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辨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辨坻

清毛先舒撰。四卷。有《清诗话续编》本。卷三以诗体为经,时代为纬,通论唐诗。其特点有三。一,作家作品的比较。如李白白居易体同题类之作的高下、张籍王建乐府诗风格的优劣、李益韩翃绝句的美恶之类。二,注重作品的影响。如谓陈子昂律诗由初入盛、王建歌行开花间一派、常建七古隐开温李一派、王维七古已逗中唐、崔颢七古为白居易长诗之祖、李商隐绝句议论开启宋诗之类。三,评析名篇,明其得失。著者对各体诗中名篇的风格、技法加以评论。在肯定长处的同时,对其不足提出批评。如王勃“中晚劣语”、王维“诗律未细”、孟浩然“索露”、“蛇足”、“上截过壮、下截不称”、李白“笔墨肆率”、张乔“叠句可憎”、张祜“村鄙”、常建“不知句法”等等。在唐诗研究专著中,象本书这样大胆、严格地摘瑕索疵的还不多见。其评正误,在读者领悟。书中对唐诗用典、七律风格数变、七绝内在结构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诗辨坻

诗辨坻

清·毛先舒撰。四卷。先舒 (1620—1688),字稚黄; 又名骙,字驰黄。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明诸生。明亡后不求仕进,曾从事音韵学研究。亦能诗文。与毛奇龄、毛际可齐名,时称“浙中三毛,文中三豪”。此书论诗主“情”,认为“《诗》三百篇,大抵言情为多”,“情语肇允,故原《三百》。”用“兴象”的方式,表达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是诗歌艺术的固有特征,是诗与其他文学样式相区别的标志。故诗歌创作、诗歌作品不能“用《尚书》、《礼运》之义相绳”,指出“世目情语为伤雅,动矜高苍,此殆非真晓者。”并分析考察了 《诗经》以后言情诗歌创作的两种态度,称扬“专模情至,不假粉泽,摇魂洞魄,句短情多”,充分表现“笃贞”健康而积极宽广的感情生活的创作方式和诗歌作品,批评那种“铺张为被,刻画眉颊,藻文雕句,寓志于辞”的消极颓废的仅表达个人私情的创作方式和诗歌作品。其中虽多宗明七子诗论之旨,但却有自己独到的识见。主张作诗始则不怕模袭古人,“抑有专求复古,不知通变,譬之书家,妙于临模,不自见笔,斯为弱手,未同盗侠”,“博文依古,不为盗才”。但更强调终则必出创新“作者至此,勿忘自强”。很重视借鉴古人,以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学诗如学书,必先求真似,然后求其不必似,乃得。”由此卑视宋诗,谓“宋诗俚露,不但言理,即叙事述情,往往而是”,“宋人‘诗眼’之说,摘次唐人一二字,酷欲仿效,不能益工,只见丑耳。”虽不免以偏概全,失之过激,但也能深中宋诗之弊端。故提倡“诗不专贵用事而又不害乎用事”,“诗贵自然而又不害乎锤锻”,应该皆“生于自然”的艺术主张。有《清诗话续编》本。

☚ 姜斋诗话   诗话 ☛

诗辨坻

四卷。清毛先舒(1620—1688)撰。生平详见《声韵丛说》条,是编评历代之诗,首为总论,依次为经、逸、汉至唐、杂论、学诗经录、竟陵诗驳议,最后以词曲压卷。“坻”者,取扬雄“所作方言如鼠坻之与牛场,用则实五稼,饱邦民不用遂为粪壤”之意。是书不论宋、元诗,好高论。如谓常建 “深入强千里”为不知句法,谓元结 《欸乃曲》伧父之状,令人欲呕,又谓李白《清平调·三章》“云想衣裳”句落填词纤境。其所推许者唯明代李攀龙一人。《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3:10