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调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调腔

调腔

戏曲剧种。又称“掉腔”、“绍兴高调”。解放后叫“新昌高调”。其名最早见于明末张岱《陶庵梦忆》。明末清初盛行于浙江绍兴一带。唱腔为联曲体,在长短句中偶有三、四、五、六、七言的不同叠句。采用帮腔和滚调。1937年以后趋于绝迹。1954年开始恢复和发展。根据流行地区及其特点,一般认为调腔系明代余姚腔的遗音,或以为出自弋阳腔。

☚ 绍剧   温州乱弹 ☛
调腔

调腔

戏曲声腔。又名绍兴高腔、新昌调腔。其渊源众说纷纭,一云为馀姚腔遗音,亦有认为出自弋阳腔或青阳腔。明末盛行。明张岱《陶庵梦忆》多次提到,其《不系园》条云:“崇祯七年(1634)十月,是夜彭天锡与……楚生、素芝串调腔戏,又复妙绝。”清中叶仍盛演不衰。其艺术特点是徒歌清唱,不托管弦,锣鼓伴奏,人声帮腔。音乐曲调属南曲系统,联曲体。曲牌主要有〔缕缕金〕、〔驻云飞〕、〔折桂令〕、〔桂枝香〕、〔锁南枝〕、〔不是路〕等。行当有三花(大、二、小花脸),四白(老外、正生、末、小生),五旦堂(老旦、正旦、小旦、贴白、五旦)。代表剧目有《北西厢》、《汉宫秋》、《琵琶记》、《荆钗记》、《拜月记》、《玉簪记》、《牡丹亭》、《白兔记》等。流行地区以绍兴、新昌为中心,旁及宁波、舟山及杭州、上海等地。宁海平调由它派生,绍兴乱弹、诸暨乱弹、黄岩乱弹及宁波昆腔等皆受其影响。并有坐唱班形式。今仍有演出。

☚ 宜黄腔   高腔 ☛
0000034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