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说文长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说文长笺》《说文》研究专著。明赵宦光撰。一百零四卷。约成书于万历末年。书前有解题1卷,载作者平生所著字学书70余种,虚实存佚不可考。次出凡例1卷。列有《说文·叙》、宋初官牒,附以自撰通误、释文及小徐部叙二篇,合为卷首上。次列自撰《字母原》1篇、《说文表》1卷为卷首下。正编分“本部”、“述部”、“作部”、“体部”、“用部”、“末部”等6个部分。其中“本部”取《说文》部首按韵编排,始东终甲,部中字则据形系之,收字比《说文》有所增删。增者加方框于字外,删者加圆圈于字外。字下注解发明许训,称“长语”,所附得失之论,称“笺文”,故以“长笺”名书。其余诸部,或述前人之说,或求六书条例,或论声韵、书法。该书不囿于前人成说,为其所长。谬误也不少。此书误用李焘《说文解字五音韵谱》本,而凡例乃称二徐奉南唐敕定。所增之字,往往漏画方框,与原书淆乱。所注所论,亦有疏舛。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十余条失误。有崇祯四年(1631年)赵均刻本。 说文长笺一百四卷。明赵宦光(?—1625)撰。亦作赵颐光,字凡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与妻陆卿子隐于寒山,读书稽古,精于篆书。著作尚有《六书长笺》、《篆学指南》等。此书以宋李焘《说文解字五音韵谱》为底本,而凡例乃称“徐铉徐锴奉南唐敕定”,对于《说文》源流暗昧不明。所列诸字较之原书多所增删,增者加方围于字外,删者加圆围于字外。字下之注谓之“长语”,所附论辨谓之“笺文”,故名“长笺”。然而所增之字,往往失画方围,与原书混淆;所论所注,又殊多疏误。顾炎武说:“万历末,吴中赵凡夫宦光作《说文长笺》,将自古相传之五经,肆意刊改,好行小慧,以求异于先儒,乃以‘青青子衿’为淫奔之诗,而谓‘衿’即‘衾’字,如此者非一。其实四书尚未能成诵,而引《论语》‘虎兕出于柙’误作《孟子》‘虎豹出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