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军粮料院监当局名。隶太府寺。
职源与沿革元丰二年六月九日,合马军、步军粮料院为诸军粮料院(《长编》卷280丙子、《事物纪原》卷7《粮料院》)。南宋沿置,冠以“行在”之名(《宋史·汪大猷传》、《宋会要 ·职官》27之57)。
职掌批勘在京马步军每月俸禄券历,过诸军专勾司(南宋称诸军审计司)审其名数无误并关会太府寺于指定粮仓支拨。
编制北宋时设勾当官一员。南宋初置监诸军粮料院,后改称干办诸军粮料院,以二员为额,一员在临安,一员分差建康粮料院。吏额,建炎三年主押官一名,前行四名,后行十人,贴司三人(《宋会要·职官》27之58、《咸淳临安志》卷8《诸司诸军粮料院》)。
简称❶粮料院。为诸司粮料院、诸军粮料院通称。《梦粱录》卷9《六院四辖》:“诸司、诸军粮料院,在漾河坑七官宅废屋。……且如粮料院者,乃诸司、诸军仰上之禄均也。”《宋会要·职官》27之57:“行在诸军粮料院人吏。” ❷料院。诸军、诸司粮料院通称。《宋史·黄师雍传》:“迁粮料院,又曰:‘料院与相府密迩,所以相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