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真理和逻辑英国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艾耶尔的早期著作。1936年初版,1944年再版。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出版,尹大贻译。本书是艾耶尔的成名之作。全书共分7章:第一章,拒斥形而上学;第二章,哲学的功能;第三章,哲学分析的性质;第四章,先天;第五章,真理与或然性;第六章,伦理学和神学的批判;第七章,自我与共同世界。其中第六章集中论述了伦理学问题。艾耶尔认为,在以往的伦理学理论中,只有那些对伦理术语的定义进行探讨和论证的内容,才能构成道德哲学。书中对主观主义、功利主义和直觉主义伦理学说一一作出了分析和批判,认为伦理学概念实际上只是一些“伪概念”,不表示任何事实,价值判断仅是人们情感的表达,根本没有真假之分。价值问题的不一致与分歧,实质上往往是事实问题。如果在事实问题上一致,善恶是非判断仍然对立的话,这是情感态度上的不一致造成的。这是无法诉诸科学、理性解决的问题。这些观点完全抹煞了价值的客观性,因而带有明显的非理性主义和相对主义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