动法》、《税收条例》、《惩治反革命条例》、《惩治贪污犯条例》等。1934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到陕北后,历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内务部长、秘书长、司法部长、代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审计委员会主席等职。积极参加了中央和陕北两个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他经常主持召开司法委员会会议,创办了中国革命司法史上第一个司法讲习班和司法研究会。1937年7月,任中共中央驻兰州办事处代表。1939年9月以后,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兼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和政府党团书记、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等职,参与主持陕甘宁边区政府各级地方政权的建设工作,领导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人民民主选举。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主任、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长兼中国法政大学校长,积极从事法律研究,主持制定一系列法律、法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大力培养法律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内务部长,1959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1964年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195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遗有从“五四”到逝世前百多万字的日记、千余首诗词和数十万字的《谢觉哉文集》。他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具体而重要的作法,如一定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人民代表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选举代表既要有广泛性,又要注意纯洁性。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学说的理论和毛泽东同志关于我国政权建设的指导思想,对政权建设的各种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


谢觉哉1883—1971

中国当代政治家。湖南宁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司法部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部长等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长期从事政法工作,参与起草和制定了各个革命时期的法律。一贯主张依法办事。强调人民法院应独立行使审判权,审判时要注意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为建立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制度作出了贡献。


谢觉哉1884~1971

湖南宁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法学家。别号觉斋,字焕南,笔名有马彬、不平、见心、飞飞等。1911年考入湖南省立商专。1913年毕业后在宁乡云山和五潭学校任教。提倡教育改革。1920年8月,任《湖南通俗报》总编辑,宣传劳工神圣、妇女解放、文学革命、民众联合、反对贪官污吏和封建礼教。1921年1月加入新民学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教于湘江学校。1926年任《湖南民报》总编辑,并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常务委员、省党部工人部部长、省党校秘书长、特别法庭委员、省政府代秘书长等职,以国民党左派面目从事统一战线工作。1926年12月当选为湖南省农民协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参加领导湖南农民运动。1927年3月,发表《农民运动与国民革命》一文,总结湖南农民运动的经验。1927年12月在武汉主编中共湖北省委机关报《大江报》。1928年夏抵上海,负责编辑党中央机关报《红旗报》和《上海报》,发表《马日事变的一周年》、《一个月来各方革命形势》、《湖南湘东赣西革命势力扩展》、《已死亡的国民党之五次会议》等文章,揭露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宣传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1931年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任中共湘鄂西省委政治秘书长、文化部副部长、《工农日报》主编、党校教务长等职。1932年9月根据地被国民党攻占,被俘,囚禁一百天,后寻机逃脱回上海,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1933年5月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任毛泽东同志的秘书,后还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部长等职,并协助毛泽东起草和完善一些重要的法令、条例,如《选举法》、《土地法》、《劳动法》、《税收条例》、《惩治反革命条例》、《惩治贪污犯条例》等。1934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到陕北后历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内务部长、秘书长、司法部长、代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审计委员会主席等。抗战期间从事统一战线工作。解放战争期间,任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主任、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长兼中国法政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内务部长。1959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1964年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并曾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1971年6月病逝于北京。遗有从“五四”到逝世前百余万字的日记、千余首诗词及《谢觉哉文集》。他是革命司法制度的创建人之一,主张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主张先有行为,后有规范行为的法律。提倡审判与调解相结合,倡导马锡五审判方式,主持制定了《关于人民法院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提出了“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的民事审判工作的十六字方针。


谢觉哉1884~1971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当代法学、人民司法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字焕南,别号觉斋。湖南宁乡人。1904年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举,中秀才。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考入湖南省立商专,开始接触新的思想。1920年8月,应何叔衡邀请担任《湖南通俗报》总编辑,宣传劳工神圣、妇女解放、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礼教、贪官污吏等进步思想。1921年1月,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加入新民学会。1925年秋经何叔衡、江梦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至1927年5月“马日事变”前,历任《湖南民报》总编辑、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常务委员、省政府代秘书长等职,以国民党左派面目出现,积极从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作。1927年底至1931年秋,先后主持编辑中共湖北省委机关报《大江报》、党中央机关报《红旗报》和《上海报》。1933年5月抵达江西中央苏区,先后担任毛泽东的秘书、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部长,参加起草了《选举法》、《土地法》、《劳动法》、《税收条例》、《惩治贪污犯条例》等重要法令。1934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历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内务部长、秘书长、司法部长、代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等职,创办了人民司法史上第一个司法讲习班和司法研究会。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主任、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长兼中国法政大学校长,积极从事法律研究,主持制订一系列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大力培养法律人才,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打下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一任内务部长。1959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1964年后任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副主席。他虽未进过政法学校,接受专门的法律教育,却在长期的实践中掌握了丰富的法律知识。他深刻领会马列主义关于国家和法律的理论,十分重视人民政权的建设。认为人民夺取政权,必须立即解决行使国家政权的问题。而政权建设的中心是建立与健全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并为开好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了许多具体而重要的作法。他是人民司法制度的创建人之一。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参与起草一些重要的法规条例,确立一些人民司法工作的原则和制度。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他一贯强调依法办事,主张人民法院应独立行使审判权,在办案中坚持实事求是,改进司法作风。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反对逼供信,以求做到案案公正准确。认为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下,对犯人应该采取感化主义,使犯人有重新做人的机会和条件。提出在司法工作中要注意保护女权,体现男女平等。在民事审判工作方面,提倡马锡五同志的审判方式,主张审判与调解相结合,提出“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的16字方针。担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期间,主持制定《关于人民法院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具体规定了司法工作应遵循的程序、执法的原则、审判的作用以及司法人员必须遵守的纪律等等,对以后全国各级法院排除“左”的思潮的干扰起了很大作用。

谢觉哉1883——1971

湖南宁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后,长期担任政法部门的领导工作,在民主革命时期,先后担任过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内务部和司法部部长、中央党校副校长。在陕甘宁边区担任政府秘书长、参议会付参议长,后任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部长兼政法大学校长。建国以后,历任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政治法律学会付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71年6月在北京逝世。

谢觉哉1884-1971

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活动家,著名教育家和新闻宣传家,新中国法学界的先导和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字焕南,别号觉哉,辈名泽琛,学名维鋆。湖南宁乡县人。晚清最后一科秀才。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曾任中国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中国政治法律学会名誉会长等职。伦理思想散见于各种著作中,其中有《谢觉哉文集》、《谢觉哉杂文集》、《不惑集》等。积极倡导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他任云山学校训导主任时,为学校书题“务勤崇朴,尽忠尚公”以代替原校训“孝悌忠信”。认为封建礼教是压抑人性、束缚人民的道德,资产阶级道德是虚伪的、腐朽的、使人们走向堕落的道德,只有共产主义道德才是最科学的最高尚的道德,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十分重视人的道德行为的主动性,抗日战争时期,他深入论述和广泛宣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并提出“徘徊即罪恶”的命题,认为逃避道德责任和义务本身是重者为罪,轻者为恶的行为。在批判资产阶级对中国共产党的道德攻击时,着重论述了“共产党员的道德”这一概念。认为共产党批判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道德的优良方面,把忠孝节义信廉仁勇等传统道德的精华发展到了空前未有的地步,所以,中国共产党才是最有道德者。共产党员的道德主要表现在:终生献身于无产阶级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对党忠诚,不说假话;永远站在被压迫者的方面,具有极高的友爱心和同情心;对敌人严酷无情,对同志热情帮助;不因爱情和家庭之事妨害工作,对爱人忠贞不渝,不“打游击”;一切行动都要从积极性和党派性出发;要有高尚的气节和人格。他坚持党的、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道德原则,深刻论述了道德的理想性同现实性的关系问题。认为人人都应当培养和树立为达到世界大同而奋斗、为实现集体利益而牺牲一切个人利益、大公无私的人类最高品德与理想,而在现实条件下,这又是暂时不可能完全做到的,但只要使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不为个人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就是合乎道德的。他还把组织与教育结合起来,提出“组织本身即是一种教育”的命题,阐述了道德教育与集体组织之间的关系。广泛论述了爱情、婚姻和家庭道德的一系列问题。认为爱情和婚姻应建立在崇高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良心的基础上,批判那种认为知识和能力的平等是爱情的基础的观点。主张在社会主义家庭内“发扬亲子间赤裸裸的爱”(《谢觉哉杂文选》),把“侍奉老人”真正看作“是人类的美德,是共产主义社会崇高的美德”。号召建立“不同于封建社会的比封建社会更高尚的”家庭道德,并在生活实践中加以实施。他还非常重视青年人的“立志”问题,认为每个青年人都应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这是人们战胜困难、造福社会、勇往直前的力量和保证。“志”因时代而异,“现在是人民的时代,社会主义的时代,这个时代的青年,应当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贡献力量的志”。

谢觉哉

150 谢觉哉

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政治家。湖南宁乡人。1921年后主编《通俗日报》和《湖南农民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负责编辑《红旗报》和《上海日报》。1931年,任湘鄂西苏区省委政治秘书长。后主编《工农日报》,兼任文化部副部长及党校教务长。1933年任毛泽东秘书和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1935年后,历任内务部长、秘书长、司法部长、代理最高法院院长、兰州办事处代表等职。1939年后,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西北局副书记等职。1946年任法律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内务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他对我国的法制建设作出了贡献。

☚ 汪精卫   邹容 ☛

谢觉哉

163 谢觉哉1883—1971

政治家、法律工作者。湖南宁乡人。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早期从事宣传教育工作。1934年参加长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任中央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司法部长、中央党校副校长、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政治法律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长期从事司法工作,参与了各个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立法工作,强调依法办事,指出“没有法制就谈不上什么民主”。他是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之一。

☚ 张知本   李木庵 ☛

谢觉哉1884—1971

湖南宁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和党团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谢觉哉1884~1971

湖南宁乡沙田肖家湾人。1920年主编《湖南通俗报》、1921年1月加入新民学会、1923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常委、工人部部长,省特别法庭委员等职。1927年至1932年主编《大江报》、 《红旗》、 《工农日报》,并担任湖南省委政治秘书长兼文化部副部长。1933年5月在中央苏区任毛泽东的秘书。1935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任中共中央驻兰州代表、中央党校副校长、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副书记、边区政府秘书长兼党团书记。1942年任边区参议会副议长,主持法律工作。1946年任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1948任华北人民政府委员、司法部长。1949年兼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政务委员、政法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谢觉哉

谢觉哉1884~1971

又名维鋆、字焕南。宁乡人。清末秀才。后毕业于湖南省商业专科学校,曾参加新民学会。1920年主编《湖南通俗报》、《湖南半月刊》和《湖南民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任湖南省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沈阳等地从事秘密工作,主编《红旗》和《上海日报》。1931年后,任中共湘鄂西省委政治秘书长和文化部副部长,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等。参加长征。后历任中共中央驻甘肃代表,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法律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全国人大代表。著有《谢觉哉文集》、《谢觉哉日记》、《谢觉哉文选》、《谢觉哉诗词》、《一得书》等。

☚ 谢嵩   谢维俊 ☛
谢觉哉

谢觉哉1884—1971

又名焕南。宁乡县人。1921参加新民学会。主编《通俗日报》和《湖南民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到上海,负责编辑《红旗报》和《上海报》。1931年秋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任中共湘鄂省委政治秘书长、《工农日报》主编、省委党校教务长。1933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毛泽东秘书、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1934年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七七事变后,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代表。1939年后,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西北局副书记、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法律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 赵恒惕   曹伯闻 ☛
谢觉哉

谢觉哉1883—1971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报刊活动家和报刊政论作家。名维 ,字焕南,湖南宁乡人,觉哉是他的笔名。还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参加了报刊宣传活动。1920年进《湖南通俗报》任主笔,发表了许多文章,热情宣传和介绍新文化新思潮。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从事党的宣传教育工作。1926年任《湖南民报》总编辑。马日事变后,又在汉口编辑《大江报》。在此期间,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支持北伐,通过报纸反映和推动工农群众运动,揭露国民党右派的反动言行和叛变行为。大革命失败后,来到上海,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的领导下,主编党中央机关报《红旗》周刊(第24期起改为三日刊)。该刊经常报道各地的革命斗争生活,传播革命的经验,指导斗争的策略,揭露反击反动统治阶级的欺骗宣传。
与此同时,还参加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上海出版的通俗报纸《上海报》的编辑工作。1930年8月14日,《上海报》与《红旗》合并改出《红旗日报》后又是该报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严酷的白色恐怖的环境里,冒着生命危险,忍受着艰苦生活的折磨,为党中央机关报的出版作出了重要贡献。1931年秋,离开上海赴湘鄂西根据地,主持边区苏维埃机关报《工农日报》的编辑工作。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历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部长、司法部部长、中央党校副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参议长等职。在紧张的工作中坚持为党报写稿,曾为《新中华报》的专栏“小言论”和延安《解放日报》的专栏“一得书”撰写了许多杂文。这些杂文文风朴实,语言流畅,论述透彻,寓意深刻,很受读者欢迎。
1949年以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长、司法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等职。尽管年事已高,政务繁忙,仍关心着新闻宣传工作,经常对年轻一代的新闻工作者进行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教育,经常为《新观察》、《中国妇女》、《北京晚报》等报刊撰稿。1971年6月15日在北京逝世。他为延安《解放日报》写的专栏“一得书”的杂文已经结集出版。其余文稿约二百万字,也都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 新抚顺报   群众 ☛

谢觉哉1884—1971

字焕南,别号觉斋。湖南宁乡人。1904年考中清末最后一次秀才。1911年考入湖南省立商专。1920年8月任《湖南通俗报》总编辑。1921年1月加入新民学会。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起,历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机关报《湖南民报》总编、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常务委员、省党部工人部部长、省政府代秘书长等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湖北省委机关报《大江报》主编、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报》和《上海报》的编辑负责人、中共湘鄂西省政治秘书长和文化部副部长、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和内务部部长、秘书长、司法部长、代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审计委员会主席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兼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和政府党团书记、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主任、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长兼中国法政大学校长等职。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内政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共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等职。1971年6月在北京病逝。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4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