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托达罗模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托达罗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提出的一种关于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的模型。这个模型,是要解释为什么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由农村大量移入城市,从经济观点来看是相当合理的。托达罗认为,决定人口移动的因素,是城乡收入之间预期的实际收入的差异,而不是现实的工资差异。潜在的移动者,首先估计他在城市找到一种与他的资格相称的工作所能获得的实际收入,接着对获得这种工作的可能性做出主观判断。然后,把这种预期收入与他在农村的预期收入进行比较。他是否移入城市,就决定于这两种收入的差异。例如,如果预期的农村收入是100元,他去城市工作能够获得的收入是200元,这个条件本身不足以促使他移入城市。因为如果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是0.4,他的预期收入将是80元(200×0.4)。这个收入低于他在农村工作的预期收入,因此他不会移入城市。如果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是0.8,预期收入将是160元(200×0.8),他将会移入城市。 托达罗模型Todaro Model说明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同时城市却存在着大量失业的一种理论模型。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托达罗在对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进行修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托达罗认为,刘易斯等人提出的人口流动模型仅从城乡实际收入差别的角度分析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原因,却不能解释为什么在城市已有大量失业的情况下,仍然发生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根据托达罗模型,只要城市就业的预期收入高于农村,则农村人口就会向城市流动,因此,决定人口流动的不仅是当时城乡收入的差别,而且更主要的是城乡收入的预期差别和城市就业机会可能性的大小。托达罗同时认为,在任何一时期,流动人口在城市现代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现代部门新创造的就业机会和城市失业人数。就业概率与前一个因素成正比,而与后一个因素成反比。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与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他强调尽量缩小城乡经济机会的不均等现象,主张在提高农村收入和就业水平的同时,适当地控制城市的工资补贴和就业指标,反对人为地扩大城乡实际收入差别的政策措施。他认为,依靠工业扩张并不能解决当今发展中国家城市的严重失业问题,而应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降低城乡收入的预期差异,从而减少农村人口向城市的盲目流动,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托达罗模型Todaro's Model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提出,在任一时期,迁移者在城市现代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与现代部门新创造的就业机会成正比,与城市失业人数成反比。该模型认为,人口流动基本上是一种经济现象。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动机主要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 托达罗模型 托达罗模型Todaro’s Model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关于城乡人口流动的一个理论解释。自50年代中期以后,陆续有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的流动进行解释,代表性的工作有刘易斯模型,费—拉模型和乔根森模型。但在他们的模型中,劳动者从农村迁往城市被认为惟一地决定于城乡实际收入差异,认为只要城市工业部门的一般工资水平高于农村农业部门一般工资水平一个适当的比例,农民就愿意到城市去谋求新的职业。这实际上暗含着这样一个假设,即城市部门不存在失业,任何一个愿意到城市去的农村劳动者都能在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找到一分工作,自然地,迁移者不用担心失业而遭到损失。 ☚ 拉尼斯—费模型 低水平均衡陷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