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省
官署名。 战国时有宦者令。秦代有中常侍,参用宦官、士人。汉代亦置中常侍。东汉自和熹太后以女主称制,不便接待公卿,以阉人为常侍。 北齐设中侍中省,长官为中侍中、中常侍。隋代改为内侍省,领内侍、内常侍等官。炀帝一度改为长秋监,参用士人。唐高祖武德初复为内侍省,全用宦者,长官为监,秩从三品;属官有少监、内侍,掌宫内侍奉,宣达制令。下领掖庭、宫闱、奚官、内仆、内府、内坊六局。 宋太祖设入内内侍省,另设内班院。太宗改内班院为黄门,再改为内侍省。入内内侍省与内侍省号为前后省,入前省者尤为亲近。 元代置侍正府。明代分设十二监、四司、八局,共二十四衙门,其中以司礼监位最尊,权最重。清代宦官全部隶内务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