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谢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谢晋1881—1956

湖南衡阳人
同盟会员。南社社友。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民革省委主任委员。
字:霍晋

谢晋

献身于民族电影艺术的人——记电影著名导演
谢晋
赵志彬广州日报1981年8月1日
他原来是工会主席——著名导演谢晋话当年
成功之路——记著名导演谢晋
谢晋其人——追求作为电影家必须追求的素质
攀登艺术高峰的人——记著名电影导演谢晋
我所认识的谢晋
他献上一颗虔诚的心——谢晋的故事
谢晋传奇
获奖人物简介:谢晋
毛晓瑞
沈佳良
成 谷
阿 龙
张 斌
史中兴
陈培源
工人日报1982年1月24日
艺丛1981年2期
大众电影1981年6期
电影文化1982年1期
文化娱乐1982年5期
文汇月刊1982年6期
新观察1982年8期
中国电影年鉴(1981)第295页
电影艺术家谢晋陈朝玉影事春秋第2辑第41页

谢晋xiè jìn

(别名)见孔昭。

谢晋

❶ 明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陈留(今河南开封)。一作缙,字孔昭,号葵丘、兰庭生、深翠道人、葵丘道人、葵丘翁等。徐章师。与金问、陈继同里闬为髫年交。家居锦帆泾,小园植竹,室名深翠轩。洪武二十二年(1389 年)俞贞木为作《深翠轩记》,赞其年富力强,向学孝养。滕用亨、詹希原、解缙、王琎、姚广孝、陆叙、梁时、张肎、卢充耘等皆作记赋诗。以布衣征贡南京,永乐末以目眚归老。曾馆于无锡蒋辉家,蒋辉刻其诗集。性乐易,善谈谑,人喜与交。深于学问,诗情画笔可追王维。诗似陆游一派,得杨基、高启旨趣。山水初师王蒙、赵原,又宗黄公望,既精诣则益以烂熳,千岩万壑愈出愈奇,画寻丈大幅速成有妙致。素喜绘叠山状,故自嘲为谢叠山。宣德二年(1427 年)曾为沈周祖父沈澂绘《西庄图》,六年作《溪隐图》。另作有《捕鱼图》《春林雨意图》《春江别思图》等。传世尚有为盛寅作《云阳早行图》等。著有《谢孔昭诗集》《兰庭集》。
❷ (1747—1813)清震泽(今江苏苏州吴江区)梅堰人。字云屏。陆英弟子。栖真道院住持道士。喜艺兰花,与诗人墨客缔交。初学绘人物,后专攻花鸟。与奚冈交密,复寄兴山水。平生最得意之作有长卷《群芳谱》《菊花写生册》等。

谢晋1923—

现代电影艺术家、导演。浙江绍兴人。他导演的影片有《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牧马人》等。多次获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导演奖。其艺术伦理思想主要有:(一)“艺术也是没有止境的,山外有山”,要检点过去,以策未来,以求不断前进。(二)“导演要有毅力、信念”,对作品要有独特而又坚定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三)导演需形成自己的风格,而风格和人的经历、修养是紧密相联的,所以要切实修养,“导演的修养,包括审美观,对生活的热爱,信念”(以上引文均见《艺术家与德育》第130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谢晋

中国电影导演。1923年11月21日生。浙江省上虞市人。1941年赴四川省江安县,入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话剧科学习。1943年在重庆中国青年剧社,参加话剧演出。1946年回戏校攻读导演专业。1948年入大同电影企业公司任副导演。1950年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助理导演、副导演。1954年独立执导了淮剧电影《蓝桥会》。1957年编导的《女篮五号》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第1部彩色体育故事片,获1957年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奖。此后拍摄了20余部影片,均把人物命运同现实社会有机结合起来,艺术感染力强。其中《红色娘子军》(1961)获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天云山传奇》(1980)、《牧马人》(1982)、《高山下的花环》(1984)、《芙蓉镇》(1986)先后同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百花奖最佳影片奖;《天云山传奇》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芙蓉镇》获金鸡奖最佳影片奖、第2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水晶地球仪奖;《舞台姐妹》(1965,与人合编)获1980年第24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学会奖;《啊,摇篮》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1983年任第2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评委,被授予“金鹰荣誉奖”。1983年和1985年分别在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美国旧金山举办了他的作品回顾展。1987年被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接纳为导演部会员。

谢晋

谢晋

谢晋是我国著名电影导演。1923年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10岁时随家人迁居上海。上高中时,对戏剧产生浓厚兴趣,经常参加学生业余剧社活动。1941年谢晋考入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48年,谢晋在上海大同电影企业公司任 《哑妻》、《几番风雨》、《梨园英烈》等影片的助理导演、副导演,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1950年,谢晋进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结业后被分配到长江影业公司工作。1953年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鸡毛信》、《妇女代表》等剧的副导演。次年升任导演,独立执导淮剧艺术片《蓝桥会》。此后数十年间相继执导有《一场风波》、《水乡的春天》、《黄宝妹》、《大李、小李和老李》、《秋瑾》、《最后的贵族》、《清凉寺钟声》、《老人与狗》、《鸦片战争》、《女足九号》等20余部影片。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其中:《女篮5号》于1957年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红色娘子军》于1962年获第一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等4项奖;《舞台姐妹》在1980年第24届伦敦国际电影节上获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啊!摇篮》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故事片奖;《天云山传奇》获文化部1980年优秀故事片奖和第一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等四项奖,以及第四届百花奖最佳影片奖;《牧马人》获文化部1982年优秀故事片奖和第六届百花奖最佳影片奖;《高山下的花环》获文化部1984年优秀影片奖和第八届百花奖最佳影片奖;《芙蓉镇》于1987年获第2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球奖和第七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鸦片战争》于1997年获第20届百花奖最佳影片奖和第17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谢晋曾多次担任国内外电影节评委。著有创作经验总结文集《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


谢晋

☚ 葛优   谢铁骊 ☛
谢晋

谢晋

谢晋 (1923— ),中国电影导演。1948年从事电影导演工作,先后在大同电影正业公司、长江影片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助理导演、副导演。1954年独立执导淮剧短片 《蓝桥合》 后升为导演。他执导的影片共有20多部。其中: 《女篮5号》 (1957,兼编剧) 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在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银质奖章。《红色娘子军》 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它以缜密的导演构思、娴熟的镜头技巧,描写20世纪30年代海南地区一个苦大仇深的女奴吴琼花成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战斗历程。此片获得1962年首届电影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等4项奖,并在第3届亚洲电影节上获得 “万隆奖” 第3名,《舞台姐妹》 (1964,兼编剧之一) 是他长期生活积累的结晶,乡土气息十分浓郁,影片于1980年在第24届伦敦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啊!摇篮》 (1979) 是为纪念国际儿童年而拍摄的。表现老一辈革命者对孩子深切的爱,歌颂崇高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影片获得1979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天云山传奇》 (1980) 是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它内涵深厚,艺术感染力强,在形式上也有新的突破,公映后产生强烈的反响,获得1980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首届电影金鸡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4项奖,第4届 “百花奖” 的最佳影片奖。《牧马人》 (1982) 描述了许灵均被错划为右派后与李秀芝、 郭子等善良、 朴实的劳动者相濡以沫、血肉相联的关系和他对祖国真挚的感情,具有含蓄、冷峻、抒情和笑中含泪的特色,获得1982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6届 “百花奖” 最佳影片奖。《高山下的花环》 (1984) 描写以梁三喜、靳开来、赵蒙生为代表的当代军人的风貌,表现他们真实的思想感情和 “位卑未敢忘忧国” 的崇高精神。该片在中国军事题材影片中有所突破,获得19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第8届 “百花奖” 的最佳影片奖。1987年他又拍出另一部重要作品 《芙蓉镇》 (获第26届卡罗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球奖)。此外 《大李、小李、老李》 (1962)、《秋瑾》 等影片也有一定的特色。

☚ 七龄童   李翰祥 ☛
谢晋

谢晋1883~1956

字廓晋。衡阳人。毕业于长沙优级师范。1907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历任湖南都督府参议及南路筹饷总局局长。参加“二次革命”、讨袁护法诸役。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后任武汉国民政府预决算委员会主席,中央购料委员会主席。1933年中共中央迁往苏区,失去组织联系,流亡日本。1948年参加组织秘密的湘赣南区人民行动委员会,在湘南发动游击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民革中央委员、民革湖南省主任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曾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善诗,有诗稿200余首。与李澄宇等共称为“南社湘五子”。

☚ 谢华   谢嵩 ☛
谢晋

谢晋1883—1956

字廓晋。衡阳人。长沙优级师范毕业。1907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湖南都督府参议及南路筹饷总局局长,参加过“二次革命”、讨袁、护法诸役。并曾任北京《世界新闻社》经理、湘军总司令部党务处长、国民党第一届中央委员等职。1923年加入共产党。1927年任武汉国民政府预决算委员会主席、中央购料委员会主席。大革命失败后,从国库提取现金资助刘伯承部参加南昌起义。在敌人追捕下流亡日本,后避居衡阳。1948年参加组织秘密的湘赣南区人民行动委员会,在湘南发动游击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任民革中央委员、民革湖南省主任委员、省政协副主席、省人民政府委员。曾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善诗,存诗稿200余首,与李澄宇等共称 “南社湘五子”。

☚ 邹永成   何键 ☛
谢晋

谢晋

谢晋(1923— ),中国电影导演。1948年从事电影导演工作,先后在大同电影正业公司、长江影片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助理导演、副导演。1954年独立执导淮剧短片《蓝桥合》后升为导演。他执导的影片共有20多部。其中: 《女篮5号》 (1957,兼编剧)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在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银质奖章。《红色娘子军》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它以缜密的导演构思、娴熟的镜头技巧,描写20世纪30年代海南地区一个苦大仇深的女奴吴琼花成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战斗历程。此片获得1962年首届电影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等4项奖,并在第3届亚洲电影节上获得“万隆奖”第3名,《舞台姐妹》 (1964,兼编剧之一)是他长期生活积累的结晶,乡土气息十分浓郁,影片于1980年在第24届伦敦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啊! 摇篮》(1979)是为纪念国际儿童年而拍摄的。表现老一辈革命者对孩子深切的爱,歌颂崇高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影片获得1979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天云山传奇》(1980)是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它内涵深厚,艺术感染力强,在形式上也有新的突破,公映后产生强烈的反响,获得1980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首届电影金鸡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4项奖,第4届“百花奖”的最佳影片奖。《牧马人》(1982)描述了许灵均被错划为右派后与李秀芝、郭𠷨子等善良、朴实的劳动者相濡以沫、血肉相连的关系和他对祖国真挚的感情,具有含蓄、冷峻、抒情和笑中含泪的特色,获得1982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6届“百花奖”最佳影片奖。《高山下的花环》 (1984)描写以梁三喜、靳开来、赵蒙生为代表的当代军人的风貌,表现他们真实的思想感情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崇高精神。该片在中国军事题材影片中有所突破,获得19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第8届 “百花奖”的最佳影片奖。1987年他又拍出另一部重要作品《芙蓉镇》(获第26届卡罗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球奖)。此外《大李和小李和老李》(1962)、《秋瑾》等影片也有一定的特色。

☚ 七龄童   李翰祥 ☛

谢晋Xie Jin

poet of the Ming Dynast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