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请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请客

请客

清代笑话。见清陈皋谟辑《笑倒》。写一家请客,骨多肉少。客道:“府上的碗想是偷来的。”主人很诧异,忙问:“何出此言?”客道:“我听邻舍家在骂:‘偷我的碗,拿去盛骨头’。”

☚ 笑倒   清客 ☛

请客

请客

汉族笑话。流传于江苏。写说主人要请四个朋友吃饭。等了好久还没来。主人说:“真是,该来的没来!”甲听了不高兴:“那我是不该来的了?”一生气走了。主人又说:“你看,不该走的走了。”乙听了不高兴:“那我就是该走的没走?”一生气,也走了。这样只剩下了丙。丙上前劝主人说话要注意,主人急忙解释:“哎呀,我不是说他俩的!”丙一听更不高兴:“不是说他俩的,那一定是说我的了?”这下全走光了。

☚ 吃肉方子   倔犟父子 ☛
请客

请客

“曲禁”之一。见明王骥德《曲律》卷三:“请客,如咏春而及夏,题柳而及花类。”即谓言此而及彼,遣词造句不著题。“请客”正与“骂题”相左,骂题浅露,请客不得要领,都是填词作曲之大忌。如陈大声散套“因他消瘦”一曲,首调“羞问花时还问柳”数语只是请客,次调〔懒画眉〕“绣户轻寒透,十二珠帘不上钩”二句稍为著题,第三调〔金索挂梧桐〕“黄莺似唤俦”四句又是请客,只〔浣溪沙〕以下数调,语意流丽,方道尽“因他消瘦”之意。故作曲每套只是一个头脑,不可旁生枝节,言此而及彼,空无著落。

☚ 使事   涩体 ☛
请客

请客

中国古代笑话。一主人请客,客久饮不去,乃作谑曰:“有担卖磁瓶者,路遇虎,以瓶投之,俱尽,止一瓶在手,谓虎曰:‘你这恶物,起身也只这一瓶,不起身也只这一瓶。’”客亦作谑曰:“昔观音大士诞辰,诸神皆贺,吕纯阳后至,大士曰:‘这人酒色财气俱全,免相见。’纯阳数之曰:‘大士金容满月,色也;净瓶在旁,酒也;八宝璎珞,财也;嘘吸成云,气也,何独说贫道?’大士怒,用瓶掷之。纯阳笑曰:‘大士莫急性,这一瓶打我不去,还须几瓶耳。’”,

☚ 海南人情不恶   请客 ☛

请客

请客

中国古代笑话。一家请客,骨多肉少。客曰:“府上碗想是偷来的。”主人骇曰:“何出此言?”客曰:“我闻邻舍家骂曰: ‘偷我的碗,拿去盛骨头。’”

☚ 请客   请客 ☛

请客

请客

中国古代笑话。一人请客无肴,一举箸即完矣。客曰:“有灯借一盏来。”主曰:“要灯何用?”客曰:“我桌上的东西,一些也不看见了。”

☚ 请客   诸葛恢 ☛

《请客》

中国人是最喜欢请客的一个民族。从抢付车费,抢会钞,以至于大宴客,没有一件事不足以表示中国是一个礼让之邦。我的钱就是你的钱,你的钱也就是我的钱,大家不分彼此;你可以吃我的,用我的,因为咱们是一家人。这种情形,西洋人觉得很奇怪。恕我浅陋,我没有见过西洋人抢付过车费,或抢会过钞。我们在欧洲做学生的时代,因为穷,大家也主张“西化”,饭馆里吃饭,各自付各自的钱,相约不抢着会钞。西洋人宴客是有的,但是极不轻易有一次,最普通的只是来一个茶会,并不像中国人这样常常请朋友吃饭。这些事情,都显得中国人比西洋人更慷慨更会应酬。

其实,中国人这种应酬是利用人们喜欢占便宜的心理。不花钱可以白坐车,白吃饭,白看戏,等等,受惠的人应该是高兴的。一高兴,再高兴,三高兴,高兴的次数越多,被请的人对于请客的人就越有好印象。如果被请的人比我的地位高,他可以“有求必应”助我升官发财;如果被请的人比我的地位低,他也可以到处吹嘘,逢人说项,增加我的声誉,间接地于我有益。中国人向来主张“受人钱财,与人消灾”的,不花钱而可以白坐车,白吃饭,白看戏,也就等于受人钱财,若不与人消灾,就该为人造福。由此看来,请客乃是一种“小往大来”的政策,请客的钱不是白花的。知道了这一个道理,我们就明白为什么对于亲弟兄计较锱铢,甚至对于结发夫妻不肯“共产”的人,为请客而挥霍千金,毫无吝色;又明白为什么家无儋石、对泣牛衣的人偏有请客的闲钱。原来大多数人的请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慷慨,而是权谋!

青蚨在荷包里飞出去是令人心痛的,而“小往大来”的远景却是诱惑人的,在这极端矛盾的心情之下,可就苦了那些一毛不拔的悭吝者。当在抢付车费,抢会钞,或抢买戏票的时候,为了面子关系。不好意思不“抢”,为了荷包关系,却又不敢坚持要“抢”,结果是得收手时且收手,面子顾全了,荷包仍旧不空。最糟糕的是遇着了同道的人,你一抢他就放松,结果虽是“求仁得仁”,却变了哑子吃黄连,心里有说不出的苦。不过,悭吝的人也未尝不请客;有时候,他们请客的次数要比普通人更多,因为吝者必贪,贪者毕竟抵不住那“小往大来”的远景的诱惑。于是他们想拿最低的代价去博取最大的利益:每次请客吃饭,东西拣最便宜的吃,分量越少越好,最好是使客人容易饱,容易腻,而主人所费又不多。甚至连请几天,昨晚剩的菜今天还可以吃,虽然让客人吃别人的余唾颇为不恭,然而请客毕竟是请客,余唾吃了之后,仍旧不怕他不说一声“谢谢”。这是手段之中有手段,权谋之外有权谋!

话又说回来了,请客真的是一种好风气吗?真的能联络感情吗?我曾经亲耳听见抢会了钞的人背面骂那让步不坚持要抢的人,说他小气,说他卑鄙。我又曾经亲耳听见吃了人家的酒饭的人一出大门就批评主人:五溜鱼只有半边,清炖鸡只有半只,烟臭如莸,酒淡如水,厨子烹调无术,主人招待不周!可见中国既有了抢付钱的习俗,不抢付钱竟像是私德有亏,于友谊有损;又有了滥请客的风尚,不请客的固然被认为不善交际,请客如果请得不痛快,那钱也只等于白花。勿谓郇厨既扰即尽衔恩;须防金碗虽倾,终难饱德。老饕未餍,微禄半销!“小往大来”的请客哲学真是害人不浅!

被请的人有时候也很苦:明知受人钱财就得与人消灾,但是又没有拒绝的勇气,于是计划“还席”或“回客”。受了人家的好处,再奉还若干好处给人家,这样就算两相抵销不再有报答的责任。其实这样设想是自寻烦恼。最干脆的办法是既不请人,也不怕被人请。如果有人抢着代我付车费或会钞,我就一声不响地,让我的青蚨“回龙”。如果有人请我吃大菜我就两肩承一口,去吃了就走,不耐烦道一声谢,更不理会什么是一饭之恩。假使人人如此,中国可以归真返璞,社会上可以少了许多虚伪的行为,而政府也不再需要提倡俭约和禁止宴会了。

(1943年10月3日《生活导报》第43期)

赏析一篇小品的生命力往往能跨越时代,水远放射它爱憎的光芒。《请客》即是这样一则小品。

本文所写的请客并不包括我们口常生活中亲友间的正常往来,更没有(也不可能)涉及到今日已成为社会问题的公款吃喝,它指的是那些以请客为手段企图达到一定目的的自掏腰包的请客。

小品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从比较入手,提出“中国人是最喜欢请客的一个民族”,而且进一步得出中国人在这一问题上“更慷慨更会应酬”的结论。文章紧接着便一刀切中肌理,指出这种应酬是利用人们“喜欢占便宜的心理”,而请客乃是一种“小往大来”的政策。由此推演出更进一步的结论:“原来大多数人的请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慷慨,而是权谋!”这样便将上段的结论否定无余了:原来应酬是利用,慷慨是权谋。这一层揭出“请客”的用心。

接着再揭穿另一种请客者——“抵不住那‘小往大来’的远景的诱惑”的悭吝人,他们想以最低的代价去博取最大的利益。作者说他们的请客是“手段之中有手段,权谋之外有权谋”,真是揭露得入骨三分,痛快淋漓!

结尾两段,一说请客之危害,一说被请者应取的对策。文章列举种种事例说明请客并不能真的联络感情,“‘小往大来’的哲学真是害人不浅”。文章提出最干脆的办法是:既不请人,也不怕被人请。作者所倡举的是俭约,是除却虚伪,使中国归真返璞,从而道出了写作《请客》的真正目的。

《请客》采用的是议论与叙述结合的手法。议论提出观点,得出分析的结论。作者巧用层层剥进,各层结论顶针递进,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中使论述不断深化,使我们看到了请客者的内心,从而达到对人与社会的认识。作者的精彩之笔还在于对各类人物的描写及心态分析。例如对受惠人的“白坐车、白吃饭、白看戏”,“一高兴,再高兴,三高兴”的心态描绘;对悭吝人请客的挖苦以及被请者的牢骚,都极生动地刻画出人们的心态和社会世态。在语言使用上善于用典和隐喻,更善于提炼普通俗语,使之衍出新义。这些都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所强调的内容,可见语言锤炼的功底。

请客qǐngkè

招待客人吃饭或娱乐等。

顷刻;请客

◉ 顷刻qǐnɡkè 顷:短时。 极短的时间。〈例〉~之间/ 大雨~而至/ 王小五被人揭了短处,~间变了脸色。〈近〉刹那/ 瞬间。〈反〉长久。
◉ 请客qǐnɡ // kè  请人吃饭、看戏等。〈例〉~送礼/ ~吃饭/ 请贵客/ 晚上看电影,我~。

请客

qǐng kè 请人吃饭、看电影等 (entertain guests;feast; stand treat): 非常感谢你来北京看我,今天我~!

离析形式所占比例例 句
请+了+(…)+客
请了客
★★★ 
◇ 在我们家乡,男方请了客、送了礼,
俩人的婚事差不多就定了。
◇ 他旅行花了很多钱,没钱请我们吃饭,
就买了些蔬菜肉类在家随便做点儿,算
是请了客。
请+了+[数][量]+客 ◇ 他不仅还完了债务,还用剩下的钱请
了一次客。
◇ 他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说是庆祝
自己初恋情人的生日。
◇ 女儿满月时,他在香格里拉饭店请了十
桌客。
请+了+[名]+客 ◇ 他生日的时候请了同学的客,带着大
家去全聚德吃了一顿烤鸭。
请+[名]/[代]+客★★◇ 他擅长交际,动不动就请人客,跟大
家关系处得很好。
◇ 我考上了北京大学,爸爸说要请大家
客,可是一直没请。
◇ 我今天生日,该你请我的客。
◇ 我打算今天中午用第一次发表文章的
稿费请朋友的客。
◇ 又不过年过节的,请什么客?
◇ 物价上涨,你请什么客啊,大家各自
付各自的钱吧!

离析形式所占比例例 句
请+([名]/[代])+
[数][量]+客
请+([名]/[代])+[数]+
次+客
★★ 
◇ 请一次客没有几千元拿不下来。
◇ 我们老板每年年底都要请一次客,以
表示对员工的感谢。
◇ 他每年都要在家里请我们两次客,一
次是端午节,一次是中秋节。
◇ 他帮了我不少忙,我想请他一次客。
请+[数]+桌+客 ◇ 我一个月的工资,只够在小饭馆儿请
一桌客。
◇ 我们这里,结婚肯定要请几桌客,放
几挂鞭炮。
客…请…◇ 今天这个客,我来请吧!
◇ 以前十几块钱就能把一顿客请了,现
在几百块钱也不够了!
请+过+(…)+客
请过客
 
◇ 他很小气,从没请过客。
请+过+[数][量]+客 ◇ 我在北京饭店请过两回客,把工资都
花没了。
请+[量]+客
请个客
 
◇ 自从买了房子,在家请个客什么的方
便多了。
请+[补]+客
请起客来
 
◇ 别看他一个月工资只有两三千,请起
客来却一点儿不小气。
请+的+客◇ 上次是他请的客,这次轮到我了。
请+请+客√ 后天女儿生日,免不了要请请客什么
的,我们多取点儿钱吧。

请客qǐng kè

请人吃喝:谁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摆大筵席。(四十·916)

请客qǐng kè

旧时杆匪谓绑票。《切口·杆匪》:“请客: 杆匪架人勒赎之总称也。”

请客;逐客、做客

○请客qǐng kè

(动)请人吃饭、看戏等:今天我~|轮流~|~吃饭|~送礼|去酒店~|在家中~。

●逐客zhú kè

(动)〈书〉赶走客人:~令|下令~|吩咐手下人~|示意~|强行~。

●做客zuò kè

(动)以客人的身份访问别人:到亲戚家~|在当地百姓家~|在朋友家~。

宴请

宴请

宴(大~宾客) 请 食 飨 燕
宴请或送行:燕饯
宴请客人:请客 速客 屈客 命客
生日宴请客人:酬生日
以酒食宴请客人:宴客
 集会宴客:筵会
宴请宾客:燕客 设客 宾食 宾燕 宴宾 摘缨
宴请朋友:宴朋
宴请皇上:设上
为答谢而宴请:酬宴
大肆宴请宾客等:大操大办
(设宴招待:宴请)

另见:设置 酒席 招待 客人

☚ 招待   款待 ☛

请人做客

请人做客

邀请宾客:邀宾
敬请光临:候光
 请早光临:速驾
请客人入坐:让坐
请人喝茶:进茶 敬茶 让茶 待茶
请人抽烟:让烟
请人饮酒:请酒 让酒
请人吃饭、看戏等:请客 作东
 作东,设宴请客:东道
请人吃酒饭:宴(宴请) 飨 
被人请吃之后回请对方:还请 还席 回席

☚ 请求   请人做事 ☛

请客

giving dinners


请客

giving a dinner party

请客

play the host;stand treat;entertain guests
这顿饭我~。The dinner is my treat.or:Let me foot the bill./革命不是~吃饭a revolution is not a dinner party/用公款~吃饭wining and dining out of public funds/~吃饭 give a dinner for guests/~送礼give dinner parties and gifts;entertain guests with lavish dinners and give them generous gift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